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
黔江师范学校
1940
黔江中学
1946
贵州省立安顺师范学校
1950
与安顺县立中学合并
更名为安顺师范学校
1958
安顺师范专科学校创办
1960
安顺师范学校并入
安顺师范专科学校
1962
学校停办
1964
安顺师范学校
恢复办学
1975
以贵阳师范学院分院
名义招生
1977
以贵阳师范学院
安顺大专班名义招生
1980
重建安顺师范专科学校
1993
与安顺教育学院合并
更名为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2
安顺师范学校并入
2006
安顺学院成立
2016
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17
增列为贵州省硕士学位
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2018
被遴选为贵州省
应用型转型试点高校
2022
管理体制变更为
“省市共管、以省为主”
向左滑动查看安顺学院历史沿革
安顺学院地处“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乘坐高铁29分钟即可抵达贵阳,坐落于美丽的“康养福地、瀑乡安顺”。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可追溯到1938年成立的黔江师范学校,历经国立黔江中学、省立安顺师范学校、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迄今已有80余年的办学历史,2006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安顺学院。学校至今为社会培养了近8万余名各类合格专业人才,为我国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2016年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增列为贵州省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被遴选为贵州省应用型转型试点高校。
底蕴深厚,文脉传承
安顺素有“黔之腹、滇之喉、蜀粤之唇齿”之称,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避暑旅游城市、十大特色休闲城市,是世界喀斯特风光优选地、大西南黄金避暑带上的核心城市。此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王若飞、黄齐生等老一辈革命家和陈法等历史文化精英赋予了这片土地深厚的底蕴。80余年来,学校走出过中科院院士肖序常,学界泰斗钱理群,文学大家肖江虹以及一大批优秀人才,学校文脉传承,星耀黔中,美名远扬。
黄果树瀑布
王若飞故居
娄湖
安顺学院地理位置
师资雄厚,实力强劲
学校占地面积1113亩,教学行政用房15.59万平方米;馆藏图书77万余册;有教职工845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366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师资573人,现有国家级人才4人,享受省政府津贴专家1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2人,安顺市市管专家24人,柔性引进“国家杰青”1名、“国家优青”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名、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开设10个学科门类共47个本科专业(方向),全日制在校生11489人。
相关推荐
省级“金师”黎进深:不忘初心,潜心育人
省级“金师”刘其晴:坚持德育为先,秉持全纳理念
全国“十大读书人物”——蔡伟
“贵州省先进工作者”——彭瑛
平台丰富,机构完善
学校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47个专业。设有16个二级学院、4个教研教学部、8个教学科研辅助机构;有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省级创新团队2个、省级学会、省级社科研究机构、省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省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省级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省级工程中心各1个;有省级“双一流”建设项目7项、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7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
安顺学院2021年度数据
成果丰硕,优势突出
近三年,学校获批各级科研项目57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118项,地厅级项目232项,累计获科研经费4740万元。学校教师累计发表论文2104篇,SCI、SSCI、CSSCI、EI等科学引文收录222篇,出版著作63部。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安顺市科技进步奖3项。学校教师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学生荣获全国性奖项430项、省级奖项1592项。依托高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学生平台、优势学科、特色专业等,为省、市政府提供咨政文章20余篇。
贵州省高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
继往开来,前程似锦
为深入贯彻新国发2号文精神,贵州省委、省政府做出重大决策,印发《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学前教育及普惠发展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等七个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党办函〔2021〕81号),安顺学院办学体制变更为省市共管、以省为主(省属高校)。安顺学院将抢抓发展新机遇,在“提质转型”上下功夫,在人才引进上开新路,全校师生员工面向未来,秉承“安道乐学 顺理笃行”的校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奋力将学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质量优良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安顺学院犹如一条破浪前行的航船,正扬起风帆,向着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奋进!
