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前线 | 护士黄天婵:心理本不脆弱,依然3次落泪

贵州医科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援鄂前线 | 护士黄天婵:心理本不脆弱,依然3次落泪

贵州医科大学

贵州医科大学

众望新闻讯 (众望新闻记者 李远莉)若没爆发新冠肺炎疫情,这几天,黄天婵应该和男友在三亚拍婚纱照。而2月29日,是她在鄂州参与救援的第18天。

黄天婵,贵医附院护士,贵州第四批援鄂医疗队337名成员之一。今年28岁,中共党员,在ICU工作了6年,护理重症病人十分娴熟,惯常与死神斗争。她不是心理脆弱的人,但来到鄂州13天时,已落泪3次。

贵州医科大学

黄天婵进隔离病房前抬起手,让护士长检查隔离服是否穿好.

贵州医科大学

第一次落泪:感动于患者的无条件信任

初到鄂州,黄天婵和同科室护士被分配在不同的医院和病区。她分在护理四组,在鄂州雷山医院“感染6区”工作。

防护服、口罩、护目镜、手套……全副武装下来,视野变得狭小模糊,说话小声就听不见,对整个外界的感知度,都有些“打折”。

患者陆续进来,46张床位很快住满(原本有50张,当时坏了4张)。

鄂州新冠肺炎感染率、病死率均居湖北省第二,仅次于武汉,因此医护人员紧缺。贵州援鄂医疗队的分批到来,让越来越多患者得到了更好的治疗。

舱内白天有3名护士,晚上有两名,不仅要负责医疗护理,连带病人的饮食、病区的清洁,样样都要处理。“防护服不透气,背心基本都是湿的。”为了节省防护服,上班期间全程不能坐,也不能吃任何东西。

医护人员的付出,患者都看在眼里。“我们现在很好,感谢你们这么远从贵州过来。”“辛苦你们啦!”……无论从言语表情、姿势体态,都可以感受到,病人们对医护人员的感激和全心依赖。

“之前床位紧缺,现在24小时有医护人员守护。”黄天婵分析,病人们安心多了。

尽管裹着防护服,这种群体情绪和气氛,还是会透过模糊的视线和被削弱的音效,渗透进来。莫名受到触动,泪花竟悄然在眼睛里打转,她使劲忍住:不能让眼泪流下来,护目镜会起雾。

“你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以赴。”黄天婵说,她会用自己的专业,来应答这份信任。

贵州医科大学

第二次落泪:雪地里等了一个多小时车

“出征”那天,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到机场为医疗队送行,千叮万嘱:“大家要保护好自己,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战斗力、增强战斗力。”

谁知,2月16日第一天上班,就险些出了岔子。

贵州医科大学

贵州第四批援鄂医疗队护理四组成员在鄂州合影

当天的下班时间是下午4点。但是,为帮忙安顿新进的病人,黄天婵耽误了半小时。就在黄天婵和同事杨超脱掉防护服走出医院时,已错过了5点回酒店的交通车。而下一班车,得等到晚上8点半。

由于雷山医院是新建的,各项设施和分区不完善,医护人员脱了防护服离开隔离病房,就不能再返回医院。

前一天,鄂州才降下了2020年的第一场大雪。当天气温低、风也大,黄天婵和杨超穿着医疗队统一发放的冲锋衣,踩着单层塑料“雨靴”,往路边的公交站台走去。寄希望有好运,能遇到一辆车。

然而,空旷的路上很少看到车。就算拦下了几辆出租车,也都是有任务的抗疫志愿车,且不顺路。

10分钟,20分钟,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时间一点点过去,两位姑娘只能通过跺脚、搓手来缓解寒冷。

