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类(法政学院)
法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刑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商法学、宪法学、法理学、国际公法、国际私法等18门专业必修课,以及公司法、证券法、律师实务、法律文书写作等23门专业选修课。授予学位:法学学士学位。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能在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与方法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就业方向:中学教师、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国家公务员。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政治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社会学、伦理学等40余门课程。
政治学与行政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政治学、行政学、国际政治学和法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政治学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调查研究、分析判断和协调组织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学、行政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机构、企事业和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政治学和行政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学理论、行政学理论、中外政治思想史、中外政治制度史、中外政治体制、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国际政治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
公共管理类(公共管理学院、旅游系)
行政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精通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有较强的沟通与协调能力,能在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部门从事公共事务策划、行政协调以及秘书、档案、人事管理等工作;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本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公共行政学、社会学、政治学、现代领导科学、管理文秘、组织行为学、行政法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概论、公共关系、行政伦理、地方政府学、国家公务员制度、电子政务、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中国政治制度史、人力资源管理、市政管理学、西方行政学说、行政案例分析、市场营销、外语、社区及物业管理、MPA专题讲座等。
劳动与社会保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宽厚的管理学与经济学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通晓中外劳动和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能够在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各级工会组织、社区工作部门从事劳动就业、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与商业性保险运作和管理,以及在有关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德、智、体全面发展,并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社会保障学、西方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社会学概论、基础会计学、保险学原理与实务、风险管理与保险、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公共事业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管理人才,包括政府机关公务员、非政府的公共管理机构的管理人员以及政策分析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社会学、西方经济学、公共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公共政策学、政治学、公共行政学、基础会计学、公共财务管理、管理思想史、公共伦理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公共事业管理学。
烹饪与营养教育(师范)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系统的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理论和较高的实践技能水平,善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职业学校烹饪专业教师及能适应餐饮业发展的、具有创造潜能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烹饪学概论、烹饪原料学、烹饪化学、食品营养学、烹饪营养学、食品分析技术、饮食文化学、烹饪卫生与安全、饮食消费心理学、西餐概论、饭店管理学、烹调工艺学、面点工艺学、饭店财务管理、现代厨房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菜点的开发与创新、菜单与宴席设计、冷拼与食雕工艺等。
教育学类(教育学院)
教育学(师范)
培养目标:通过教育学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较系统的教育理论和实际技能,了解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发展的最新动态,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具备较强的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能力。通过对知识的板块组合,促进学生向一专多能方向发展。在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背景下,本专业表现出独特的优势。本专业学生就业方向比较广阔。毕业生可以从事各级各类中小学、大中专院校、教育培训机构等的教学、科研、管理以及心理咨询与辅导等工作。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原理、教学论、课程论、德育原理、教育社会学、学校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哲学、教育法学、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统计测量评价、教育技术学等。
学前教育(师范)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科研能力的学前教育应用人才,学生应掌握学前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理念与技能,能胜任学前教育机构教育和研究工作、学前教育行政管理工作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学前教育教学、研究及产业开发工作的人才;达到高等师范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水平,并为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提供合格生源。
主要课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音乐、钢琴、美术等。
公共事业管理(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在教育和管理两大门类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学科,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背景下,本专业积极适应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对管理队伍专业化的要求,综合了教育、管理、心理等多学科知识,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教育管理理论和能力以及良好的思想品质。本专业的毕业生能够从事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管理、科研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能够在政府机构、体育、卫生、环保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以及企业从事管理以及分析咨询等工作。
主要课程:现代管理学、管理学原理、领导科学、学校管理学、教育行政学、教育经济学、教育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法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教育科研方法、教育技术、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心理与咨询等。
心理学类(教育学院)
