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河北大学农科时期(1921—1931) 保定教育史上,先后出现过两个没有延续关系的“河北大学”,一所是民国时期1921年至1931年合并组建的“河北大学”,一所是1970年由天津师范大学改名后迁来的现在驻保定的“河北大学”。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教育界出现了一股学习西方教育思想的热潮,取法的重心开始从日本转向美国。这一转变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日本以君主立宪为政体,其教育精神倾向培养纪律、服从和无条件孝忠,而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在反对封建专制、培养共和国民的思想氛围中,中国知识分子更趋向于以个性解放、人格独立为主体的自由主义、民主主义教育。以美国方式为主的多层次、多系统、多渠道灵活办学制度,也更能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多种需要。
1922年11月1日,新学制—“壬戌学制”正式诞生,“壬戌学制”以美国为模板确立的“六、三、三、四”的学制体系(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这种教育制度与我们现行的教育制度年限是一样的,尽管中途我国有过多次调整。从1922年新学制实施以后,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高等农业教育及农业职业教育均有较大的发展,其中原因在“自序”中有所提及。直隶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与其它几所学校并而又分,经历了河北大学农科和河北省立农学院两个时期。此“河北大学”从1921年开始至1931年停办,只有短短10年的时间。现在驻保河北大学,是1960年由天津师范大学改名而来的综合性大学,1970年迁址保定迄今,在保定办学已有40多年的时间。因此,在河北省的教育史上保定就有过前后两所“河北大学”。
1921年9月,驻保直系军阀直鲁豫巡阅使曹锟奉北洋政府教育部令,成立“河北大学”,校址设在保定西关。我个人分析,既是为了适应新学制,也是当时保定学潮运动此起彼伏的无奈之举。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春,直隶总督王文韶为推动直隶教育维新,奏准于省会保定原行宫(灵雨寺庙北侧)首创建“畿辅大学堂”,时间不长,1902年,直隶总督袁世凯在原畿辅大学堂的基础上建立了直隶高等学堂,亦称保定大学堂。同年在大学堂北边的霍家大院创建直隶农务学堂(河北农业大学前身);1913年,直隶高等学堂被撤销。同年,学堂原校址改为直隶公立医学专门学校(河北医科大学前身)。1921年,农业专门学校、医学专门学校,还有直隶法政专门学校、直隶高等师范等几所学校,共同在农、医学校的校址组成河北省第一所综合性的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大学是直隶省最高学府,首任校长由曹锟之弟直隶省长曹锐兼任。1921年至1931年河北大学驻保办学10年,给历史文化名城保定留下了些许记忆。
府河上游一亩泉碧绿的河水流至灵雨寺(今二中分校)一带,一分为二。校园设在河的两岸,正门位于河北岸,坐北朝南,是座宫廷式大门,北院为办公及教学区,南院为斋舍和操场,操场门里有一坐南朝北,用石块垒砌而成错落有序的影壁,影壁中央题有四个横写隶书“铜雀石壁”。
河北大学设文学科、法学科、农学科、医学科,其中文学科设中国文学系和英文系。文、法、农、医各科设学长(主任)一人,主持该科教学事宜。学校以农科为主,为了提高农科教育质量,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教学实习,学校相继扩充了苗圃、桑园。
1930年暑假,废除科和学长制,以各科系为单位,成立中文、英文、法律、医学、农学五个系,每系设系主任一人。原设预科奉教育部令停办,于1931年暑假在原预科设立高级中学,以解决生源问题。
河北大学办学10年共培养毕业生430人,诸如农学家祖德明等一批科学家、教师、律师、医师在此毕业。农科“气象观测所”是河北省第一个用现代科学方法观测记录气象的机构,记录了大量的气象资料。如1921年,农科气象记录的资料中,保定市气温最高在7月2日,1月份最低为摄氏零下25度,年总降雨量平均407.9毫米,这是目前见存的保定市较早的气象资料。 1931年10月,河北大学因学潮被奉令停办解散,在保办学10年间,各系军阀混战,政权迭替,校长几乎一年一换,因省会在天津,保定学生闹事,当局鞭长莫及,代言人校长被学生驱逐,没人愿受聘校长,新的国民政府,对共产党组织、学潮运动采用了高压手段,宁可把学校解散,也要消除闹学潮之震源。
附:河北大学校长更迭一览
1921年5月,直隶省省长曹锐被聘为河北大学校长,边守靖为校务长,王秉为教务长,李成章为预科主任,郝元溥为农科学长。1923年2月,聘徐德源为校长,徐廷瑚为农科学长。1925年5月,聘赵宪增为校长,薛培元接任徐廷瑚任农科主任。1926年6月,聘姚寿昌为校长,12月,直督褚玉璞兼任校长,汪俊代理校长,徐廷瑚回校接任薛培元。1927年5月,汪俊辞职,改由邹因陈代理校长。1928年6月,聘张继为校长,未到任。奉令组成学校临时维持会,徐廷瑚为主任委员。1929年8月,聘张仲苏为校长。1930年4月,聘张荩臣为校长。1931年5月,聘张见庵为校长。
河北大学时期校门
作者:夏志学
编辑:安镜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