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四点四化”一体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四点四化”一体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家、省一系列“稳就业”“保就业”政策措施,以创新管理机制为切入点,以开展就业指导为出发点,以关爱特殊群体为着重点,以搭建就业平台为支撑点,扎实推动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近年来,我院就业工作得到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肯定。2020年,在全省就业工作会议上,通报表扬了我院的就业工作,尤其是家庭困难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做法值得全省推广;同年,在全国就业工作会议上,我院受邀并作了主题为“凝聚合力 提升就业创业服务能力”的交流发言;在近几年全省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考核中,我院就业工作成效明显,考核一直名列前茅。

一、以创新管理机制为切入点,推动就业工作规范化。一是创新管理机构。实施书记、院长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学院设立招生就业处,统筹全院招生与就业工作,同时为了将就业政策落到实处,做好毕业生就业跟踪、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我院在各二级学院增设三级机构就业科,就业科属副科级管理机构,科长享受相应职级待遇,就业科设2个编制,明确专人专职从事学生就业工作,保障就业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建立联动机制。学院建立五级联动工作机制,主要领导统筹抓,分管领导负责抓,招生就业处牵头抓,二级学院就业科亲自抓,辅导员具体抓,形成就业工作全员合力。三是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各项就业工作管理与考核评价制度,把就业工作纳入全院目标考核,对各二级学院就业工作实行月考核制度,以考核为抓手稳步推进就业工作。加强就业工作与专业建设和发展紧密联系,将就业工作重心下移,充分调动专业主任、专业带头人的作用,把专业教研室、专业教师纳入就业工作全过程,充分发挥二级学院作为就业工作主体作用,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深入有序推进。

(二)以开展就业指导为出发点,推动就业服务信息化。一是搭建“两微一网一平台”。充分利用学院就业微信服务公众号、就业直通车微信服务号、云就业服务网站和蘑菇钉实习跟踪管理平台,加大毕业生“西部计划”“专升本”“三支一扶”“应征入伍”“就业安全提醒”等相关就业政策宣传,精准推送就业指导,做到政策入脑入心。2021年学院“两微一网一平台”推送就业政策、就业指导等内容近200条,以现代信息化建设推动就业工作扎实开展。二是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服务。为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就业工作的影响,学院采取正面引导,线上线下指导,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邀请人社、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进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就业指导讲座活动。通过购买第三方培训服务,全免费为有专升本意愿的学生提供线上文化科目培训服务,助力毕业生的专升本。2021年,有227名毕业生被贵州大学等20所本科高校录取。

三、以关爱特殊群体为着重点,推动就业工作精准化。一是建立帮扶台账。分类拟定就业困难和家庭困难毕业生群体帮扶方案,根据“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重点落实”的原则,建立帮扶工作跟踪台账,实行一周一报,一周一调度的工作机制。二是实行包保制度。对家庭困难学生建立“包保制度”,学院领导负责15名学生,中层干部负责12名学生,普通老师负责3名学生,从新生入校生活帮助、学习过程学业帮助到毕业时就业推荐等全过程帮扶指导,确保困难毕业生就好业。各二级学院领导和党员干部实行包班制度,辅导员、帮扶教师主动与学生沟通,准确掌握学生求职意向,强化面试技巧、做好心理辅导、重点推荐就业岗位,针对就业困难和家庭困难毕业生开展专场招聘会,全面落实“一生一策”的规范化管理。三是制定就业激励政策。学院出台了一系列就业激励政策,鼓励毕业生积极主动就业。对成功入伍的毕业生一次性给予8000元奖励,对成功升本就读学生,给予1000元/人奖励,对通过国家和地方基层项目在基层就业的毕业生给予1000元/人奖励,对创业成功注册公司且正常经营的学生一次性给予10000元的创业奖励,对家庭困难、残疾等就业困难毕业生除按国家政策给予专项求职创业补贴1000/人元外,学院再给予1000/人就业奖励。

四、以搭建就业平台为支撑点,推动就业渠道多元化。一是发挥职教集团优势。学院充分利用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贵州建设职业教育集团)平台,加强校企供需对接,积极开拓市场性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利用国家24365就业网等平台,设置专岗专人负责线上岗位审核、推荐、跟踪回访等工作、切实提高线上精准推荐力度,促成毕业生尽早就业。二是做好顶岗转就业。充分发挥二级学院专业负责人、专任教师的作用,通过教师下企业,从专业角度加强学院与企业的沟通和了解,做好顶岗实习转就业的指导工作,鼓励毕业生顶岗转就业,协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近年来,学院协议合同就业率均高于70%以上,学生就业稳定性好。三是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学院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全面推行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校企育人“双重主体”,学生学徒“双重身份”,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以专业、行业分类开展招聘会、宣讲会,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2021年,学院线上线下推荐岗位数与毕业生人数达到7:1以上,极大的促进了毕业生就业的选择面。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贵州专科院校-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四点四化”一体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