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崇德、学史增信、学史力行,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党委宣传部联合开展“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百名河金学子感沐百年辉煌史”主题活动,在全校范围内遴选100名优秀河金学子讲述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织毛线活比赛
第十五期
1935 年 4 月 27 日 ,贺龙、任弼时等率领红二、六军团胜利渡过金沙江。朱总司令闻讯,立刻领衔发去贺电,深刻展现了不畏困难的长征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喜讯传开,炉霍顿时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高兴之余,大家心里又犯难了:战友就要到了,他们历尽艰辛,远道而来,总该有份礼物表表心意吧!可当时四方面军的同志,在川康一带的雪山草地转战数月,除了身上褴褛的衣衫外,哪里还能拿出一件像样的东西?又过了 3 天,总供给部传来一个通知:让各单位派人去领羊毛。原来,自从得到即将和二、六军团在甘孜会师的消息后,朱总司令和总部其他首长一起就怎样做好迎接二、六军团的工作作了具体、周密的安排。朱总司令考虑到二、六军团的同志从南方过来,不久就要进入人烟稀少,气候多变的草地,迫切需要御寒的衣物。他指示供给部门,迅速把以往缴获的羊毛分到每个指战员手中,动员大家织袜子、手套、毛衣、毛裤,作为会师的见面礼。
在朱总司令的倡导和带动下,红四方面军从上到下开展起一个热火朝天的织毛线活比赛。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实践,一件件成品从官兵们手中源源不断地产生并交了上来。朱总司令看后十分高兴,经常表扬一些织得快、技术好的同志,还组织各单位推荐一些质量较高的毛线织品,让大家互相传着学习。
红二、六军团转战湘、鄂、黔、滇、康 5 省后,于 6 月抵达甘孜。会师那天,当红军总部和四方面军的指战员郑重地献上早已准备好的2万余件羊毛织品时,二、六军团的同志们深受感动,眼里含满了难以抑制的喜悦泪水。
正是在这种时期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才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团结互助的伟大的长征精神。
毛主席对毛岸英“约法三章”
第十六期
田志芳,四川广安人。1933年参加红军,抗日战争时期曾任营长、团参谋长,建国后,曾任东北军区后勤部车管处处长、沈阳军区后勤部军事代办处顾问。1946年初夏的一天,在中央机关大食堂吃晚饭时,田志芳发现新来了一位同志,高个、宽肩、体格健壮,着一身洗得干干净净的蓝布军装,显得很精干。他发现这人有些面熟,在哪见过呢?寻思半天,可怎么也没想起来。
吃完晚饭,田志芳来到杨家岭沟口的花园。田志芳在一个石羊背上坐下,掏出整风文件准备看上两页。这时,只见自然科学院院长徐特立和一个青年慢慢走来,细瞧正是那位面熟的新同志。他们一边走,一边亲切交谈,从他身旁走过。他连忙问身边的一位同志:“和徐老在一起的是谁啊?”
“那是毛岸英同志,刚从苏联回来。”
“毛岸英?”
“就是毛主席的儿子。”
哦!田志芳猛地拍了一下脑门,怪不得面熟呢,原来是毛主席的儿子。
可他又有了疑问:“怎么毛主席的儿子还和咱们一起吃大灶?他刚从苏联回来,能吃惯咱这小米饭、山药蛋?”
那位同志瞥了田志芳一眼说:“毛主席一向对自己要求严格,给毛岸英‘约法三章’,要他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啊,原来是这样。
过了一段时间,看不到毛岸英同志来大食堂吃饭了。后来,在国民党向解放区大举进攻的前夕,毛岸英又回来了。他的脸变黑了,身体也瘦了。一打听,原来是毛主席把自己的儿子派到最艰苦的山区,上“劳动大学”去了。在那儿,他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身为领袖的毛泽东同志,对自己的子女严格要求,使边区军民很受教育。由于党的领导同志都这样以身作则,所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延安才得以蔚然成风。更是进一步展现了延安精神也是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
来源 |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团委 党委宣传部
图文排版 | 王雨萌
校对 | 马仔信 姜依辰
责编 | 陈可
策划 | 王黛鑫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