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建校八十周年】贵州师范大学学院发展历程纪略(五)

贵州师范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献礼建校八十周年】贵州师范大学学院发展历程纪略(五)

贵州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身是贵阳师范学院生物系,是全国较早的生物学教师教育专门机构之一。1956年由著名鱼类学家顾光中教授提议创办生物科;1958年8月转为生物系;1994年更名为生物科学技术系;2003年9月,学校进行教学科研组织机构调整,在生物技术专业基础上组建生物技术与工程学院,生物科学专业调整到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2008年9月,学校整合生物学相关专业,组建生命科学学院。

学院现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和园艺4个本科专业,本科学生近1200人。生物科学专业2007年获批国家特色专业,生物技术专业2008年获批贵州省示范专业,2012年获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拥有生物学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生物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硕士研究生300余人。

近年来,学院从美国普渡大学、中国科学院、厦门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了一批优秀人才,充实师资队伍。目前学院共有教职工88人,其中专任教师68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6人,教授18人,博士61人。教师中有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贵州省教学名师2人;多人先后获得“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奖”“省五四青年奖章”“省青年科技奖”“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省优秀教师”和“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光荣称号。学院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92.65%,副高以上职称占比83.82%,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发展潜力大、年龄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

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学院现已形成了喀斯特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植物生理生态、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与应用等研究方向,并以科研反哺教学。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共主持承担了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局、国家环保部、贵州省省长基金、贵州省科技厅、贵阳市科技局等各级各类项目162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30余项,科研总经费达7600多万元;出版著作、教材等13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3项。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SCI收录27篇,核心期刊论文142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省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

学院拥有生物学和生态学两个贵州省特色重点一级学科;建设有西南喀斯特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生物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贵州省植物生理与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打造了教育部喀斯特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特色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生命科学专业基础课程省级教学团队和生物技术核心课程校级教学团队。学院依托省级重点特色学科和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搭建了由重点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和基础实验室组成的三级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完善了多层次人才培养条件。实验教学用房约15000平方米,实验室仪器设备共825台件,固定资产总值逾1500多万元。此外,通过多年建设,结合贵州省生物技术产业的实际,与省内外教育、科研机构、事业单位和企业共同建立了二十余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涉及基础教育、医药、食品、环保、农、林、牧、渔等行业,满足学生多元化实践的需求。

学院坚持按照建堡垒夯实基础、学先进争当楷模、比奉献岗位立功、强本领科学发展的党建工作思路,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积极打造党建示范工程精品和亮点,实现常规工作有创新、重点工作有突破、整体工作有特色。学院先后被授予第四届、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全省教育工作突出表现集体,贵州省直高校五好基层党组织,贵州省直高校基层党建示范点,贵州省五好基层党组织和贵州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学院党委坚持党建带团建,在学生中大力实施“扬帆启航”理想塑造工程、“博学计划”本领提升工程、“天下为公”使命担当工程、“桅子花开”就业助推工程“四项工程”建设,努力探索选聘专业教师兼任辅导员工作机制,在本科生中全面推行导师制,开创了“五位一体”全员育人、“四项工程”助生成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格局,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为学院教学科研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学院倡导教学、科研并重,注重打造一流学科,实施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独立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确保毕业生就业途径全方位、多渠道,为贵州省教育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未来,学院将进一步开拓创新、深化改革,进一步规划和凝练科研方向,不断巩固和彰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特色,继续深化应用型高级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内涵发展,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立足贵州,积极主动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朝着建设地方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学院的目标阔步前行。

花溪校区教学楼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宝山校区毛主席像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喀斯特研究院)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伴随学校有着80年的办学历史。1941年国立贵阳师范学院成立,设初级部,内设史地科。1944年改为史地系。1953年进行院系调整,设地理系。1954年增设地理科(1957年撤销)。1991年建立地理研究所,设在地理系。1994年地理系更名为资源与环境科学系。2003年组建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2008年组建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2019年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院合署。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下设五个系:地理科学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系、地理信息科学系、环境科学系、园林系。截至2021年9月底,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在校学生2021名,其中本科生1681名、硕士研究生317人、博士研究生14人。

学校党委2019年9月设置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院)党委。院党委下设教工党支部、研究生党支部、本科生党支部,设有院团委、院学生会、院工会等组织。

学院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截至2021年10月,全院教职工共99人,教师队伍中现持高级职称24人,副高级职称31人,博士43人,在读博士7人。聘有特聘教授卢耀如院士、候鸟型专家周成虎院士及国内外知名专家多人,有硕士生导师60人,有“地理学”博士生导师30余人。2018年1月“贵州师范大学地理学教师团队”获评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设有“贵州山区地理环境与遥感技术应用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个,联合建设有“喀斯特山地遥感与空间信息系统创新团队”、贵州省首批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中国南方喀斯特科技创新团队”、贵州省第二批人才基地“喀斯特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人才基地”等。教师中有10余人次获得国家级人才计划、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贵州省核心专家、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百”层次人才、省管专家、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贵州省千层次人才计划等荣誉称号。

