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好
秋
天
HELLO AUTUMN
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今年入秋以来,秋雨格外绵密,将夏日残余的燥热洗刷得一干二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清晨秋雾渐起、黄昏温度骤降,让人着实感觉到季节的变化。
在这渐冷的时节,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很多同学穿着清凉。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崇尚时尚的年轻人开始喜欢上“上身过冬天,下身过夏天”的穿搭。尤其是大家的脚踝,经常是露在外面。有时候明明是长裤,还要卷起裤管,露出一截脚踝。很多人认为这样穿既能显腿长,又能有骨感。再加上许多明星常常如此打扮,露脚踝好像已经变成了时尚的标志!但是,这样真的合适吗?
来听听“老话说”
民间有句老话说“春捂秋冻, 百病难碰”,《黄帝内经》中也有“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的说法。秋季是由热转凉、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燥是秋天的主气,过度的保暖则会加重秋燥,耗费阴气。这么一看的话,好像露脚踝还有那么一点道理的。
但是,也有老话说,“寒从脚底生”。把脚踝露出来,就像没关严的门,给了外邪可乘之机。一旦寒邪由此而入,积少成多,一方面消磨着体内的阳气,另一方面和风、湿等邪气相互勾搭成为实质的病症,给人体造成更大的麻烦。
中医讲究“因人制宜”,所谓“春捂秋冻”,其根本上是为了平衡阴阳,符合天地规律变化,而每个人体质不一、阴阳气不一,不必过于苛求春捂秋冻。对于肩、膝、足等薄弱部位,也不能一味坚持秋冻,而应注意保暖。阳气不足时,应注意保护阳气,避免过度耗损。
归根结底,要不要“春捂秋冻”还是要以个人感受为宜,在符合天人相应原则下因人制宜,以适度为原则,春不急脱衣,秋不急添衣,使身体保持阴阳的和谐。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衣着增减,如果环境温暖舒适,露个脚踝,凹个造型,是完全可以的。但如果天气转凉,还要坚持“时尚”,那就大可不必了,因为老话还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来看看,“该咋办”
国庆长假后即是寒露(10月8日)。如果说“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渡,那么“寒露”则是天气由凉爽向寒冷的转折。“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意即寒露后养生,腿脚保暖极其重要。我们的脚踝如此脆弱,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呢?不要着急,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该如何在秋天保护我们珍贵的脚踝。
脚是三阴经交汇的地方,所以脚比较怕冷,容易因保暖不当导致脚部疾病。同时,寒从脚下起,双脚处于身体最下端的部位,离心脏较远,血液供应偏少,再加上双脚下的脂肪层薄,使得脚的保温能力先天不足温度比其它部位低,更需要进行有效的保暖。
除了增添衣物之外,我们建议大家可以在宿舍里通过泡脚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脚哦。下面分享三个版本,大家可以各取所需。
(1)入门版:纯热水
晚饭后2个小时左右(晚上9点左右最宜)用40℃-45℃的热水泡脚,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
(2)初级版:热水+“调味料”
姜:在泡脚时加入几块拍扁的生姜,有散寒、活血的作用,对预防感冒也有效果。
盐:在泡脚时加一些盐,可以清洁脚部、杀菌消毒、防止脚气病,还可以去除脚部角质,使足部皮肤保持光滑清洁。
醋:经常用醋泡脚,可调节和松弛原本紧张的神经,对身体起到减压的作用,有利于睡眠。
花椒:花椒药性辛、热,有辛热温中、散寒除燥湿的作用。用其泡脚可借助此性能帮助身体驱散寒湿,还可促进腿部新陈代谢、消除腿部水肿,帮助瘦腿。
(3)高级版:热水+药物
艾叶:对于冬季怕冷且痛经的女性,可在泡脚时加入适量艾草叶,有祛寒、通经络的效果,对缓解怕冷、痛经等都有不错的功效。
秋天到了,天气转冷,现在的早晚都已经开始有了单衣难以招架的凉意,大家切勿“要风度不要温度”,不要等生病时才开始计划养生哦。
END
编辑 | 刘会升
校对 | 周靖沂郭可依张晴
编审 | 宣传统战部
部分资料来源自网络
往期
回顾
一个字总结2021年过去的日子
我不想学医了?才怪!
嘿,秋天到了,一起来吃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