心理学(师范)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在中小学、科研部门从事心理学教学工作、心理咨询服务、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教师和其他专门人才。通过教学与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心理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心理学专业某一专业方向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在学习方法、教学能力、科学研究等方面受到有计划的训练,具有较强的开拓意识、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普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西方心理学史、人格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变态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科研方法、青少年心理辅导等。
应用心理学
培养目标:具有坚实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学校、科研部门、心理咨询机构以及企业、人事部门从事科学研究、心理咨询与辅导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高等数学、神经科学导论、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心理学史、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学原理。
经济学类(商学院)
经济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能够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金融市场学、公司财务、投资银行学、国际金融、国际结算、金融衍生工具、金融工程等。
国际经济与贸易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贸易方面的基本理论,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协作能力,能在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等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国际商务、商务函电(英)、国际市场营销、单证与报关实务、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等。
会计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经济管理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专业能力强、业务素质高,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能够在会计、审计领域胜任专业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管理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分别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政府机关及有关部门从事会计管理、审计实务及财务管理或金融管理等实际工作及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法学、货币银行学、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财政学、统计学、税法、财务分析、会计制度设计。
物流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熟悉物流政策法规,系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方法,掌握物流管理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物流系统规划与组织、物流生产与经营管理、物流设施与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能力,面向工商企业、国家经济管理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会计学、微积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统计学、现代物流概论、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物流信息管理、供应链管理、采购学、运输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配送管理、仓储管理、国际物流、生产与运作管理、物流成本管理、运筹学、电子商务。
人力资源管理
培养目标:秉承“基于需求”的教学理念,通过企业家进课堂、长短期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增大实践教学的比重,通过教学流程的优化,努力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用人需求的有效对接,稳步推进专业品牌建设项目,朝着一流HRM专业目标迈进。
主要课程: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分析、人员素质测评、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员工培训、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会计学、统计学、劳动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劳动法、商法、企业文化、管理沟通、商务谈判、职业生涯管理等。
外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学院)
英语(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较熟练地运用英语在高等和中等学校从事英语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及社会需要的翻译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基本技能训练,能够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育实习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获得从事英语教学的基本能力和英语教育研究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 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泛读、英语写作、翻译、实用语音、英语语法、英美概况、英语教学理论、测试学、英国文学史选、美国文学史选、语言学概论、词汇学、语用学、语音学、网络报刊英语阅读、欧洲文化入门等。
英语(商务英语方向)
培训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为目标,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精选教材,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有利于学生自我设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适应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主要课程: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泛读、英语写作、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商法导论、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翻译、金融英语、商务知识导读、国际商务礼仪、商务英语谈判、英国文学史选、英美概况等。
翻译(非师范)
培训目标:课程教学突出专业方向特色,注重学生口译、笔译、计算机辅助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旨在为学生毕业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该专业教学具备良好的办学条件。口译方向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口译类课程,具备从事英汉文本口译及其他有关工作的基本能力。笔译方向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翻译类课程,具备从事英汉文本翻译及其他有关工作的基本能力。机器翻译方向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翻译技能和技术课程,具备使用翻译技术从事英汉文本翻译及其他有关工作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翻译基础、口译基础、同声传译技巧、同传模拟、笔译理论、文学翻译、应用文翻译、时政翻译、科技翻译、机器翻译原理、机器翻译系统、中国古典作品选读、中国文化简介、欧洲文化入门、跨文化交际等。
中国语言文学类(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
培养目标: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文化工作者为目标。通过严格有效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高的文化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确立主攻方向,使学生成为既能适应各种文化工作需要,又能胜任实施素质教育的中等教育师资的专门人才。就业方向为中小学语文教师、机关、企事业单位文秘及相关岗位文化工作者等。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纲要、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学概论、美学、写作、中学语文教学法。
