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桐,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2017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现担任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校园广播电台台长,网易云音乐签约音乐人,爱好朗诵演讲,敢于挑战,喜于创新,在2019年“爱我祖国 兴我中华”民族院校大学生演讲比赛总决赛中荣获二等奖。并于本次河北省“蓝天保卫战 我是行动者”演讲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演讲内容如下:
弘扬塞罕坝精神
还世界绿水青山 碧海蓝天
这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冀北山地的北边,这里是高寒荒漠,到处是茫茫的荒原沙滩,每年都会白毛风刮、遮天蔽日,漫天扬沙,这就是当年的塞罕坝……
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来自北方的沙漠不断南侵,其中的浑善达克沙地与北京的直线距离只有180公里,沙尘暴对北京地区的侵袭,给人民生活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据统计1951至2000年,北京地区沙尘暴天气年均28天,最高年份是1952年,达87天。为了阻断风沙对北京的侵袭,保护北京不被沙化,1962年,林业部确定在塞罕坝建设大型机械化林场。369个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年轻人来到这个黄沙漫天、草木难生的地方,搭棚安家,开始了艰难的造林治沙。
当年的艰苦、困境,别人无法形容、更无法回答。陈彦娴就是其中的一员,年仅17岁的她和同宿舍的6个姐妹,一致决定,放弃高考,到坝上做一名光荣的林业战士。原本以为,保卫蓝天的第一战就可以开上拖拉机,神气地进行机械造林工作了。可陈彦娴没有想到,她们的第一个工作是在苗圃倒大粪。六个女孩不仅要忍耐难闻的气味,还必须跟上大家的节奏,一天下来,六个人都累得腰酸腿痛。一些老工人笑着说,这几个女孩刚从学校过来,这些重活根本就干不了。六个女孩不服气,大家商量后决定:别人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不信干不好!此后,不管条件如何恶劣,她们几个始终没有任何抱怨,做到干啥也不比别人差。上山造林没水喝,满嘴起泡,嘴唇干裂地张不开嘴,他们只能把干粮掰成小块儿往嘴里塞。一天下来,泥水糊得满身满脸都是,不说话都分不清谁是谁。在山上忙碌时一身汗,下山时风一吹棉袄就被冻硬了。陈彦娴说,到造林结束时,她们脸上已经脱了一层皮。经过长期磨练,林场领导和职工都对她们刮目相看,越来越佩服这几个来自城市的女孩。
六十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塞罕坝已经是绿水青山。塞罕坝人的造林事迹,在社会引起广泛影响,在全国得到广泛传播,获得联合国环境保护最高荣誉的“地球卫士奖”。作为塞罕坝人的代表,陈彦娴老人在颁奖晚会上激动地接过奖杯时,她说,“我们相信,种下绿色,就能收获美丽,种下希望,就能收获未来!我们为自己能够亲手创造一个绿色奇迹而感到无比自豪!”
是的,这是创业者的荣耀、人民的骄傲,更是国家的自豪!塞罕坝人,凭借一种意志,顽强和执着,勇敢探索,坚韧不拔。一年,两年,几十年;一代,两代,三代,像他们栽种的青松,挺直向上,将青春留给了塞罕坝;将根深深地扎在了塞罕坝。
塞罕坝林场最高的地方,叫大光顶子山,有一座瞭望哨叫望海楼,望海楼上坚守着一对夫妇,他们的名字叫刘军和齐淑艳。望海楼是守护百万亩林海的“眼睛”,是忠诚、责任的代名词,是蓝天白云的守护者。
冬天大雪封山,望海楼与世隔绝,几个月见不到一个人,寂寞难耐时,他们就对着林子喊几声;没有水吃了,就化些冰雪;想儿子了,就去林子里看看那些树。这样的日子让他们一度也很迷茫。那时候,吃的、用的,所有生活用品都是从场部送过来,因为路不好走,通常都是把东西送到十几里外的路口,他们两口子再轮流把东西背回来,往往是上午10点东西送到,到了晚上才背到望海楼。
最难熬的是冬天,最冷时零下40多度,只能把炉子烧得通红,在屋里还得穿上厚棉袄。护林员刘军夫妻二人在这里天天坚守、日夜巡望,整整13年。他们把对给孩子的爱深深地埋在心底,把所有的情感融进这融进这绿水蓝天。
看看今天的塞罕坝,七月盛夏,万顷林海,一片山花;数九寒腊,洁装素裹,万树银花。这是“水的源头、林的海洋、花的世界、鸟的天堂、云的故乡”。
塞罕坝112万亩的林海每年固碳74.4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绿了大地、蓝了天空,造福着当地,泽惠着京津。
我们打赢了塞罕坝治沙保卫战,但大气环境、空气污染依然异常严峻,蓝天保卫战刻不容缓!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hbmzsfxy1907-
排版 | 马洁
责编 | 马洁
副主编 | 李艳云
主编 | 丁国军
出品 | 融媒体中心
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