“要是感冒了,就得隔离。人手本来就紧缺,要是不能进舱,病人可怎么办?”身负那么多患者“生的希望”,这个险她们冒不起,两人急得哭了。

终于,在临近晚上7点的时候,黄天婵通过电话得知,刚刚来了一辆给雷山医院送抗疫物资的120急救车,可以送她们回酒店。

这时,她们已经在冰天雪地里,吹了一个多小时的冷风。

贵州医科大学

疫情一线的“战士”,在生活中是个爱美的姑娘。图为黄天婵的生活照

120急救车的师傅姓黄,听了两位护士的遭遇,特意留了电话号码,说再遇到类似情况,随时找他。听到这般温暖的话语,两位姑娘的眼泪更止不往下流。

天黑透了,才回到酒店。赶紧洗了半个小时热水澡,吃了感冒药。万幸,她和杨超都没有感冒。

之后,雷山医院紧急修复了这个“BUG”,给下班后的医护人员增加了洗澡、换衣服和休息的区域,即使错过交通车,也能在医院里慢慢等。

贵州医科大学

第三次落泪:患者生命逝去难过得大哭

2月18日,黄天婵被调到鄂州市中心医院重症一组。雷山医院收治的,主要是轻症、中轻症病人。黄天婵说,“市中心医院的病人更需要我”。市中心医院的工作更累,需要做很多“有创”操作,像上呼吸机、插管等。

4个小时一班的排班,变成了5个小时。不过,黄天婵说:“找到了在贵阳时日常工作中,熟悉的紧凑感。”

贵州医科大学

ICU的病人病情不平稳,护理要求更高。图为黄天婵和同事在抢救病人

一周3个夜班,两个白班。黄天婵手机上专为夜班设的闹钟,分别是凌晨2:20,2:30,2:50,前两个是起床闹钟,“最后一个闹钟响起,必须出门”。

黄天婵说,鄂州市中心医院的重症组,才是她最该坚守的一线。因为能用她的专业,为病人减轻痛苦,改善状况,多一分生的可能。

别的病房,护士不会用血透机,黄天婵立马去支援。有一天,连续给两个病人做了“血透”,高强度的工作,累得她直不起腰,痛了好几天。好在,两个病人都抢救回来了。

很多护士都是这样,平常下班,除了吃饭时间,就平躺在床上。因为工作时,为了节省防护服,5到8个小时不能坐,“脚底板太痛了”。积蓄体力,才好迎接下一轮战斗。

2月24日上午,一位73岁有高血压和肺癌病史的病人,心率从112次/分下降至56次/分。黄天婵发现后,立即找来值班医生,五六名医护人员,分工协作抢救了半小时,仍然没能将他救回来。

心率、呼吸、大动脉博动消失、心电图“变平”——最后,只能宣布临床死亡。

这是她来鄂州之后,第三次想哭,泪花满眼。

贵州医科大学

男友表白:你凯旋之期是我们大婚之时

黄天婵偶尔发个朋友圈,留言全是亲友的打气和鼓励。

“辛苦了,做好防护!”

“你们是和平年代的英雄!”

“老同学,注意安全,我们一定能战胜病魔”……

“独在异乡为异客,做平凡而伟大的工作,无人保护,自己加强防护,自己照顾好自己!”大哥黄天发的鼓励,给予了她最大的勇气,因为这是从小保护着她长大的人。

黄天发也是医务工作者,从春节以来,就忙碌在抗疫一线,还被单位授予了“防疫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

而黄天婵的男友则发了一条朋友圈表白说:待你凯旋之期,便是我们大婚之时!同时,致敬所有奋战在一线的防疫人员!愿平安!

贵州医科大学

她的男友孟思栋,奋战在另一个维度的“战疫一线”。孟思栋在贵阳市云岩区市场监管局,疫情爆发以来,物价投诉的举报增多,天天都在外面做市场检查。

情人节那天,黄天婵已经来到鄂州。她在朋友圈配发上“出征”的照片,写到:“爱的主题年就要爱得不平凡”。

贵州医科大学

原本已经预定好2月25日的机票,26日到三亚去拍婚纱照,婚期就定在今年5月3日和4日,这是父母精选的吉日。“希望疫情早点结束,能够赶上。”

来源|众望新闻

记者 | 李远莉

排版|阳 颖

编辑|李菡逸

审核|杨 毅

贵州医科大学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贵州本科院校-贵州医科大学-微高校-院校号-贵州医科大学-援鄂前线 | 护士黄天婵:心理本不脆弱,依然3次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