汉语言
培养目标:以培养才德兼备、汉语言基础知识较为扎实、能够初步进行语言学研究的人才为目标。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的背景下,加强语言类理论与实践的培养和训练,增强学生对汉语言学科基本知识、研究方法的了解,使其具备较强的语言使用能力和初步的研究能力。本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为语言文字、新闻传播、编辑出版、机关、企事业单位文秘及相关岗位的文化工作者等。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学概论、美学、写作。
汉语国际教育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全面的中外语言文化知识、对外汉语教学能力及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专业人才,就业方向主要为国内外各类学校、文化管理和传播机构、新闻单位、企事业单位等。
主要课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概论、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汉翻译、英语文化、第二外语(目前已开设西班牙语、韩语、印尼语)、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汉语测试与评估、中国文化概论、中华才艺等。
历史学类(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师范)
培养目标: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武装头脑,努力使学生具有全面的历史学基础知识,能独立思考并具有初步的史学研究能力;同时加强文物与博物馆学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课程辅修,强调社会实践,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合格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现代史、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等。
考古学(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考古学的基础知识、技能和较高水平的科研能力,能在考古、文物、博物馆等事业单位从事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考古学导论、文物学概论、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中国历史文选、博物馆学概论、文物保护学导论、中国史前考古、夏商周考古、考古绘图、汉唐考古、科技考古、考古测量、田野考古、田野考古实习、宋元明考古。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传播学院)
广告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市场部、广告公司、媒体广告部等领域的一线岗位,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具备营销及广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成为能够胜任企业调查分析、营销策划、市场推及专业广告公司、媒介广告部门、文化传播公司、信息咨询行业广告经营管理、策划创意、设计制作、媒介执行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传播学、广告学概论、市场调查、传播心理学、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文案写作、广告摄影、广告媒介策略、电视广告、广告经营管理、电脑图文设计、企业形象策划等。
新闻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素质高、能力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富有创新精神,能在各种新闻媒体、出版机构与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从事新闻采写、编辑以及媒体的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业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广告学理论、广播电视新闻学理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媒介经营与管理、电子排版、电视栏目策划、新闻摄影、新闻批评、新闻叙述学、电视摄像、非线性编辑、网络新闻报道与编辑等课程。
地理科学类(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重点培养中学骨干教师及服务于基础教育、城市、区域、资源、环境、土地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于地理科学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地球概论、地貌学、地质学基础、地图学、气象学与气候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计量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导论、水文学、中国自然地理、世界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学、遥感概论、环境学概论、中国经济地理、世界经济地理、综合自然地理等。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培养目标: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新设立的专业,其前身为2004年开始招生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国家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地专业技能训练,具有一定的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气象和气候学、人文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环境科学、化学分析、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概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培养目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作为国家第五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现代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区域科学、城市规划管理科学等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了解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学科的新发展、新成就信息和更新知识的能力,能在国土资源管理、房地产估价、环境保护、城乡规划等部门和城乡基层区域综合管理机构从事教学、研究与经营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资源科学概论、环境科学导论、土地规划、城市规划、建筑概论、房地产估价、房地产市场营销、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房地产经济学、财务管理、物业管理等。
地理信息科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与地图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领域从事与空间信息相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GIS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概论、测量学、地图学、计量地理学、软件开发工具、地理数据库技术、GIS二次开发技术、计算机地图制图、遥感图像处理技术、GIS软件工程、WebGIS开发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原理等。
环境科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环境科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环境保护、林业、旅游、国土资源部门、企业环境污染防治与管理、环境科学研究等机构或部门从事环境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及环境科学研究等方面“综合+特长”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化学原理与化学分析、环境科学导论、环境生态学、环境化学、环境监测、遥感概论、污染气象学、环境工程学、环境规划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软件应用等。
音乐与舞蹈类(音乐学院)
音乐学(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通才型与创新型全面发展的合格的音乐教师。要求学生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较高的文明修养,为人师表,忠于音乐教育事业。学习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技能技巧,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科学研究的新成就。
主要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作曲与作曲技术、曲式与作品分析、合唱与指挥基础、复调、形体训练、钢琴伴奏、音乐美学、外国音乐史、中国音乐史、配器法、民间音乐、音乐教育学、音乐欣赏等。
