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意味着?
“待到春暖花开,我们来接您回家!”
图为贵州省第七批援鄂医疗队抵达武汉
据天眼新闻报道,2月19日晚22时30分,贵州省第七批援鄂医疗队147名队员抵达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支援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
同时抵达的还有贵州省第二批援鄂防疫队5名疾控专家和援鄂中医专家队22人,他们将前往鄂州支援疫情防治。
在前往武汉的飞机上,执飞本次航班的多彩航空全体机组和乘务人员向医疗队员的“逆行”致敬,叮嘱队员保护好自己,并与队员做了一个温暖的约定:“待到春暖花开,我们来接您回家!”
在这段特殊时期,频频上热搜的他们,让我们看到了这个职业的真实和残酷,也看到了背后的责任和坚守。
千里迢迢,逆行“驰援武汉”;
为了战“疫”,剪掉美丽的长发;
为了节省防护服,一天不敢脱下;双手浮肿,脸被口罩勒出印痕;
每当看到这些报道,都会发自内心的心疼这些医护战士们。
最近,有一部纪录片应景推出,聚焦全国六家三甲医院的医护人员,为我们近距离呈现这个职业背后的真实现状——
《中国医生》
做一名医生意味着什么?
有时候是和时间赛跑,抢救病人;但更多的时候是和自己较劲,坚守这个岗位。
毕竟,不是谁都能轻松胜任这样的工作。
河南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朱良付,一直奋战在我国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脑卒中(心脑血管疾病)的急诊前线。
因为这类疾病发病紧急,如果6个小时内得不到有效的救治,将面临致死和致残的风险。为此,全国多家医院都建立了用于该类病人的绿色通道。
朱良付担任这个急诊通道的组长,这意味,他必须24小时全天候,刀出鞘,弓上弦,随时准备出诊。
不仅如此,他还需要凭借丰富的医学知识,快速、精准地判断问题出在哪里,因为稍一松懈,失去的便是一条生命。
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让他疲惫不堪,同样面临猝死的风险,但朱医生却在采访中直言,自己“不敢死”。
一来是对家人的责任尚未尽到,二来他知道国家要培养一个医生多不容易。
“我们差不多要花上25年的时间,才能培养出一位主任医师,我现在44岁,我要是死了,那就是浪费国家资源。”
但就是这样的拼命付出,也会经常面临患者的质疑和怨恨。
在纪录片的开头,朱医生的这样一段话让人倍感心酸。
曾经有一名年老的病患家属对着他说“我想把你撕成碎片”,认为是他害死了自己的老伴。
但紧接着,这位老人又要他给看看自己的高血压。
朱医生说,她其实知道你是个好大夫,但这不耽误她投诉你。
这是一线医患关系最真实的写照——
病人对医生充满着期待和依赖,离不开医生;但同时,他们也将医生当作了感情宣泄的出口,对他们满是敌对和不信任。
而将心比心,许多的病人家属却满是质疑和误解,只因为他们站在了那个位置,就把他们神化,以为他们该对所有的结果负责。
但殊不知,所有的医生首先是个普通人,平凡如你我。
医术高超的朱医生,下班后骑个小电动,回到朴素的四口之家。
刚扒拉一口饭,一个电话,又匆匆跑出门打车,重新回到工作状态。
记得之前疫情刚发生时,有句话感动了无数网友: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
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
学着前辈的样子,
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
每一次,被伤害的是他们;但每一次,挺身而出的还是他们。
如今的中国医生,身上承载了太多苦难,太多悲伤。他们是这个时代真正负重前行的人。
这部纪录片只不过是这庞大医疗行业的一个小小缩影。
还有许多的医生,奋战在我们看不见的角落,忍受着常人难以理解的煎熬,默默地坚守着那份初心。(文章参考自24楼影院)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是您的孩子面临高考,是否会选择报考医学专业,未来从事医疗行业呢?
今日,贵州都市报记者采访到贵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杨毅,他告诉记者,医生这个职业如太阳般神圣和耀眼,学医者须耐得寂寞,潜心钻研,不断积累经验方能有所造诣。国家平均花20多年的时间去培养一个主任医师级别的医生,这个职业的从业者应当得到理解,保护及尊重。
“整个社会经此新冠病毒的挑战,让更多人能看到医护人员的坚守和牺牲,整个国家整个社会都不会让他们的努力白费,我们自然不会感到绝望,反而我相信更多的学生和家长已经看到了这份职业的光荣与魅力。”当问及新冠病毒疫病是否会让考生及家长对选择医学专业打退堂鼓时,杨部长自信地将这番话告诉记者。
来源 : 贵州都市报
编辑:李菡逸
审核:杨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