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开阔我校师生的学术视野,分享优质学术的资源,学校开设琼台讲坛,邀请各名校名师名家为同学们展开讲座。
10月14日上午八时许,我校在桂林洋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办琼台讲坛专题讲座,特邀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莅临我校进行讲学。我校全体思政课教师、2017级汉语言文学班、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班,思政类社团学生,共计300余人参与了讲座。
万力维副校长主持介绍,这是本学期首场讲座,乃开坛之讲。
part 1
郝立新教授以“文化自信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建构”为题,从文化的视角围绕健全的社会与人需要什么、价值观的特征和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等方面展开阐释。郝教授开宗明义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除了硬实力以外,软实力、价值认识等都是一个国家是不是强国的重要判断标准。中国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越来越重视“培养人”的问题,也就是“为什么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郝教授以儒家、佛家、道家、基督教等为例,分析了宗教和信仰的差别,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指出有了文化自信才有了真正的自信。
最后,郝教授对在场的大学生提出要求,不仅要聚焦于物质世界,还要聚焦于精神世界,希望大家能够做到“向善”和“向上”的结合,做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的结合,做到把小课堂和大课堂结合起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part 2
14日下午,郝教授又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厅作了题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的理念与方法”专题报告会。
郝教授从方法论视角深刻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的理念与方法”等非常贴近教师工作研究的问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切入点,阐释当前马克思主义的前沿动态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方法艺术,解析了十八大五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以及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的内容、意义和价值所在。就思政课创新的理念与方法,郝立新教授提出理念要实现学术成果向教学成果转化、学术话语向教学话语转换;在研究方法上,要以问题作为导入,用朴实表达真理,以学术承载思想,从理论引出方法,从历史揭示规律,从实例推出结论;在具体教学模式上,可以采用“一体两翼”、“三位一体”(系统讲授、专题教学、实践教学)和“研究型+互动型”等方式,将思修政治教育性融入课堂,加强学生的精气神和获得感。
讲座最后,参会老师就教学科研以及教师自身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郝立新教授进行了交流。郝教授说,虽然两校的空间距离较远,双方学校的特点也不同,但每个人的潜能都是很大的,要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专心治学,希望我校的青年教师在学术上不断进步!
郝立新教授个人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教育部教指委(哲学)副主任委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高教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会民族文化创意研究会会长,北京研究生思政课研究会会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首席专家。主要研究领域:历史唯物主义,文化理论。代表著作有:《历史选择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走向》,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等刋物上发表论文二百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
文字 | 李萌 徐铭徽 宣传统战部
照片 |徐铭徽 郑芃昕 姜美洁
编辑 | 王叶英
欢迎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投稿
投稿邮箱:316868659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