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耕不辍,退而不休——记著名评论家、作家杨立元教授

唐山师范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笔耕不辍,退而不休——记著名评论家、作家杨立元教授

艺考

杨立元,唐山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二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理事、唐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1979年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文艺报》《求是》《红旗文稿》《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小说评论》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多篇作品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心的《美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学理论》等刊物全文转载。出版《新现实主义小说论》《河北“三驾马车”论》《创作动机论》《滦河作家论》等专著23部。出版长篇小说《滦州起义》、散文集《家乡戏》《姥姥门口唱大戏》等多部文学作品,两次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两次获华北区文艺评论奖、两次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四次获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五次获河北省文艺评论奖、六次获唐山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获河北省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三届孙犁文学奖、第二届河北省文艺贡献奖、河北省教学成果奖等40多个奖项,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河北省高校教学名师、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唐山市劳动模范、唐山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称号。

艺考

艺考

河北省文艺评论奖是我省唯一的综合性文艺评论奖项,每两年举办一次,内容涵盖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杂技、影视、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艺、曲艺共11个艺术门类。自2004年设立以来,该奖项作为参加中国文联“全国文艺评论奖”和“啄木鸟杯”年度推优活动的重要推荐依据,充分发挥了发现优秀评论作品、推举优秀评论人才、助力和繁荣文艺创作的积极作用。

艺考

艺考

获奖作品

杨立元教授获得第十一届河北省文艺评论奖文章类·文学二等奖。

艺考

到今年10月,是杨立元教授退休整整两年的日子。但这两年来,他丝毫没有退休的概念,反而更加专心致志、废寝忘食、一如既往地著书立说、发表文章。面对两年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他坦然一笑说:“我唯有努力进取,才能够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多年培养;唯有努力创作,才能为唐山的文化繁荣做贡献。”“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就是杨立元教授的生命写照。

退休两年来,杨立元教授出版理论专著《滦河诗群论稿》《承德作家论》《曹妃甸作家论》,散文集《姥姥门口唱大戏》《怀念与纪念》,在《光明日报》《红旗文稿》《解放军日报》《河北日报》《中华魂》等刊物发表文章数十篇,在河北诗歌网发表诗人专论50多篇,在唐山师范学院校园网发表短篇小说50篇,达300多万字。作品获第三届孙犁文学奖、第十三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第二届河北省文艺贡献奖、第十一届河北省文艺评论奖、第十一届“我的读书故事”特别奖、河北省优秀期刊好文章奖、河北省优秀文艺论文奖等多个奖项。这些成绩令人叹为观止。不仅如此,为了庆祝建党100周年和纪念辛亥滦州起义110周年,他与大学同学伦洪波共同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历史上的纪念地》,即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他的短篇小说集《小镇传奇》与其它4部作品集结为“燕赵风情系列丛书”,以弘扬燕赵风骨、延续河北文脉,此丛书已经被花山文艺出版列入明年重点推出作品。

艺考

多年来,杨立元教授在全国范围内做到了“四个第一”:一是提出了河北“三驾马车”的称谓,写出了评论河北“三驾马车”的第一篇文章和出版了第一部评论“三驾马车”的专著《“三驾马车”论》,并对“三驾马车”的创作进行了深入持久地研究,发表多篇评论文章,并出版《河北“三驾马车”论》,如今“三驾马车”成为著名的文学群体,被写入文学史;二是对以张平、刘醒龙、周梅森、陆天明、张宏森以及河北“三驾马车”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思潮进行深入研究,出版了《新现实主义小说论》《“现实主义冲击波”论》和《世纪之交语境中的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3部专著,对其进行了系统归结;三是为滦河作家作论、为滦河文学写史,建构了“滦河作家体系”,相继出版《滦河作家论》《滦河诗群论稿》《燕山作家论》《老呔作家论》等关于滦河作家研究的10部论著,填补了为地域作家作论、为地域文学写史的空白;四是出版了研究“创作动机”的国内外第一部专著《创作动机论》,后又写出《创作动机新论》,对创作动机进行了新的理论建构,把文艺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写成一本书。除此,他还先对唐山大地震文学、唐山抗震精神、李大钊担当精神等进行深入解读和评论,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多篇文章。如今杨立元教授已出版专著25部、文学作品10几部,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各类作品400余篇,发表文字达1000多万字,获得国家和省市奖项50余项,完成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重要学术著作出版资助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河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河北省作家协会重点扶持选题等省市级课题30余项。因为他取得了显著的创作成就,被《文艺报》原主编、中国作协党组成员郑伯农称赞为“文坛双枪将”,被收入《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国教育家大辞典》,被《文艺报》及省市电视台、报刊多次对其事迹进行专题报道,并被收入“复旦大学名人介绍”。

