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
卓嘎,女,藏族,1961年9月生,1996年7月入党,西藏隆子人,西藏自治区隆子县玉麦乡玉麦村农民,西藏自治区妇联副主席(兼职)。2018年3月,卓嘎和妹妹央宗一起当选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10月19日,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卓嘎、央宗姐妹的先进事迹,授予她们“时代楷模”称号。2019年9月,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敬业奉献模范”。9月25日,入选“最美奋斗者"个人名单。2020年10月,卓嘎获得2019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
1
“让五星红旗永远
在我们祖祖辈辈放牧的
土地上飘扬”
玉麦乡,离隆子县城不过200公里,却隔着几座大山,几成边陲孤岛。1960年,卓嘎的父亲桑杰曲巴被任命为西藏隆子县玉麦乡乡长,是玉麦乡第一任乡长,从此这个家庭便与玉麦血脉相连。即使其他人家陆续迁出,玉麦乡只剩桑杰曲巴和他的两个女儿,一家人也未曾动摇:“这里是我们国家的土地,必须有人来守!”
家是玉麦,国是中国——这是身为共产党员的桑杰曲巴给卓嘎、央宗最刻骨铭心的教育。在卓嘎的记忆里,阿爸制作国旗的情景历历在目……那一天,桑杰曲巴从外面回家,带了几块红布和黄布。“阿爸是要给我们做新衣服吗?”卓嘎和妹妹开心极了,而桑杰曲巴则精心缝制了三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这是我们中国的国旗,比我们的生命还重要!”
三面国旗,一面挂在村头最大的松树上,另外两面被阿爸挂在巡边放牧的路上……从那时起,卓嘎就记住了,“守护好祖先留下来的这片牧场,就是守卫了国家。”
十几岁,卓嘎开始学着阿爸,开启自己巡边放牧的人生。玉麦的雨季,见不到太阳,蚊虫多,有时候还会遭遇泥石流。瘦弱的少女没有畏惧,赶着百余头牦牛,走过玉麦1000多平方公里的牧场、密林,一路上悬挂鲜艳的国旗。“玉麦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再苦再累也要守好祖国每一寸土地。”坚守,从小就镌刻在卓嘎心头……
1988年,卓嘎担任玉麦乡乡长,妹妹央宗任副乡长。1996年,两户人家从扎日乡回迁到玉麦,隆子县也是第一次向这里派了两名干部,玉麦由此彻底告别了“三人乡”。
上世纪90年代,有媒体报道了玉麦“三人乡”的情况,卓嘎一家人放牧守边的事迹传遍了祖国大江南北。来自祖国内地的信件也第一次翻越崇山峻岭,来到卓嘎、央宗的面前,其中还有一些求爱信。卓嘎回忆道:“当时阿爸说,我们姐妹要是嫁出玉麦,谁来放牧守边?我们告诉阿爸,一生守在玉麦,嫁就嫁在玉麦,让五星红旗永远在我们祖祖辈辈放牧的土地上飘扬!”
2
“我们巡边放牧,
就是要报答党的恩情,
就是要为国家尽一份职责”
1996年7月,面对鲜红的党旗,卓嘎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阿爸说,是党领导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让我们有了土地。我们巡边放牧,就是要报答党的恩情,就是要为国家尽一份职责。”卓嘎说。
卓嘎每天天刚亮就赶着牦牛出门,一路翻山越岭,一直走到夜色降临。多少个巡边放牧的日子,寂寞和单调袭来时,卓嘎总会抚摸着随身携带的国旗。再看看眼前,云杉挺拔、桦树青翠,漫山的杜鹃花,“我们的土地多美啊,我要永远守护好。”卓嘎脚下自制的牛皮鞋破了缝、坏了补,一年不知要穿坏几双……
玉麦的雨季,高山峡谷云遮雾罩,山洪、泥石流常常不期而至。有一次山洪暴发,卓嘎姐妹眼看着不远处的洪水裹挟着山石和草木呼啸而过,心里不禁一阵阵发颤;落石常常从天而降,砸伤吃草的牛群,姐妹俩一边心疼地抚摸受伤的牦牛,一边继续放牧巡边……
今年雨季的一天,记者跟着卓嘎走上她的巡边路。泥泞的草场、成群的蚊虫、陡峭的山坡,在这海拔3600多米的高原上,这位瘦弱的六旬老人爬上山坡,灵巧地拨开一丛杜鹃,一头扎进湿漉漉的树林中……几十年来,这条巡边路她走了成千上万遍,哪里的路该怎样走、哪里适合悬挂国旗和刻画标记,她都熟稔于胸。
党的十八大以来,玉麦乡发生了可喜变化:2016年全乡人口已增至9户32人,人均年收入达到5万多元。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卓嘎和妹妹央宗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为国守边的经历体会和家乡的发展变化,表达同乡亲们一起继续坚持放牧守边、报答党恩的决心。
2017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卓嘎、央宗姐妹回信,高度评价她们父女两代接力为国守边的行为,并希望她们“继续传承爱国守边的精神,带动更多牧民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3年多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看好守好祖国疆域上的一草一木。”据卓嘎介绍,她的大女儿巴桑卓嘎大学毕业后,回到玉麦从事乡村振兴专干的工作;央宗的儿子索朗顿珠,如今已是玉麦村第一书记。
3
“继续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
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近年来,玉麦乡的发展日新月异:一条崭新的公路从山外一直修到村里,将玉麦与外面的世界连得更紧,从村里到县城只需4个小时左右车程;2020年全乡人口已增加到67户234人,家家户户住上了装配式小楼;村里的旅游、家庭民宿发展势头良好,卓嘎带头将自家房屋作为玉麦旅游的展示窗口……
进入夏季,卓嘎大部分时间还是赶着牦牛放牧巡边;假期时段,有不少外地游客来玉麦,她还要做好玉麦发展历史的宣讲
玉麦乡党委书记胡学民介绍,卓嘎虽然年纪大了,但有时间还是会参加乡里的巡边行动,“全乡的**都以卓嘎为榜样,持续开展‘重走桑杰曲巴巡边路’活动,当好神圣国土的守护者。”
近两年,卓嘎结合自己一家人爱国守边的经历,开展宣讲活动50多次。在玉麦乡开展的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中,她持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如今,这个边境小镇处处焕发着生机:民宿和饭店里游客进进出出;校园里传出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乡史馆、游客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乡政府前的小广场上,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卓嘎小时候没有读过书,会说的普通话不多。记者离开玉麦时,请她用普通话说一句最想说的话,她脱口而出“家是玉麦,国是中国。”
在雪域高原,到处可见红红白白的格桑花,秆茎纤细,却经得起风雪;花瓣小巧,更耐得住严寒。卓嘎说:“我愿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继续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来源:央视新闻
排版:钟慧敏(新闻中心)
审核:陶庆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