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让我们再一次呼唤袁隆平

海南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呼唤袁隆平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9月7日是袁隆平先生的生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脑海中不禁浮现袁老的南繁科研历程,和其一生走过的不平凡路,回忆起与袁老交集的一幕幕,再次感悟其完美体现的科学家精神: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

海南大学2006年,在海南三亚南繁水稻育种基地,袁隆平院士带领曹兵和科研小组检查杂交水稻品种生长情况

袁隆平最早以创新思维率先在中国开展水稻杂交选育研究,60年代首次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培育“三系”水稻利用路径、实现水稻杂种优势增加产量的理论创新,吸引了全国多家科研机构的专家到海南岛,利用当地光热条件一起开展科研攻关。

从1968年冬,直到今年4月7日因病从三亚返回长沙,5月22日不幸离开我们,袁老在南繁开展工作长达53个年头,这期间的每年冬春季节,累计40多个春节,袁老都在南繁试验田忙碌,从未缺席。

20世纪60、70年代的海南岛,物资极度匮乏,各方面条件非常落后。袁老和其他科研人员一样,自带肥料、农药,还有大米、大豆,借宿农户废弃房屋,上山砍柴做饭,克服种种困难坚持推进科研任务。而袁老领衔的“高级农民”形象:头顶草帽、脚蹬拖鞋、卷着裤脚、满脸黝黑、浑身泥巴,也给当地老百姓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形象。

1971年,根据袁老的理论创新设想,其助手李必湖与三亚南红农场技术员冯克珊发现“天然野生水稻不育株”,开启了杂交水稻成功的基石。他主动将材料分发给南繁多个育种队,同时进行杂交选育。南繁最早研制水稻不育系被命名为“南A”,很快诞生了世界上最早应用于生产的杂交水稻南优1号、2号,在袁老的带领下,随后在一大批优秀科学家相继培育杂交水稻优秀不育系V20A、珍籼97A;恢复系明恢63、籼优63等,杂交水稻新品种迅速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而后,袁老带领团队接连突破“三系法”“两系法”,让中国的杂交水稻科技始终走在世界的最前面,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现在美国水稻种植面积的60%也采用杂交水稻技术并向袁老单位每年支付知识产权费用。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他,一生累计荣获15项国际科技大奖,是迄今为止获得国际大奖最多的中国人。

袁老的巨大成就与其伟大的科学品德、科学精神分不开。在他的带领下,半个世纪的杂交水稻科学界坚持团结、包容、开放、交流,传帮接代,至今都是新中国“科技大协作、科技大攻关”模式传承的典范。

我1989年刚毕业跟着新疆农垦科学院黄明安副院长前往长沙向袁老请教学习,接着来到三亚师部农场参与南繁育种,参加袁老的国家水稻“六五、七五”攻关,袁老经常给我指导、提供材料、农资支持,我还多次借机向袁老讨要宝贵的腊肉、虾干,估计很多人很难体会到这里面的感情。

海南大学

2004年,曹兵在海南三亚看望袁隆平院士及夫人

1994年我调到海南一直从事南繁工作,是海南省接触袁老最多的干部和专家。我知道,袁老对生活总是最简朴的,最喜欢住在南繁基地农场老旧的一室一厅,穿的衣服是最普通的,不愿出去吃饭,实在推脱不了就去最普通的湘菜馆、川菜馆,还要自己买单。他始终像年轻人有冲劲,要创新!他特别喜欢说笑话,最爱看到大家开心大笑,谁来要求合影都认真。袁老80岁后总说自己是80后!90岁说是90后!这是袁隆平生活和工作的态度!

袁老多年来一直担任海南省高级科技顾问、省农科院首席科学家,是海南大学、琼州学院兼职教授。80多岁的他亲自作报告,鼓励大家为国家努力科技创新;主动致信国家有关方面,请求支持海南举办“中国南繁科技论坛暨55周年纪念大会”;他一直担任“中国博鳌农业科技创新论坛、三亚水稻国际论坛、陵水南繁论坛” 主席,持续不断为海南的科教事业鼓与呼!甚至今年3月份还拖着病体多次向有关方面提议,支持海南建设南繁科技城、筹建种子实验室;今年5月19日在病榻上,他还关心海南省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攻关试验结果……

去年9月9日,我和几位专家去看望袁老,他再次说起海南是第二家乡、杂交水稻的摇篮!回忆起过去那些艰苦的岁月里,他说,是三亚各级党委和政府,当地老百姓包括黎胞、农场、部队给予了最大的支持。我们问:能够说全世界的杂交水稻都流淌着三亚南红农场母亲的血液吗?袁老不加思索回答:“要的”“very good、very well”!袁老说到这里满含深情,主动写下“南繁育种、发现‘野败’、成就杂交水稻,我热爱南繁、热爱三亚”的题字。

袁老说:“习近平总书记4次接见我,特别是2018年4月12日,陪同总书记在三亚水稻公园视察水稻试验,我感谢总书记对农业科技这么重视、对南繁这么重视、对杂交水稻这么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作出指示,要把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成南繁硅谷。“南繁科技的春天”已经到来!让我们继承袁隆平科学精神,在这片热土上,继续攀登杂交水稻科技高峰,早日实现“禾下乘凉梦”!

海南大学党委宣传部

来源丨科技日报

撰文丨曹兵

编辑丨杨展伟

审核 |许劲草 余梦月

投稿邮箱丨hndxwx@hainanu.edu.cn

欢迎大家积极来稿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海南本科院校-海南大学-微高校-院校号-海南大学-今天,让我们再一次呼唤袁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