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官微推出“党史百年”专栏,定期转载权威媒体关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相关内容,为师生阐释解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深刻内涵。
本期内容介绍:1959年9月的一天,在黑龙江省一个叫高台子的地方,一支钻井队将钻头打进了地下。当钻头打到地层一千多米的时候,一股棕褐色的油流从地下喷涌而出。“出油啦!”刹那间,已经连续钻探5个多月的工地一片沸腾!因为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前夕,人们便将这个新发现的油田命名为“大庆”——大庆油田横空出世,新中国也因此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1960年,来自全国各地四万多人的队伍,浩浩荡荡进入了荒凉的东北平原,拉开了大庆石油大会战的序幕。这其中就涌现出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劳动模范。1960年3月25日,在石油大会战的主战场,萨尔图火车站出现了一名满脸风霜的汉子,他就是石油工人王进喜。只用了几天时间,王进喜所在的1205钻井队就钻完了第一口探井。钻井队准备往第二口井搬家时,王进喜右腿被砸伤,可他仍坚持在井场工作。由于地层压力太大,第二口井发生了井喷,危急关头,王进喜不顾腿伤,扔掉拐杖,带头跳进水泥浆池,搅拌水泥浆,最终制服了井喷。
4月29日,萨尔图召开了万人誓师大会。大会上,王进喜披红戴花,喊出了那句经典口号:“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句口号鼓舞着参加会战的石油战士们,也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写照。
经过三年多时间,大庆油田形成年产600万吨原油的生产能力。1963年,大庆油田产原油439.3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的67.3%。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采,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的面貌,为中国经济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供给。
1973年,画家赵志田为表现大庆工人战严寒、斗风雪的忘我劳动精神,创作了国画《大庆工人无冬天》。
(来源: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