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关键 树典型 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
——从侯浚轩等“河金最美男生”先进事迹看如何上好思政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丁立磊
近期,我校侯浚轩等“河金最美男生”的先进事迹在全校引起了强烈反响,学校党委在全校范围内弘扬了讲道德、讲情怀、讲责任、讲爱心的奉献精神,营造了学习先进、助人为乐、爱校荣校的浓厚氛围。侯浚轩等“河金最美男生”的先进事迹为全体思政课教师进一步上好思政课提供了鲜活的思政素材,聚焦了“发力点”,以学生身边事、身边人为典型案例,让思政课增强了说服力、亲和力和时效性。众所周知,思政课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个“关键”,既体现了思政课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独特性质及功能,又彰显了思政课不同于其他课程而承载的独特的“德育”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讲好思政课,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必须要抓好“关键”。
铸魂定向、涵德化人,抓住德育的“关键”。从课程性质上看,思政课是德育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对学校立德树人和思政课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一重要论述为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思政课建设要抓住德育的“关键”,铸魂定向、涵德化人。侯浚轩等“河金最美男生”的先进事迹是对“德”的践行,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实际呈现,是最鲜活的思政素材。爱国不是空话,爱校也不是空话,侯浚轩等“河金最美男生”的先进事迹是爱国爱校的集体呈现。
思政课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为引领,讲好知识的道理、理论的学理、思想的哲理,运用透彻的理论力量感染学生,折服学生,达成以理服人的效果,用主流的价值观念形塑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塑造青年学生的灵魂,引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增强青年学生对我国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
学教一体、教学相长,抓住师生成长的“关键”。人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师者,人之模范也”。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师本身是成人达己的职业,教师和学生应是学习共同体、成长共同体,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中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是教师的理想。
学习侯浚轩等“河金最美男生”的先进事迹本身就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是教师促学生成长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成长的过程。思政课教师要通过学习侯浚轩等“河金最美男生”的先进事迹,从平凡中看到不平凡,从小事情中看到大情怀;要从侯浚轩等“河金最美男生”的先进事迹中学习与感悟爱国爱校情怀、责任担当、仁爱之心。思政课教师只有自己葆有爱国爱校情怀,才能在学生心中厚植爱国爱校情怀;只有自己品正德高,以身作则,才能用自己的人格风范感染熏陶学生,才能引导学生师从效法、从善如流。思政课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既做学问之师,又做品行之师;要时刻秉承“师生成长共同体”的教育理念,不仅要培育自身的爱国爱校情怀,还要传承爱国爱校情怀;要以“仁爱之心”关爱学生、了解学生、教导学生,从而赋予学生“仁爱之心”,教育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贴近实践、以文化人,抓住“大思政”的“关键”。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说,“‘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思政课要善于发现现实中的典型思政素材,将身边的典型案例融入课堂,用理论引领实践,用实践回馈理论,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入耳入脑入心;侯浚轩等“河金最美男生”的先进事迹是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案例,蕴含着朴实的“善良”。善良是最大的智慧,思政课要将这份善良传承下去,要引导学生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做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学生,做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
为推进大思政育人工作取得实效,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党委把“‘分阶段、全过程、递进式’大思政育人工作体系”作为主题教育六大重点调研课题之一,目的就是让思政课教师参与到学生管理中,让辅导员参与到思政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骨干“懂学生、知学生”的天然优势,通过了解学情,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来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营造思政育人“大场域”,使学校思政工作更有成效,思政课建设更有实效。思政课要善于贴近学生实际,树典型、找榜样,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使现实生活成为思政课的丰富源泉,善用社会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沁润青年学生的心灵,培养青年学生的道德情感,点亮青年学生的精神底色,丰富思政课教育内容,逐步达成思政课雕琢青年学生的精神世界的价值目标。思政课要强化生活情景对青年学生的熏陶与感染,以生活体验强化价值塑造,要用文明的深厚涵养浸润学生的精神世界,最终达成以情感人,以文化人。
来源 |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图文排版 | 郭少桐
校对 | 魏家琪
责编 | 陈可
策划 | 王黛鑫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