相关推荐
安顺学院召开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三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安顺学院党委书记罗荣彬给全体教职工作专题培训报告
安顺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陈云坤给全体教职工作专题培训报告
安顺学院:推动服务乡村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
安顺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陈云坤理论文章《求新求变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安顺学院年薪制引进高层次人才公告
ANNOUNCEMENT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及学校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学校高层次人才分类服务与管理,不断激发高层次人才创新活力,现全额引进年薪制高层次人才,年薪制聘期考核与管理以合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年薪制主要分为七个档次,相关要求如下:
引进条件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教育事业,作风正派,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行,恪守高校教师师德师风行为规范、学术道德规范,身心健康,具有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能胜任岗位工作要求。
引进对象
年龄为50周岁以下(1972年4月1日以后出生)的博士研究生(海外学历须取得教育部学历认证)。
引进方式及年限
1. 事业单位全额带编制引进
2. 合同期限为一年,期满后由双方协商是否续签。
引进待遇
年薪为税后15万元—600万元,实行“一人一策一议”,可在面谈时由双方协商。
服务期内可享受学校教师公租房免租金居住,服务期内根据安顺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及学校相关政策,办理“人才绿卡”,在年薪制基础上每月再享受人才津贴1800元。
报名时间及联系方式
报名时间:2022年3月23日至2022年12月31日
联系人:人事处朱老师
联系电话
13708530566(微信同号)
邮箱:asxyrsc@163.com
安顺学院2022年高层次人才引进公告
ANNOUNCEMENT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及学校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学校高层次人才分类服务与管理,不断激发高层次人才创新活力,促进教师队伍数量与质量稳步提升,特制定本办法:
引进对象
具有博士学历学位人员
(海外博士人才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引进条件
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品行,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遵纪守法。
身心健康,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具有系统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
年龄一般在50周岁以下,根据工作需要需进一步放宽年龄限制的,需保证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时养老保险缴存年限不少于15 年。
引进原则
德才兼备、以用为主的原则。对引进博士人才的学术品行、职业道德、学术成果等科学评价,服务于学校建设发展需要。
创新机制,“一人一策”的原则。根据学校战略目标任务和综合改革发展的需求,优秀博士人才实行“一事一议、一人一策”。
引进待遇
引进费用
博士人才引进费用最高120万元人民币,具体面议。
人才津贴待遇
自到校工作之日起,除享受市级人才津贴800元以外,再享受校级人才津贴1000元+N(N根据业绩考核)/月。
事业编制
根据安顺市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按要求纳入全额拨款事业编制,首次聘任享受副教授特设岗位工资待遇(期限3年)
博士家属(配偶或子女二选一)
家属为硕士研究生按照安顺市引进高层次人才相关政策办理,家属为全日制本科学历学位者按照校内聘用方式解决,由我校安置工作的家属与博士一起执行“同进同出”政策。
子女教育
博士人才子女的入园入学问题,由学校报市人才办协调教育部门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协助解决。
住房安置
服务期内学校提供教师公租房免租金居住。
服务期限
在安顺学院服务期一般为3年、5年和8年,急需人才双方协商在校服务期。
引进程序
学校遵循全员引才、全员爱才、全员用才的引才理念,按照以下程序引进博士人才:
初审面试
携带个人简历到校面试或预约网络面试。
资格审查
面试合格后人事处负责完成体检、政审、提档等工作。
公示录用
资格审查合格后按照程序公示无异议者,填写《贵州省市州及以下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备案表》报市人社局依照有关规定办理录用手续。
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2022年博士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对博士人才引进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一事一议、一人一策”情况,及时进行商议和解决。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人事处,具体负责博士人才引进工作。
其 他
联系人:人事处朱老师
联系电话
0851-33221334
13708530566(微信同号)
邮箱:asxyrsc@163.com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由学校人事处负责解释。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安顺学院新大门
实验大楼
毓秀湖
博物馆
图书馆
特教大楼
学术报告厅、博学楼
田径场
荷花池
安顺学院鸟瞰图
安顺学院鸟瞰图
相关推荐
喜报 | 安顺学院荣获“园林式单位”荣誉称号
喜报|安顺学院荣获“2021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称号
END
来源 |人事处、党委宣传部
图片 |王键、部分源于网络
编辑 |李尧睿
责编 |伍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