音乐表演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有高水平表演能力的人才。音乐表演专业目前根据师资情况,暂设声乐、钢琴、器乐专业方向,毕业生面对各级专业文艺团体、群艺馆,还可为学校、团委、艺术教研室、艺术团输送高级演出及组织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作曲与作曲技术、曲式与作品分析、语言发音艺术、复调、形体训练、重唱重奏、音乐美学、外国音乐史、中国音乐史、配器法、民间音乐、舞台表演艺术、音乐欣赏等。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具备较全面的音乐创作知识、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能在有关文艺单位、艺术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出版、广播影视部门从事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的创作、教学、研究、编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作曲、作曲技术理论、视唱练耳、和声、键盘和声等。选修课程:器乐作品赏析、计算机音乐制作、流行音乐与电声乐队编配、录音音响学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个人作品试奏会、音乐会、社会实践等。
舞蹈学(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知识,熟悉我国的文艺方针和政策,系统掌握舞蹈历史文化知识和舞蹈基本理论,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有较强的审美感觉和创造性思维,有从事本专业教学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掌握分析和研究舞蹈作品的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写作能力。
主要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舞蹈概论、芭蕾基训、古典舞基训、古典舞身韵、民族民间舞蹈、舞蹈技巧、舞蹈赏析、舞蹈排练、中国舞蹈史、编舞知识、音乐教育学等。
美术学类(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术学(师范)
培养目标:经过系统的文化和专业学习,能够较好地掌握本专业范围内的各方面技法技能和相当的理论水平。从专业特性出发,尤其强调动手能力的掌握以适应各级高等专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以及中学的美术教学工作需要。在此基础上通过选修熟练掌握一门专业方向的技能和创作能力,进行美术创作活动。
主要课程: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国画人体、静物画、风景画、人物画、油画人体、视觉设计、构成基础、图案设计、平面设计、环境设计。就业方向:中小学、幼儿园美术教师,美术培训机构教师,平面、媒体设计工作者,自由艺术工作者。
绘画(版画方向)
培养目标:版画专业方向旨在以版画专业教学为训练途径,通过科学规范务实灵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和文化素质,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发展需要,能够从事版画创作、研究、教育及其他艺术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艺术人才。
主要课程:黑白构成画理、色彩构成画理、风景写生、素描表现形式分析、色彩表现形式分析、造型思维转换等。
雕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并于立体造型范围内具备以泥塑、木、石、金属等专门材料进行具象及抽象造型的能力,能在公共环境雕塑及室内架上雕塑等领域从事专业创作设计、制作,具备综合的审美素质和较高的艺术修养并能从事本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艺术概论、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泥塑等大头胸像、泥塑浮雕写生、泥塑人体写生、泥塑超大头像、泥塑等大人体、圆雕构图创作。
体育学类(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培养规格:掌握学校体育教学、健康教育教学、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了解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以及体育科研的发展趋势;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并具有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审美能力。
主要课程:体育概论、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田径、球类、体操、武术等。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规格:掌握社会体育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指导大众体育、养生健身、休闲娱乐及特殊人群体育的运动技术;具有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及教学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体育概论、社会体育概论、体育健身概论、体育休闲娱乐导论、健美操专项理论与实践、体育舞蹈专项理论与实践、健身指导理论与实践、音乐制作与欣赏、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学。
生物科学类(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师范)
培养目标:以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高的业务素质、扎实的专业基础、善于实施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等学校生物课师资为目标,为教育事业输送合格人才。通过该专业的学习,毕业生不仅能够系统掌握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生物学科的新发展和新成就,具备中学生物教师的从业技能。而且学生在学习方法、独立工作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受到有计划地训练,具有了较强的自学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现代化教学能力、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开拓创新意识。
主要课程: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普通生态学、生物进化论、中学生物学教学法等。
生物技术
培养目标:以培养从事现代生物学技术的生产、研究、教学及开发的专门人才为目标。通过学习,使毕业生系统地掌握现代生物学技术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全面了解生物技术各有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生物技术及相关学科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初步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及其科研开发的能力。最终,使学生能够为生物制药、生物技术研发、动植物养殖、产品销售等生物技术产业服务。
主要课程: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化工原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等。
计算机类(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深入的计算机技术知识,同时具有教书育人的素养,能够从事中等以上计算机专业教育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掌握与计算技术相关的自然科学和数学知识,并能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信息系统的构建;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信息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熟练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网络系统的应用知识,对计算技术的效用和发展趋势有深入理解和评估能力;有良好的组织管理和交流沟通能力,能根据不同组织和机构的需求,选择相应的信息技术,并能有效地实施。
主要课程:计算机组织与结构、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离散数学、计算机学科教学论等10余门专业主干课。
物联网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与物联网技术相关的自然科学、数学和人文知识,并具有创造性地将这些知识技术应用于物联网系统构建和应用的潜力,掌握与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通信、电子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能根据不同组织和机构的需求,选择相应的物联网技术并能有效地实施,具有较强的计算思维和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具备良好的国际交流能力,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能胜任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及物联网应用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运维等工作的专门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概率与统计、数据库与信息管理技术、电路与电子技术、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计算机组织与结构、信息系统工程、操作系统、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条码与射频识别技术、通信原理、智能信息处理。
