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东方学院团委“诵国学经典享书香诗韵”第二期
国学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蕴含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汲取智慧精华,河北东方学院团委开展了以“诵国学经典,享书香诗韵”为主题的国学经典诵读栏目,使同学们在诵读中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本期的朗诵的是出自《孟子·公孙丑下》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朗 读 者
任懂航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和《寡人之于国也》被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孟子的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72年至公元前289年,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孟孙氏衰微后,有一支从鲁迁居到邹国,就是孟子的祖先。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是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在诸侯国合纵连横,战争不断时期,作为锐捷的思想家,孟子意识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和趋势,建构了自己的学说。与孔子一样,他力图将儒家的政治理论和治国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国家治理主张,并推行于天下。
而当时各个思想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游说各国诸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孟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于各国君主之间,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是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在诸侯国合纵连横,战争不断时期,作为锐捷的思想家,孟子意识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和趋势,建构了自己的学说。与孔子一样,他力图将儒家的政治理论和治国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国家治理主张,并推行于天下。
而当时各个思想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游说各国诸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孟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于各国君主之间,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采编|房璐
排版|张泽绪
初审|安韦嘉
终审|胡竞丹老师
出版|青年传媒
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