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学】听琴涵远楼

贵州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原创文学】听琴涵远楼

听琴涵远楼

涵远读书楼前玉兰花开的时候,新的春天已悄然而至。“一年之计在于春”,校园的春天更是一个多情的季节,一如回旋婉转于涵远楼的古琴声,幽远而沁人心脾

春风徐来的时候,美丽的校园山色空濛,中国文化书院竹影婆娑。我总是很沉醉于这样的景致。每天早上路过这里,我总喜欢在涵远楼前驻足片刻,听一听丛林里清脆的鸟鸣,闻一闻淡雅的杜鹃花的清香,看一看花瓣上清晨的朝露。掩藏于一片葱茏翠绿当中的涵远楼,散溢着淡淡的书卷的芬芳。

涵远楼的书香如古琴的琴声一般招引着我。我每每登临于斯,徜徉其中,几幅清雅的卷轴,几本隽永的线状古籍,古典的风韵扑面而来。文化书院里面珍藏有很多大家的书画作品,省内著名书法家戴明贤、包俊宜、赵西林、陈加林、陈福桐等先生的真迹散发着翰墨的清香,黎培基先生的国画荷花高悬于勉学堂内,诉说着这里的淡泊与宁静。有雅好书画的朋友到此,我都得意地介绍他来到这里,带他一睹书院和涵远楼的风采。朋友往往啧啧称奇,惊叹不已。却曾听朋友说,《尚书》载:“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书院既然以传承修齐治平为己任,岂能无琴?如能坐于楼前,抚琴一曲,岂不更美?

真的是这样,琴声怡人心神,与琴为伴,风雅一生,自古以来都是许多国人的梦想。“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是“龙章凤姿”的嵇康的感慨;“眠琴绿荫,上有飞瀑”,是司空图“典雅”的极致;王勃《滕王阁序》也说:“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高山流水”一直是至真至纯的友情的代称。“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一曲《凤求凰》,一把叫做“绿绮”的古琴,向我们传说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一段千古佳话……然而世人多于碌碌之际,总是神往于这样的境界而不可复得。好几次登临涵远楼,我时时想,“琴、棋、书、画”为文人四艺,涵远楼古籍书画馆藏颇丰,下棋大概是极耗费心神之事,师生们专研学术,也许是没有这样的时间的。唯一所欠缺的,仿佛就是灵动清逸的瑶琴声了。涵远楼如同一位仪静体闲的女子,她善睐的明眸凝神期盼着古琴的曼妙琴音。

幽然的琴声终于随着多情的春天悄然而至,一个春风和煦的日子,文化书院开展了古琴活动,其间还开展了琴艺交流和讲座之类。当时因为工作的缘故,我未能参加,觉得甚是可惜。晚上却有一场古琴演奏会,也许是曲高和寡的缘故,人们对于古琴,多是 “只闻其名,难闻其声”,我也同样一直未能亲闻天籁,于是便极为神往了。

书院的海报如同古琴的琴声一般诱人。如是说:“古琴的音乐神圣高雅,坦荡超逸,被推崇为中国国乐。古人把古琴称为圣人之物,传道之器,可‘上下与天地同流’,亦能与‘万物合一’”。古琴之美大概远远超越了音乐的意义,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征。我始终觉得,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能力上,大概也是没有一件乐器可以与古琴相比的。据说历代琴家都很在乎弹琴环境的优雅,所以,只有在宝鼎茶闲的幽窗之下,或是在白云深处的山林之中,才会有琴声响起。今天,风神雅致的涵远楼能有古琴作伴,却也真真算得上是一段佳话了。

能有这样的一次境遇,便应当好好珍惜才是,那天晚上,我便早早来到文化书院勉学堂,又一次和涵远楼牵手,浸润在她特有的气息里,坐在老榆木的中式灯挂椅上,心境自然放松下来。晚上八时许,很多古琴名家纷至沓来,携琴而坐,有着静远和润、道骨仙风的飘然。听主持人介绍,弹琴的都是高手,有中国古琴学会会长朱晞、副会长杨青等名家。欣喜地发现,学校也成立了一个“合一琴社”,一位叫洪波的老师出任社长,我于是很欣慰,涵远楼从此“礼乐诗书”皆备,应该更加风采照人,再也不会寂寞了。

