近段时间
以“七性”金课大家谈为主题的
“明德湖”教学工作坊第十六期活动
在学科楼智慧教室举行
与会教师聚焦
你眼中的“七性”金课是什么
如何推进“七性”金课建设
“金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具体内容随小编一起来看
↓↓↓
活动导言
教务处处长 龚静教授: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明德湖”教学工作坊第十六期活动,今天活动的主题是“‘七性’金课大家谈”,活动采取多角色分组研讨方式。校级教学督导组、分管教学副院长组、历届获“金课”“银课”教师组、新申报“金课”“银课”教师组、教育教学管理组结合自已的角色,聚焦“你眼中的‘七性’金课是什么”“如何推进‘七性’金课建设”“‘金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等问题进行思考。在组长的带领下,各组员聚焦金课特征和存在问题,挖掘所有想到的答案,逐条编号写在A4纸上,之后,组长组织一轮一轮(至少三轮)讲解,直至讲完,不评论,不重复。小组对收集到的信息,整理并画出鱼骨分析图或思维导图,按重要程度从高到低排列,标注前20%的重要问题及特征。以前20%的重要问题为重点,兼顾其他问题,提出对策,并将研讨成果整理成发言稿。最后是“七性”金课大家谈成果交流环节,各组发言人汇报头脑风暴共找出“金课”关键特征的数目和关键词,最重要问题及特征的原因,围绕重要问题提出的对策。其中,分组研讨时间共计90分钟,现在开始,请各小组合理把握时间。
▲专家点评(左起:罗静、侯长林、龚静)
▲研讨会现场
成果汇报
教务处处长 龚静教授
首先有请校级教学督导组代鸣教授讲解,大家欢迎。
校级教学督导组 代鸣教授
如何理解“七性”金课?“七性”金课的建设,一定是一个课程团队去共同完成的。首先要确定教什么,这个“教什么”就是“教学内容”,七性”金课要做到“内容为王”,那么教学内容就要丰富,体现“丰富性”,“丰富性”实际上应该包含教育性、思辨性、研究性、前沿性和实用性,这些都相当于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内容有了,其次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教”的问题。首先教师应该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好的理念的基础上,要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这些都可以助推承载到船上的教学内容顺利推到彼岸,实现有效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每节课都需要将“七性”一个不缺的体现在里边,而是基于教学内容来挖掘要凸显的特性,比如教育性,实际上老师教书育人都应该时时刻刻自然地在教学过程中彰显出来;比如研究性,一个老师如果能够利用自己的研究来创设情景,他的学生就会非常的幸福。
教务处处长 龚静教授
感谢代教授的讲解,接下来有请陆艳教授讲解,大家欢迎。
校级教学督导组 陆艳教授
督导组表示评课中发现存在如下问题:一是评价重评价课堂,而不是评整个课程体系;二是课程建设中重个人轻团队建设;三是课程成果产出导向较弱;四是评估专家不对口。五是金课建设的内动力缺乏;六是教育教学理念没转变;七是督导对教师的指导缺乏。针对以上七个问题提出对策:第一,整个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不够,包括我们课程评估,平常只关注了课堂这一块,其实,在师范专业认证中,强调以OBE理念为指导来设计课程;第二,课程建设要注重打造团队;第三,课程建设要有成果导向,也就是说这门课通过建设最后能够产出什么样的成果,甚至在选拔课程之前,就应该考虑这门课已经具有了哪些成果;第四,要重视评估专家团队的建设。要尽量形成同行专业的评估团队;第五,学校要出台一些激励政策,激励教师积极申报建设“金课”“银课”;第六,要持续培训学习,学习其他大学好的经验;第七个就是要出台督导专家激励政策。学校的督导很辛苦,一直是无偿的,这样的付出消耗时间精力,但是如果想要督导真的投入热情去评价,其实 对督导的激励是非常重要,有了热情,才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教学督导这个工作当中。
校长 侯长林教授
学校要建设“金课”,作为督导,你们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校级教学督导组 陆艳教授
我认为督导的其实最大的一个作用应该是“导”, 应该要指导老师,但这个恰恰是我们现在最缺乏的。
校长 侯长林教授
作为督导,首先是自己理解什么是“金课”。铜仁学院有金课建设的“七性”标准, 督导专家应该在明白“七性”精髓的基础上,引导教师们建设“七性”金课。第一,比如课程要体现“丰富性”,那么教学内容就要丰富,就要在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扩充,即整门课程信息量要大。第二,课程的“前沿性”问题,大学的课程讲核心概念,一定要讲这个概念从哪儿来,现在这种概念有若干种理解,现代比较赞同哪一个,应该这样来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这样看来,大学的课堂是教师发表成果的最好平台,教师可以把自己的研究与思考在课堂中呈现出来,因此,一个好的大学教师,他虽然没发表高水平论文以及出版著作,但是他一定是做了科学研究的;大学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质,那么怎么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质,那就是要引导学生思辨,带着学生一起思考高深学问。所以督导专家要引导教师进行科学研究,而且进行科学研究,也是为更好地进行教学,否则可以到科研院所当科学家、研究员,没必要当大学老师,当老师,就要把得到的科学研究成果告诉学生,这样才能够成为好老师。