数学类(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培养目标:该专业招收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博士研究生,招收数学一级学科内多个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学科教学论硕士研究生以及数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方向: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部门等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等10余门专业主干课,还开设泛函分析、高等几何、数学史、运筹学与优化、组合数学、计量经济学、证券组合与投资分析等20余门专业选修课。
信息与计算科学
培养目标:为适应21世纪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以及为经济建设服务,本专业既加强数学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又注重数学应用能力的形成。同时具备较好的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能力,使培养的高素质人才能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部门等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或能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C语言、概率与统计、近世代数、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数学软件、离散数学、数学建模、数值分析I等。
电气类(职业技术学院)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一定的创新精神,能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有关的工程设计、生产制造、系统运行、系统分析、技术开发、教育科研、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特色鲜明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机学、电器原理与应用、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电器与PLC控制、电机调速、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电气设备、控制电机、自动检测技术、电气装备建模与分析过程、变频控制、过程控制、微机保护原理、微机自动装置、高电压技术。
通信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电子技术、信息系统、信息的传输与处理的基本知识,熟悉信息的获取与利用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制造开发及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要求学生掌握宽广坚实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理论﹑电子技术设计及应用﹑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电路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处理应用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以现代通信技术为核心,重点掌握现代有线通信(光纤通信、程控交换技术)、无线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和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动态,培养学生具有各种通信设备的应用能力以及设计、组建和维护通信网络的能力。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C语言程序设计﹑现代通信技术概论、电子工艺﹑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通信原理﹑电视原理﹑声像技术﹑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电子设计自动化(EAD)﹑MATLAB语言﹑数字视频技术﹑数字微波通信﹑数字图像通信﹑电磁场与电磁波﹑交换技术﹑现代通信系统﹑信息论与编码理论基础﹑网络多媒体﹑信息检测与估值﹑滤波器分析与设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课程设计﹑程序设计﹑生产实习。
汽车服务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扎实的汽车技术和汽车服务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现代汽车检测诊断维修的操作技能,熟悉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懂技术、擅经营、会服务”的综合素质,能够适应汽车技术服务、汽车贸易服务、汽车金融服务等领域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学生具备汽车维修操作技能并达到中级或高级水平;具有机车检测、故障诊断、维修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汽车运用工程、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检测与诊断、汽车营销、车辆保险与理赔、汽车驾驶实习、汽车维修技能实习等。
物理学类(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物理学(师范)
培养目标:物理学专业本科教学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实验技能,了解物理科学前沿,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应用科学技术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研究型、教学型和复合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量子物理、普通物理实验(力、热、光、电)、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近代物理实验、电子学、电子线路、中学物理教学技能训练与实验研究、中学物理教学论等。
应用物理学
培养目标: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教学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实验技能,理解物理科学的前沿动态,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应用科学技术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研究型、教学型和符合性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电子线路、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C++语言程序设计、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理论物理概论、现代物理技术概论、物理学史与物理教学、多媒体技术、天文学、天体物理基础、相对论天体物理、天体测量学、材料学、材料物理、材料的物理性能、材料的表面和界面、固体理论、计算方法、计算物理学、小波变换、Fortran、Java、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激光原理与技术、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半导体光电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光通信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术、磁记录物理、光全息存储等。