演奏会一开始,听众很快为琴声所独有的神韵所陶醉,大家凝神赏曲,没有人说一句话,静静地听着这琴音。每每一曲终了,即是掌声雷动。我不懂古琴,却对古琴音乐很是神往,在悠然的琴声中,秦汉文章、魏晋风骨、盛唐气象、渔樵耕读,翩然而至。正如我所期待的,古琴家张子善还演奏了一曲《广陵散》,此曲据说为魏晋竹林七贤之嵇康最爱,因为“嵇志清峻”的缘故,我一向对嵇康极为敬仰,每每读到关于嵇康的文章和典故,都不禁嗟呀不已。当然,房玄龄《晋书》记载,嵇康“将刑东市”,分明说:“广陵散于今绝也”,大概后人所闻,也是杜撰的。不过张老师的琴声也确实有些味道,其声铿然,如金戈击玉,俊逸洒脱之至。那横亘了千年的琴音,又一次将我带入了云蒸霞蔚的魏晋时代,琴声飘然而至,却仿佛是一个俊朗孤傲得让人窒息的男子、一个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风流雅士向我们徐徐走来,飘扬着竹林的清风,绝代芳华。

杨青老师奏一曲《流水》,却是钟子期俞伯牙之《流水》,高山流水,即意出于此。果然名不虚传,琴声似远古而来,由远及近,似泉水如涓涓细流,直至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我大概也听懂了一些,仿佛体悟到了余音之意。老师琴弦振处,一指空灵,一指清远,澄然若春水,皎然似秋月。琴音已停,而风神仍在,老师瞑目而坐,仍然沉醉不已。

于其中又听了几曲,如琴箫合奏《幽涧泉》等,取李太白“拂彼白石,弹吾素琴。幽涧愀兮流泉深,善手明徽高张清”诗意,飘飘摇摇,缉商缀羽,潺湲成音,一如月光下山石上的清泉,晶莹清澈,跌宕起落,逸气天趣,别有风致,真是让人心醉神驰。

琴声渺渺,思绪翩翩,在听完朱晞老师的《潇湘水云》之后,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去。晚上皓月当空,涵远楼清风拂面,月下美景撩人欲醉,我心中一片清凉,有着难得的惬意。

听琴涵远楼,是溪山之畔的这所校园别样的风致。莺莺听琴,成就了与张生的有情人终成眷属,而今涵远楼听琴,也算造就了我与涵远楼的一种别样的缠绵情愫吧! 记得在演奏会上,主持人让朱晞老师谈谈什么是“古琴”,老师说,“古琴”就是“你自己”,“你通过它表达你的超脱、你的心境,简单之极,如是而已”。我听后不禁默然。古琴琴声带给我的,除开一种与古人对话的欣然和心灵的超脱与纯净之外,更多的却是一种融身自然的心境,如行云流水。白居易也说过,“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我们沉醉在这样的琴声里慨叹,却不知心中有琴声才是最最难得的。书院的琴社定名“合一”,大概有阳明先生知行合一之意,而我却觉得,心境如古琴,琴心合一,不也是极为曼妙的吗?

又是一个春日的清晨,偶然路过文化书院,涵远楼掩映在融融的春光里,几名年轻学子正在涵远楼前低声吟诵,而我却似乎又听到了那幽远的琴声,真是“长恨春光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果然是这样,涵远楼前,昔日琴声绕梁之处,又是一派春色如画!

【原创作者:袁小松】

【作者简介】袁小松,男,1980年7月生,贵州习水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学。曾于2004年至2012年期间在贵州大学工作,是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省写作学会会员、省演讲辩论学会理事。

贵州大学【责任编辑:庞春柳 李文渊】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贵州本科院校-贵州大学-微高校-院校号-贵州大学-【原创文学】听琴涵远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