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9日是第四个中国医师节,主题是“百年华诞同筑梦,医者担当践初心”。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顾玉东教授荣膺2021年“最美医生”。
“对于每一个患者,医生都要做‘加法’,每一次手术都要让患者有所得。”这是顾玉东从医大半个世纪,始终践行的不二诺言。
顾玉东教授自1961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毕业,投身手外科,从零起步,带领华山医院手外科屡创世界第一。“听党的话,学白求恩,做好医生。”他总是用这三句话总结自己的从医经历,这也是“最美医生”对一代代青年人的深情寄语。
一份恻隐,助力攻克难题
对患者要有同情心。温文尔雅的顾玉东教授,将这句话视为行医准则。从93%到100%,半个世纪前的一份恻隐,帮助青年医生顾玉东跨越了“医学天堑”。
1966年2月13日,顾玉东参与完成导师杨东岳医生主持的世界第一例足趾移植手术。此后十五年里,他们共为100名失去手指的患者进行了足趾移植,其中93例成功,7例失败。
每次为青年医生讲课,顾玉东总会提及一个失败的病例:一名19岁花季女孩被机器轧烂了拇指,从千里之外来到华山医院。顾玉东按常规为她做了手术,但手术过程中发现,患者的足背动脉和进入第二趾的血管非常细,不足1毫米,风险很大。
患者术后新造的大拇指每况愈下,最终由红色变成了黑色。虽然家属一再表示理解,但顾玉东无法原谅自己。痛心的案例,促使顾玉东努力钻研,历时5年分析研究,首创“第二套供血系统”,最终攻克血管变异难题。
执着精神,带来次次惊喜
一颗赤子之心,六十载励学修术,几千张手写病历卡,追求每个手术“零”失败率……顾玉东是个完美主义者,这份执着成就了医学上的重大突破。
1986年,一名黑龙江的小伙子在摩托车事故中受伤,胸左手瘫痪,他怀着一线希望来到华山医院找到顾玉东。
一系列检查后发现:当时所有4组神经移植法不适合患者。彼时的顾玉东已做了1000多例臂丛手术,他从1000多例手术中发现一个奇特规律:臂丛的5大神经根中,颈7神经根在损伤后很少有症状出现,只有当4根以上的神经根同时损伤时,颈7神经根的临床症状才会出现。这说明:颈7神经根支配的肌肉,可由其上下两根神经代偿支配。
顾玉东利用未受伤的健侧颈7神经移位,修复了患侧受损的臂丛。次日,顾玉东早早来到病房,检查发现患者健侧上肢除两个指尖有些麻木外,其余活动自如。患者笑了,顾玉东也松了一口气。
这样的执着精神,指引顾玉东带领团队斩获一次次惊喜:这支“梦之队”先后荣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国家发明奖2项。顾玉东本人则先后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市科技功臣、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卫生部“白求恩奖章”获得者等称号。
成果丰硕,仍然谦逊奋进
对患者有同情心,对工作有责任心,对事业有进取心,对同志有团结心,这“四心”是顾玉东教授多年前为自己和手外科同事们立下的行为准则。
从医大半个世纪,顾玉东仍向着心中的“哥德巴赫猜想”发起挑战。
3年前,“2018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出炉,“改变外周神经通路诱导大脑功能重塑”跻身十大新闻之一。这项刊登在顶尖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科研成果,针对中风等脑损伤导致的上肢偏瘫后续治疗。
顾玉东的学生徐文东教授在顾教授研究基础上,提出“健侧颈神经根交叉移位手术”全新策略,借助神奇的“手—脑”互动,单侧手臂瘫痪患者有望恢复上肢功能。突破性成果为人类认识大脑、调控大脑提供了激动人心的新视角。
这一切,正是基于顾玉东教授30多年前国际首创“颈7移植”的新拓展,但他仍然谦逊,“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而言,我们尚不能帮他们重获一双功能健全的手。每想到此,我就深感自己离好医生尚有很大的距离。”
这位我国手外科“泰斗”常对青年医生谆谆教诲:要做一名合格的医生,首先要学会做“人”,要把个人融入集体之中,希望一代代后来人,为手内部肌持续奋斗下去。
END
往期推荐
今日小雪 | 腊梅悄绽蕾,清寒小雪至
我是唐院人,我们相约今日网上升国旗
【思想政治教育】“最美公务员”张厚学:主动请缨战贫困 不负韶华显忠诚
来源|学习强国
编辑|李昕鹏
校对|黄娇娇
责任编辑|王淑婷
审校|刘雨南
审核教师|张莉彭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