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打造地理学高峰学科为核心,学院拥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4年招收首批博士研究生);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学科教学地理、风景园林、水利工程专业(测绘与遥感方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地理学”2011年被确定为贵州省特色重点学科、2017年获批贵州省国内一流学科、2019年以地理学为引领学科的“喀斯特生态环境学科群”(黔教科研发[2019]125号)获批贵州省世界一流学科群。“四抓”促“四力”,高质量党建筑牢高质量人才培养根基。近年来,学院党委通过立德树人、党建品牌建设、铸师魂强师德、“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等重要举措,以高质量党建赋能人才培养,探索形成了“四抓”促“四力”(即抓强组织建设,展现组织领导力;抓活理论武装,提升思想引领力;抓深业务融合,夯实发展竞争力;抓实大地论文,凸显社会贡献力)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体系。经过不懈努力,学院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等荣誉。

以金专+金课+金师为重点,建设“双一流”教学科研创新型学院。科教融合,打造“金课”。坚持科研反哺教学,改进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凝练打造多门“金课”。2020年,《自然地理学》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21年,团队建设的《遥感原理与应用》获首批“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强基固本,建设“金专”。过去,学院开设地理类本科专业仅有1个;如今,增加到了7个,形成了“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土地资源管理”“园林”综合发展的专业群。“地理科学专业”于2006年获批国家特色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均获批“贵州省一流专业”,实现地理学专业群下属4个专业“双万计划”全覆盖。“环境科学”“园林”2020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2021年6月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正式发布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贵州师范大学地理科学排名A类列第17位,成为A类专业中唯一的非“双一流”大学高校专业。

学院联合建设的平台有“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喀斯特地区关键信息技术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贵州省山地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省级重点实验室;牵头建设“贵州省山地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学院建有“贵州省卫星遥感技术应用科普基地”,地理信息系统、自然地理等2个省级评估合格基础实验室;地质标本室等教学科研实验场所;省内外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多处。学院现有设备累计固定资产总值逾5000余万元,专业中外文藏书数万册、中外文期刊510余种。

学院秉承“以本为本”育人理念,注重“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成效良好。学院育人氛围浓厚,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评比中屡创佳绩,多个班级获省级先进班集体称号,2020年5月被团中央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近年来,本科生主持科研立项达100余项,学生参与科研人数达500余人。本科生考研率逐年稳步提升。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部分毕业生进入高校、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及重点中学等单位工作,部分毕业生考入国内高校、科研机构攻读学位或出国深造。

学院注重推动科研与教学融合,以国家平台和国家团队为抓手,依托“地理学”高峰学科引领喀斯特生态环境世界一流学科群建设,聚焦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秉承大地论文理念,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保护、遥感与决策支持系统等关键领域和重大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大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地理遥感大数据、主体功能区优化与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灾后重建评估及规划、园林景观设计、应对气候变化、易地扶贫与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评估等开展社会服务,多项成果被省委省政府及行业部门采用,为国家战略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贵州省“三大战略”提供科技支撑。学院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国际合作项目近30项,省部级项目近60项,横向项目近200项,累计各类科研经费近8000万元。截至2021年4月,学院代表性重大科研成果:国家奖励1项,省部级奖励11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技术转让12项,经济收益达2000多万元;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2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8项,获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0项、实用新型技术专利11项;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及以上期刊250余篇;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6部,省级出版18部,12人次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学院现有国家土地规划甲级、测绘乙级、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水平评价证书(2星)、水土保持监测单位水平评价证书(2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丙级等资质。

学术交流日趋活跃。学院与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科研机构,香港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大学、科研机构学术交流频繁,近年来成功举办各种学术会议,极大地活跃了科研氛围,提高了科研人员水平。

2007年7月,学校正式组建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2015年5月,省编委办批复同意建立喀斯特研究院。2019年9月,经校党委研究决定,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院合署办公。喀斯特研究院下设5个部:特色林业与产业技术部、草地修复与生态畜牧部、水土保持与混农林业部、生态大数据与决策信息部、世界遗产与监测评价部。截至2021年9月底,喀斯特研究院在校学生24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01人、博士研究生45人。

近年来,院党委通过立德树人、党建品牌建设、铸师魂强师德、“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等重要举措,以高质量党建赋能人才培养,探索形成了“四抓”促“四力”(即抓强组织建设,展现组织领导力;抓活理论武装,提升思想引领力;抓深业务融合,夯实发展竞争力;抓实大地论文,凸显社会贡献力)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体系。经过不懈努力,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等荣誉。

