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大学的北校区,有一栋被刺鼻化学气味包围着的三层灰白陈旧小楼,门前书写着“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14个金底黑字的牌匾锃亮光洁。春秋更迭,一个本土科研团队在这里20年如一日的与研究为伴、与实验为伍,刷新着贵州力量在中国农药研究领域的新成绩。五一特别策划:《创新——让劳动更美好》专栏,今天请听本台记者袁格格、黄静采制的报道:《小楼写春秋》。
【出录音压混:操场喧嚣声……。】
奔跑、跳跃、打闹……,在贵州大学北校区的体育场内,运动的欢笑搅动着校园宁静的空气。然而,伫立在体育场左侧的一栋灰白陈旧的三层小楼,却没有被激起半点喧闹。
博士生李培介绍实验室
【出录音压混:单晶演示仪,就是做蛋白单晶的,这也是贵州省唯一的一台,也是国内做农药的唯一的一台……。】
打开紧闭的大门,顺着略有些呛鼻的化学制剂味道,贵州大学博士生李培轻车熟路地走进了自己引以为傲的“殿堂”——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抑菌实验室。
【出录音:除了吃饭睡觉之外,一般都在实验室待的,基本上没出去过,我除了火车站基本上都不知道。花溪,4年加在一块可能就去过两三次吧。】
李培并非贵州本地人,2011年,他从河南考到贵州大学,读研、升博,在贵州读书的四年光阴,他的生活里浸染着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实验室里的呛鼻味道。然而,从中原沃土到巍巍黔山,李培说自己追寻的,正是这样的味道。
【出录音:第一志愿考研考过来的,河南人第一志愿考贵大的人,很少。我是奔着我老师来的。】
宋宝安教授在进行科研工作
吸引李培的,正是在今年一月荣获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贵州大学副校长、教授宋宝安和他的团队。这支团队始建于1995年,重点开展农作物主要病虫害新药剂、新剂型研究与应用技术集成研究。指着研究中心大厅里密密麻麻的奖章和牌匾,中心副主任、教授薛伟自豪地介绍20年来中心致力于的科研成果和研究方向。
【出录音压混:虽然我们处在西部,但它的思维意识和科研能力不比东部差,我们实验室是农业部农药残留检测的一个认证单位。通过使用绿色的防控的方法,减少它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记者采访教授薛伟
实验室主要围绕着解决制约我国和我省粮食安全、作物有害生物防控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大问题。而这份粮食种植安全上的把关工作,干起来却没有那么轻松,常常打照面的,不是一堆瓶瓶罐罐的危险化学药剂,就是各类奇奇怪怪的生物病虫,有时忙到连饭菜也要就着刺鼻的化学气味下咽。作为学生,李培无数次的看见过教授们的实验场景。
【出录音:做实验的话必须要穿上实验服,带上无菌手套,会接触到一些化学药品啊,还要接触到一些酒精灯,都要防止被烧伤。我老师呀,让我们就是很震撼的一件事,他当时没有实验室,他把做化学合成的药品,那药品味道都很大的,拿到家里面去做实验。】
然而,面对这些枯燥单调甚至有些危险的实验,薛伟却说有值得坚持的理由。
【出录音:不是说你做科研就一定有成果,坚持吧。别人就总说西部是比较落后,那么我们既然落后,更应该迎头赶上。】
迎头赶上,步子不光要朝前迈,还要往下走。薛伟刚买不到半年的黑皮鞋已经被磨损过度,上面蒙着黄色的一层泥。他说,为了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团队里三分之二的教授常年都奔波在村寨中、田坝上,与农作物相伴。
团队宋老师在田间工作
【出录音:你在实验室做的工作你做得再好,不运用到实际当中,它的价值就体现不出来。我们实验室有个老师叫金林红,一直在云南做绿色防控,她每一年在乡下待的时间都超过半年,可能呆了三年吧,本来在实验室看到白白净净的,一两年回来一看,就跟当地农民没啥区别。】
不光低头看路,还得抬头望天。这样研究与应用相结合的科研模式,让宋宝安教授带着这支团队创新着贵州农药研究的种种“传奇和神话”。团队在20年间诞生了近500个课题项目,先后与国内外数十家农药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转让科技成果20余项,产生数十亿元的经济社会效益。特别针对我国农业生产中重大病虫害,系统地进行了新农药创制和重大农药品种工艺创新研究与应用研究,自主开发出广枯灵系列新产品农药,成为我国防治土传病害重要药剂……。从最初单纯的攻克研究目标,到现在更注重对现实意义的考量,薛伟说,团队在往前走,社会责任感也越发沉甸。
团队金老师在田间讲课
【出录音:你不管是讲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团队,他首先讲一个社会责任。我们是要走出去看,社会上需要什么?农村里需要什么?农业上需要什么东西?】
【出录音压混:最开始的时候是没有一志愿的考生,到去年呢我们有机化学专业,一志愿的话呢已经都超额了,它都不用调剂了……。】
20年的光阴荏苒,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由两间一共200坪的平房组成的简陋实验室,发展成现在三层近8500坪的研究楼。如今,这栋略显陈旧的小楼已经成为不少农业研究学生的“殿堂”,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也成为很多专业学生的首选之地。但是,这个因奖章而熠熠生辉的小楼,变的是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成果和不断增加的专业人才,不变的是研究团队的执着和坚守。绕过这栋写着20年春秋的三层小楼,博士生李培带着记者走到小楼背后新建的一栋7层建筑前,他说,今年下半年,他们将搬进这个新建的研究楼,届时还会有更多的顶尖仪器入驻。在李培期待的眼神里,不仅有着对新楼的向往,更有着属于新一代研究力量的大梦想。
【出录音:马上下半年就可以启用,那边的设备比这边好,上百万、几百万的设备多的是。(笑)。我的目标赶紧博士毕业,我估计我是肯定要加入他们的。】
责任编辑:王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