教务处处长 龚静教授
感谢侯校长的提问互动与点评,接下来有请分管教学副院长组田劲松教授讲解,大家欢迎。
分管教学副院长组 田劲松教授
金课”体现在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中有两个维度跟专业认证挂钩,“金课”基于“金专”,所以“金课”建设应该基于专业认证的两个核心理念“学生中心、产主导向”推进,除此以外,“金课”建设还应该满足教育部提出的“三性一度”和侯长林校长提出的“七性”课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是一个兜底的一个东西,所有的“金课”必须满足,而“三性一度”和“七性”课程应该是这门课程的闪光所在。
在推进“金课”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第一,校院两级指导水平有待提升。“金课”建设,除了督导的指导外,校院两级也应该进行一定的设计指导,比如像“明德湖”教学工作坊开展的教研活动,就是校级层面的一个指导,校级的教研活动如火种,参加教研活动的个体将火种带回各自的学院,能够带动各二级学院教研活动的开展,并将校级前进的理念带到二级学院;第二,“金课”建设与专业建设的融合度不够;第三,重视了课堂评价,轻课程建设评价;第四,评价标准一刀切,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以及艺术类课程,都是同一批专家,同一个标准去评;第五,教师建设“金课”的动力不足,好多老师申报建设“金课”只是为了评职称;第六,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水平不够。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曾说:教育改革的深处是课程,教育改革的痛处是老师,吴岩司长在讲教育改革痛处的时候,特别强调了老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
针对存在的问题,在推进“金课”建设过程中,提出的对策有哪些?第一,校院两级加强“金课”建设的顶层设计;第二,一定要基于专业建设的背景来做“金课”建设,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相对接,金师”“金专”建设自然就水到渠成;第三,按专业的性质,重视分类管理与评价;第四,要加强对老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
最后解释一下我们组的图,这张图就是把今天研讨的三个问题都设计在里面,首先就是一棵树生病了,有虫在上面就表现出了问题。其次,有问题就要杀虫,所以就是找出对策,然后树就开始重新发芽了,最后就是树结出的果实。
教务处处长 龚静教授
感谢田院长的讲解,接下来有请历届获“金课”“银课”教师组高宇琼教授讲解,大家欢迎。
历届获“金课”“银课”教师组 高宇琼教授
历届获“金课”“银课”教师组又名“淘金组”,淘金的意思就是努力地淘金子的过程,也就是说历届获“金课”“银课”教师现在虽然在建设“金课”,但是其课程还没有完全达到“金课”的高标准。
关于“金课”的特征,整个“金课”都是基于国家的“两性一度”与“七性课堂”,不是说每节课体现这些特征,而是要基于这两个特征,来谈“金课”。在“金课”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有三方面比较重要:第一个就是理念,第二个就是内容,第三个就是设计。从理念方面来说,首先是成果导向,也就是学完本门课程,学生收获了什么?其次是以学生为中心,任何课程都是服务学生发展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什么值得思考。最后是持续改进,就如滚雪球一样,将课程建设的越来越丰满;从内容方面来说,要学会重构课程内容,“记得刚来当老师的时候,就是按着教材进行讲解,不敢多讲甚至漏讲,但是现在,明白了要学会重构课程内容,比如以前讲园林史,真的都是讲历史,不会也不敢篡改历史,但是现在的理念就是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我怎么让学生在现在的园林设计中应用这些观点,这个是我思考的。”要积极进行课程思政,如果是对课程内容相当了解熟悉,就能够很好地找到挖掘点与贯彻点;课程内容还要对接行业、专业前沿,体现课程的前沿性、研究性以及应用性,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从设计方面来说,这就强调教学的创新,教师要学会打造智慧课堂。
“金课”建设中存在四个主要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第一个就是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不够,对应地要从“内在与外在”进行解决,外在要建设好智慧教室,内在就是教师要借助于超星平台以及课程团队,不断提升自身的智慧教学能力;第二个是“金课”评价体系欠完备,为此,可以对接国家不同类型课程的评价标准设置分类评估指标体系,做到精细化评价;第三个是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有待提高,高校部分教师不是师范专业毕业的,可能对教学没有那么清晰的认知,都是在摸石头过河,这个时候需要搭建一个平台,多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与研讨;最后一个是“金课”建设投入不足。人力不足是指“金课”建设缺乏教学团队,这样容易导致课程不能够很好地传承;还有物力财力等,建议增加智慧教室建设,加大教学投入。
教务处处长 龚静教授
感谢高教授的讲解,讲得非常好,大家深受启发,接下来有请侯校长做点评讲话,大家欢迎。