空间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空间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专业人才。要求本专业学生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愿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要求本专业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物理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扎实的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技能,受到从事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能够从事空间科学与技术及其他有关学科的科研、教学和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普通物理、微积分、C语言程序设计、电磁学、电子线路、光学、理论力学、力学、量子物理、热学、电动力学、近代物理实验、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普通天文学、实测天体物理、空间探测技术、天体力学、空间天文实验、天体物理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在光电子技术科学领域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的高级人才。培养学生具有在光学、光电子学、激光科学、光通信技术、光波导与光电集成技术、光信息处理技术等领域开展研究、从事设计、开发应用应具备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主要课程:高数、C语言程序设计、数学与物理方法、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大学物理实验、计算方法、激光原理、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电子信息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设计、开发、应用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能在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相关企事业单位或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维护、研究、设计、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数学、高频电路、微机原理、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电子工艺实习。
电子信息类(信息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与电子技术领域、计算机科学与网络技术领域及数字处理技术领域的新技术、新的解决方案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毕业后除考取电子、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外,还可从事科研、教学、软件开发、产品设计、多媒体创作、网站设计与建设、电子技术开发、数字技术开发与应用等工作。
主要课程: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象处理、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数据结构、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网络资源信息检索、网络数据库、网络编程技术、网站建设与管理等。
电子商务
培养目标:电子商务是研究在技术、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掌握信息技术和商务规则的人,如何系统化地运用电子工具,高效率、低成本地从事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各种活动的学科。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具备现代商务理论基础,掌握系统分析思想、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现代经济管理技术等电子商务相关学科的知识,具备规划、实施和维护电子商务平台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方法和网络经济理论进行现代商务活动和电子商务管理,且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多元化、务实性、高层次技术与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电子商务概论、数据结构、经济学、管理学、网络经济学、会计学基础、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电子商务安全、网络营销、电子支付与网络银行、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法律法规、Web应用课程设计、市场研究课程设计、电子商务系统课程设计、络数据库、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网址未加载动态网页设计、Windows构架网络管理、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面向对象技术与Java编程、JavaWeb程序设计、应用统计学、运筹学、电子政务、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商务英语、财务管理、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等。
网络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深厚专业基础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网络工程专业能力,能从事网络设备和网络协议的研发、网络工程的规划设计与实施、网络应用系统开发、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保障等技术工作,具有良好的人文知识背景、政治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高级网络技术人才,满足我国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人才的需求。
主要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线性代数、高等数学二、工程数学-概率统计、离散数学、大学物理、电子技术基础、网页设计技术入门、Java语言程序设计、网络协议分析、网络综合实验理论、密码学与网络安全等。
教育技术学(师范)
培养目标:教育技术学是在先进的学习理论指导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科学。其培养目标是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课程的专业教师,为各级各类教育技术中心、电教馆站、教育管理和培训部门培养专业人员,培养能够承担计算机教育软件开发、电视节目编导制作、电视工程等相关专业工作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摄影艺术、美术设计、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教育电声系统、教育电视系统、媒体理论与实践、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程序设计、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多媒体教学软件编制、教学资源管理与评价、影视数字合成等。
化学类(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化学(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的中等教育师资。本专业毕业生可到中等学校从事教学、教育科研和管理工作,也可到制药、食品、新能源和环保等化工企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以及生产和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基础、化学教学论及相应的实验课程等。
应用化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验技能,受到应用研究、科技开发和科技管理初步训练的化学化工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可到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以及生产和管理工作,也可到学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过程开发及相应的实验课程等。
药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了解药学、化学、生物学及相关交叉学科的前沿动态,受到药物开发研究的初步训练,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制药、药物检验、医院药剂科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与检验、药物临床应用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以及能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
主要课程:普通化学、普通生物学、普通地理学、无机化学、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仪器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化工原理、药物化学及实验、药物分析学及实验、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及实验、药剂学及实验、天然药物化学及实验、药物代谢动力学及实验、生产实习。
科学教育(师范)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掌握科学教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良好的科学教育素质和职业技能,能胜任《综合理科》或《科学》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教育、科研部门、公共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学教育研究、科学普及教育和教育管理的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现代天文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植物学、动物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心理学、教育学、科学教学论及及相应的实验课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