截止2021年10月,喀斯特研究院共有教职工51人,其中专职教师46人,行政教辅人员5人。从职称结构看,正高职称教师14人,副高职称17人,高级职称占比70%;博士学历教师41人,占比89%;现有硕士生导师32人,外聘研究生导师15人,有“地理学”博士生导师30余人。学科聘有特聘教授卢耀如院士、候鸟型专家周成虎院士及国内外知名专家多人。目前,研究院共有19人次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贵州省核心专家、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百”层次人才、省管专家、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贵州省千层次人才计划、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喀斯特研究院获批建有:“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喀斯特地区关键信息技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遥感中心贵州分部”“贵州省遥感中心”“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喀斯特石漠化防治与衍生产业工程研究实验室”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获批建有: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贵州省“中国南方喀斯特科技创新团队”、贵州省留学人员“留学报国·服务贵州”基地、“贵州省喀斯特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人才基地”、贵州省院士工作站、贵州省“喀斯特环境”研究生导师工作室、熊康宁劳模创新工作室等人才团队。坚持立足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实际,积极开展喀斯特生态环境保护与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特色研究。

喀斯特研究院目前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学信息系统、环境工程、风景园林五个硕士专业及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主要研究方向为喀斯特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喀斯特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喀斯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喀斯特旅游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应用、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喀斯特山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数字喀斯特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世界遗产与风景名胜区保护利用等。

研究院以科研平台为支撑,不断提升科研综合水平,科技服务不断积累和拓展,服务国家和贵州经济、社会和生态建设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紧紧围绕大扶贫、大生态、大数据等重大战略行动,聚集自身的科研优势与学科优势,大力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喀斯特研究院在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文明建设、产业扶贫、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红线、灾后重建规划、世界遗产申报与保护、易地扶贫搬迁、生态资产评估与产业扶贫规划、遥感大数据等领域取得标志性研究成果。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2011BAC09B01)”:针对喀斯特高原峡谷区人地矛盾突出、石漠化严重与区域贫困等问题,重点突破抗冻耐旱群落配置、耐旱性草畜平衡、坡面保水固土配套、社区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关键技术。建立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防治与混农林业复合经营、喀斯特山地槽谷轻-中度石漠化治理与生态产业集约经营、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治理与生态经济循环经营等模式与技术体系,并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生态衍生产业技术集成与示范(2016YFC0502600)”:项目针对中国南方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问题,围绕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衍生产业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人为干预下喀斯特山地石漠化的演变机制与调控(2012CB723202)”:瞄准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人地矛盾突出,人为干预石漠化过程及其对生态恢复的响应基础理论问题,从研究人为干扰下的石漠化过程机理和石漠化生态特征出发,以石漠化生态恢复的人为干预响应为科学核心,重点深入研究了人为干预强度、频率与石漠化生态修复的关系,分别建立了人为干预介入与退出机制和石漠化生态修复人为干预成功评价指标体系;阐明了石漠化生态恢复的人为干预响应机制。

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学科创新引智基地(D17016)”:以贵师大悠久的地理学学科以及喀斯特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为依托,瞄准学校地理学学科建设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结合国内一流学科优势和喀斯特研究专业特色,以立足中国南方喀斯特、服务喀斯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为中心,坚持协同创新与学科交叉,以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省内顶尖、特色鲜明为学科发展定位。

世界自然遗产申报与保护:瞄准喀斯特山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与实践,以及世界遗产地保护与山地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科技需求。探明山地景观自然美学和生物多样性维持机理,揭示世遗缓冲区石漠化生态治理、衍生生态产业发展、世遗保护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机制,论证山地突出品质和显著全球价值,为梵净山、南方喀斯特、丹霞等世界自然遗产申报与保护提供决策与技术支持

贵州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石漠化防治生态衍生产业扶贫模式与技术示范(黔科合平台人才[2017]5411)”:瞄准国家石漠化治理工程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科技需求,揭示石漠化与乡村振兴的空间耦合特征,探索产业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带动机制;分别构建基于适应能力和功效发挥的石漠化防治技术体系、林灌草立体经营与生态畜牧产业提升技术体系、水土地力维系技术体系等,为石漠化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自建院以来,学院科研综合水平和科技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服务国家和贵州经济、社会和生态建设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紧紧围绕大扶贫、大生态、大数据等重大战略行动,汇聚自身的科研优势与学科优势,大力开展社会服务工作。

喀斯特研究院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务实推动多领域交流合作。2007—2020年与利兹大学、牛津大学、香港大学、兰州大学、河海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贵州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开展交流合作。

贵州师范大学

宝山校区樱花路

贵州师范大学

来源:贵州师范大学报

编辑:杨 琴

校对:路 娟

责编:王 玥

编审:张 皓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贵州本科院校-贵州师范大学-微高校-院校号-贵州师范大学-【献礼建校八十周年】贵州师范大学学院发展历程纪略(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