校长 侯长林教授
听了大家的讲解,我对教学工作是放心的,我这边也出于校长的身份,讲几点:一是今后学校将加强对教学的关注并加大对教学的投入;二是继续加强“金专、金课、金师”的打造;三是加强对教学督导的培训,来更好地指导“金课”建设;四是建立健全教学体制机制;五是全面促进教学文化的形成,保持一种高质量的教学文化氛围,使得每位教师都能受到熏陶,潜心教学。文化是什么?文化不需要你说, 它就会按照这种方式去做,按照这种规则去做。
教务处处长 龚静教授
感谢侯校长的点评,接下来有请新申报“金课”“银课”教师组李学鹏老师讲解,大家欢迎。
新申报“金课”“银课”教师组 李学鹏老师
“金课”的四大特征:第一,教学效果好,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喜欢听;二是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帮助;第二,要凸显实用性,不管哪一门学科,都要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在学习之后要能做到知行合一;第三,要有系统性,即一门课程要成体系;第四,要有高质量的课程团队。
“金课”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第一,评价体系不细化,跨专业评价,评价的深度不够;第二,申报“金课”需要准备填报的资料太多,过于繁琐,应该简化;第三,信息化平台资源太少,应该加强;第四,团队是比较松散,虽然有些人申报的时候写了一个团队,但基本都是一个人单打独斗,所以,“金课”建设要注重团队建设。
教务处处长 龚静教授
感谢李老师的讲解,现在还剩最后一组,也是最辛苦的教育教学管理组,正因为有了他们的高质量服务,我们的教学工作才能高质量发展,接下来有请教育教学管理组陈仕学教授为大家讲解,大家欢迎。
教育教学管理组 陈仕学教授
“金课”的特征,首先就是“七性”课程,根据各自课程的特点,每门课程至少要体现三性,理工科更多地体现教育性、研究性和实用性,其他课程有它自身的特点;其次就是要体现“两性一度”,即创新性、高阶性以及挑战度要贯穿整个课程;第三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要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线,同时还要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也就是产出为导向,另外就是要引导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最后就是要具有示范引领的作用。
“金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是服务意识理念有待提升,为此,各学院教务科负责人应该提高服务质量,其次各学院教务科负责人要通过培训加强学习,因为做教育教学服务工作的人员,如果自身对金课的理解不是很深刻,就很难将服务做到位;二是持续跟踪力度有待加强,应该建立“金课”建设监督机制,具体从“申报、评估、建设、完成”四个方面进行,首先就是申报的过程中要有一个监督,然后就是评估的过程中,申报是一个前期,那么申报成功要进行评估阶段,这个评估阶段同样需要监督才能够很好地完成,在已经评得“金课”后,在“金课”的建设阶段也需要监督,这个过程完成以后,不可能完全放任“金课”发展,要做到后续继续跟进,所以我们要有一个持续跟踪的过程,在整个这四个方面做好后,“金课”建设监督机制才算是完善的。
教务处处长 龚静教授
所以当时教务处在舒处长的带领下,有一个省级的卓越教学管理团队,后来我接手教务处工作以后,依然强调要铸就一批“懂教学、擅管理、优服务”的教学管理队伍,所以教育教学管理这支队伍就要善于学习,了解国家教育教学政策,才能更好地做好教育教学服务工作,否则就是空谈。
副校长 罗静教授
听了老师们的讲解,我真的非常感动,作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谈以下几点:对于金课建设,一是督导专家的责权要明确,指导好教师们建课,同时,督导专家要能够受到相应的尊重,这个尊重是多方面的,比如地位待遇、业绩等方面都能够得到承认;二是校院两级要分工明确,加强指导,二级学院要能够做到“自己的娃娃自己抱”,二级学院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要加强学习,争当课程建设的专家,学校层面应该在评价课程上面做一些改革,同时起到指导、服务以及监督“金课”建设的功能;三是要建立健全教师教学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教育教学动力,很多教师申报建设“金课”的动力主要是职称评审,教书育人只是其次;四是要积极改善教学软硬件设施,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保障教学的先进性。学校要一个新的教辅机构——实验与信息中心来保障教学。
教务处处长 龚静教授
感谢罗校的讲话,感谢大家参与研讨,我想今天每位老师都收获满满,同时,感谢侯校长、罗校长的点评,最后,借用“淘金”组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活动:“一定要以立德树人的初心,引领和指导学校后期的教学工作,继续调整,继续淘金,相信星星之火一定会变成熊熊大火!”
随小编一起来看
老师们在研讨会上的风采
↓↓↓
▲各组在分组研讨
▲教师们认真研讨
▲代鸣教授在认真制作讲解图
▲代鸣教授展示成果
▲陆艳教授展示成果
▲陈仕学教授展示成果
▲各组成果展示
▲各组成果展示
●深秋铜院,丹桂飘香!
●铜院的秋,你怎么这么好看!
●铜院,期待与更多美好时刻撞个满怀!
●今天的头条,留给你们!
来源:教务处
编辑:杨秀悦
主编:张朝飞
审核:叶 丹
出品: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