艺考

我们知道,进行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不仅仅是脑力的付出,也是体力的付出。因为长期的写作,杨立元教授患了静脉曲张和膝关节炎,但他仍一如既往地进行创作。40年来,杨立元教授的住房从5楼搬到6楼,这里有为省钱买楼的原因,以致使他长期爬楼,但他为了将自己的科研出版,却毫不犹豫的数次解囊。因为在他出版的近40部书中,有很多书是自费出版的。直到今年,他才搬进了有电梯的房子。对此,他说:“文化事业需要有人来做,搞文化需要有人付出,为文化事业做出牺牲是值得的!”

著名学者、地震理论的开拓者王子平教授这样评价杨立元教授:“立元是一位具有学术个性的学者,有着明确而强烈的使命感;是一位敢于担当、有着强烈责任意识的文学理论家;正是他的这种使命感与责任意识,熔铸成他那颗不停躁动着的灵魂。”“在历史使命面前,立元是一位敢于承担的学者”,“在学术道路上,立元是一位勇于探索的拓荒者”,“在学术信仰上,立元是一位有个性的坚韧跋涉者”。他曾在《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中说:“我的一生都是为做文化而活着!”他以路遥“殉道精神”为座右铭,视创作为生命追求而不休不止。正是这种苦役般的创作,使得他取得了他人所不及的成果。那么,他创作的动力源在哪里呢?在庆祝唐山师范学院建校60周年大会上,他作为教师代表在发言中曾这样讲:“多年来,我在学校的培养和领导、老师的关怀下,成为一个名教授和名作家,在河北“三驾马车”、新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动力学、滦河文化、唐山抗震精神和地震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上进行了开创性和开拓性的研究,这既是我对唐山的有限回馈,也是对唐山的无限感恩。”正是因为他一直怀着对培养他的党和人民感恩、报恩的情怀,才取得了这样显著的成就。

两年来,杨立元教授还先后给多家图书馆和单位捐书几百册,对多个文化馆建设进行指导,对多个乡村振兴建设进行帮助,对多个中小学进行义务讲学,积极为振兴唐山文化和振兴乡村文化做贡献。可以说,唐山是杨立元教授精神的乐园和生命的家园,因而对她一往情深,所以他退休后依然痴心不改,雄心未泯、笔耕不辍、退而不休。这正如著名诗人艾青所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土地爱得深沉。”

艺考

艺考

每日一学

《小镇传奇》由我校中文系教授杨立元创作、“清风雅韵”唐山教师朗诵团联合演绎的小说。该小说立足于唐山本地的传统优秀文化,刻画了唐山人民质朴无华、胸怀坦荡的品性,让人深受感动。

艺考

END

推荐阅读

生日快乐,我的祖国

来喽!师院社团纳新现场大放送!

重要通知 | 图书馆开馆时间调整通知

转自|燕赵都市报冀东版官微河北文艺评论

编辑 |郑美英李勇赛李子笑

排版 |郑美英李勇赛李子笑

责任编辑 | 宋子萱

指导教师 | 尹婷婷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河北本科院校-唐山师范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唐山师范学院-笔耕不辍,退而不休——记著名评论家、作家杨立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