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8 日,一场题为“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中医药院校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实现教书育人”的专题讲座在贵州中医药大学举办,由该校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刘波主讲。此次讲座旨在贯彻落实教育部今年6 月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化中医药院校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中的认识,增强专业课教师参与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积极性。
刘波阐述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区别,对课程思政的源流作了详细介绍。他认为中医药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神农尝百草以解百姓病痛而流传千古,张仲景上下求索而著《伤寒杂病论》终成“医中之圣,方中之祖”英名,孙思邈苦心孤诣创作《千金要方》详述医德教育而名垂青史、泽被后世等,这些都是课程思政的宝贵资源,专业课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仅仅是辅导员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职责;要促进课程与思政、知识与德育的有机融合、无缝连接,达到“盐溶于水”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引领学生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念。
如何推进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落地生根?刘波提出通过“123456”模式构建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即要坚持一个指导思想,始终坚持把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好寓德于教、寓教于乐两个重要手段;注重语言叙说、场景体验、以身作则等三种方式;促进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书本知识与书外知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等四个方面有效衔接;准确把握思政元素挖掘、课程目标设计、思政意义呈现、师生教学对话、课堂教学反思等五个步骤。同时,要谨防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于己无关、融合不紧、知识脱节、设计不足、点评冗赘、对话不够”等六个常见误区。讲座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对专业课教师精准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要义和推进策略具有很强的启迪意义。
end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编辑|张文锦
审核|王 羿
贵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