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崇德、学史增信、学史力行,由学校党委宣传部、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百名河金学子感沐百年辉煌史”主题活动,在全校范围内遴选100名优秀河金学子,通过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抗震救灾精神 飞行日记
(第七十四期)
尽管13年过去了,透过珍藏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的邱光华机组飞机残骸和建川博物馆的《飞行日记》,英雄机组邱光华机组参加汶川特大地震救援时的情景,如今依然清晰可见。
汶川大地震后,道路不通、通信中断,空中航线成为灾区人民唯一的希望。原成都军区陆航某团特级飞行员邱光华主动承担了地形条件最复杂、气候变化最多、执行任务风险最大的四川汶川、理县、茂县方向的抗震救灾飞行任务,挑战直升机飞行极限。
他所在的陆航团创造了抗震救灾5项第一:第一个从空中抵达汶川、茂县、北川等重灾区,第一个将食品、药品等救灾物资送到灾区群众手中,第一个从灾区运回伤员,第一个搭载通信小分队飞抵汶川,第一个将通信设备运抵灾区。
5月31日,当邱光华机组从理县返航时,突遭极端天气,5名机组成员和13名群众不幸遇难。
工作人员在飞机失事区域的山地里找到了飞机残骸和这本《飞行日记》,并带回馆内珍藏。樊建川回忆说,当时飞行日记被泥巴埋住了,如果我们再晚去十几天,日记在野地里风吹雨打,很快就会碎掉。
这本《飞行日记》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如今静静地躺在建川博物馆中,向参观者“讲述”邱光华机组从“死亡航线”一次次挺进震中的英雄故事。
“一个国家的记忆,一个民族的记忆就是博物馆,而这种记忆又使国家和民族往前走时避开灾难。”樊建川说。
“我们不说话,要让文物说话。”汶川地震后,樊建川第一时间奔赴灾区收集文物。震后仅一个月,国内首个以地震为主题的民间博物馆正式开放,其中的展品绝大多数来源于地震中的遇难者和幸存者。
建川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汶川大地震中,灾区人民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和重建家园的精神、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争中的献身精神、社会各界在这场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无私大爱精神等都需要文物来展现、弘扬。
载人航天精神 特别能战斗的载人航天精神
(第七十五期)
488秒后,一枚火箭进入太空,无数颗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我国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正式拉开。然而,人们未必知道,在此次任务前,也有过多次失利。
失利、挫败,对于航天人来说并不陌生,也并不可怕。2017年7月,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因发动机故障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研发团队经过100余天的故障排查与180余天的试验验证,找到失利原因,对发动机从结构、材料和工艺等方面进行改进。2018年11月,改进后的发动机在长程试车过程中出现问题,研制团队再次进行改进。2019年4月,一台用于后续任务的发动机又出现异常,研制团队又对发动机结构再次进行改进……
唯其艰难,方显勇毅;唯其磨砺,始得玉成。“成功是差一点点失败,失败是差一点点成功”,这是航天领域流传甚广的一句话。“一点点”的背后,是一种顽强和坚韧,一种无惧挑战与困难、直面挫折与失败的战斗精神。
我国启动载人航天工程时,比美苏等国家晚了30多年。“如同运动员在起跑线上晚了一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以比别人更大的步伐、更快的速度来追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说。
迎接挑战,航天人“跑”了起来。
他们与时间搏斗:1个月完成3个月的工作,解决火箭整流罩超重问题;总装火箭发动机一般需要24天,他们只用18天就可出色完成;立项比大部队晚了两年,新型微波雷达却同时完成研制,在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自动交会对接中大显身手……
他们与自己较劲:神舟六号飞船要用的导线上被发现原因不明的压痕,即使用放大镜才能看出来,但他们仍将库存里30公里长的导线全部筛查一遍;为了把被称为“太空穿针”的手控交会对接技术的误差控制在毫米级,他们进行了3年、1500次手控交会地面模拟训练……
这种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也能看到。为了研发疫苗和药物,广大科技工作者与病毒赛跑、与时间赛跑。他们沉浸在实验室里,每一次试验不一定都有想要的结果,但一定都有战斗的汗水。如果失败,那就抓紧时间再来一次。
无惧挑战和挫折,在攀登科技高峰的路上勇往直前,这就是新时代航天人必须拥有的品质。这种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使他们更坚韧,迈出的步伐更沉稳、更踏实。
抗击非典精神 从小汤山到火神山
(第七十六期)
“鉴于以下三点:本人是共产党员;与其他年轻同事相比,家中牵挂少;具有非典小汤山实战经验。本人向组织表示随时听从组织召唤,随时准备出击参加(疫情)抗击工作。”
这是一封递交给党组织的抗击疫情请战书,请战人是黄锡璆。他是国机集团下属企业中国中元首席顾问总建筑师,是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和国机精神楷模;他另一个更加广为人知的身份,是小汤山医院的设计师。17年前,他带领中元医疗建筑团队在7天内完成小汤山医院的设计建设任务;2020年,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名老将主动请缨,再度披挂上阵。
黄锡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没想到小汤山医院的图纸还能再用一次,虽然我们不希望它再被使用。”
17年前的那场战役,至今历历在目。拿出当年的图纸,黄锡璆如数家珍。比如,坚持洁污分流,实施严格分区,减少交叉,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风险。事实证明,这一点是成功的。但也有遗憾。比如影像检查场所应该在口部,急救车洗消场所应该封闭,护理单元之间距离过短。这些不足,他们也都详细告知武汉方面,并因地制宜提出建议,比如武汉雨水多,病人通道加盖挡雨棚等。
在黄锡璆的同事也是后辈看来,他很随和又很认真,在专业上会坚持到底。在建设小汤山医院的时候,由于条件有限,有人劝黄锡璆不要坚持洁污分流,别太守旧、较真。但他异常坚决。“这是应急医院的需要,是收治病人的需要。技术方案要解决问题,错一点,医院建完就不好用。”他说,“在专业上如果不坚持,就是没尽到责任,就是在添乱、在浪费资源,就是做不负责任的产品。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不应该。”
非典结束后,黄锡璆并未停止对传染病医院的研究和实践。经过几年积累,他主持编制了国家标准《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2020年1月23日,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国中元建立应急指挥组和技术专家组,医疗建筑相关部门成立突击队,以黄锡璆大师为组长的技术专家组,在医院的选址、布局、施工、排污等各方面,主动为火神山医院设计单位中信设计研究总院提供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迅速解决了许多棘手的问题,为医院设计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仅具有郢匠挥斤的大师风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完美诠释了抗击非典精神到抗疫精神的赓续。
来源 |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团委 党委宣传部
图文排版 | 王雨萌
校对 | 刘雅香 郭少桐
责编 | 陈可
策划 | 王黛鑫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