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建校125周年丨向学术贡献人物代表致敬

河北医科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庆祝建校125周年丨向学术贡献人物代表致敬

河北医科大学

在我校成立和建设之初,很多先辈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守护着这片纯净的医学圣地;在我校向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科大学发展和壮大的征程中,同样有很多学者大家,用他们的辛勤汗水和毕生精力滋润学子,浇灌医大,造福人民,报效国家。

在建校125周年的光荣时刻,让我们把自己最崇高的敬意献给这些可敬的专家、学者!

河北医科大学

李恩

河北医科大学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的首批博士生导师,1957年毕业于河北医学院,创建我省第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我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的先行者。

河北医科大学

姚希贤

河北医科大学

全国名中医,1955年毕业于河北医学院,在肝病、慢性胃病治疗和研究方面造诣深厚,创建了河北省第一个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

河北医科大学

凌彤

河北医科大学

著名手外科专家,印尼华侨,1956年到我校第三医院工作,成功完成全国首例断指再植手术,在手部功能重建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河北医科大学

张立生

河北医科大学

1955年毕业于河北医学院,创立了我校麻醉学专业,创办了《中华麻醉学杂志》,为我国疼痛诊疗学的奠基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河北医科大学

凌亦凌

河北医科大学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的首批博士生导师,也是我省第一位女博士生导师,1962年到我校任教,在微循环、急性肺损伤、休克及肺非呼吸功能研究上取得突出成绩。

河北医科大学

李春岩

河北医科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1962年毕业于河北医学院,在国际上首先发现、报道并命名了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一种新亚型,获得我校第一个国家科技成果奖。

河北医科大学

吴以岭

河北医科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1977年考入河北新医大学,创立了中医络病学新学科,构建了“络病证治”理论体系,以络病理论为指导,开辟了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新途径。

河北医科大学

李佃贵

河北医科大学

国医大师,1973年毕业于河北新医大学,首创“浊毒理论”,打破了“胃癌前病变不能逆转”的理论束缚,在中医脾胃病的临床研究和治疗领域取得突出成绩。

河北医科大学

张英泽

河北医科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委,1975年毕业于河北新医大学,在中国骨科大数据、复杂骨折微创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等方面取得重大创新成果。

河北医科大学

温进坤

河北医科大学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的首批博士生导师,1976年毕业于河北新医大学,改革开放后我校第一位留学归国博士,在心脑血管病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绩。

河北医科大学

丛斌

河北医科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1982年毕业于河北医学院医疗系,在法医分子遗传学领域攻克了高度腐败样本DNA分型及溯源的国际难题,获得我省第一个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

河北医科大学

他们曾经用壮丽的青春诠释理想,他们正在用燃烧的生命创造未来。一代代医大人的奋斗、拼搏,像一首首激动人心的岁月弦歌,生生不息,热情奔放!

校庆庆典已经结束,但是庆典中那些致敬前辈时激动人心的时刻,那些发自内心的深深一躬,那些前辈们牢记使命、坚守初心、奋勇拼搏的经历,都将成为一代代河北医大人追求卓越,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科大学的不竭动力。站在时代新起点,不忘初心再出发,河北医科大学将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不懈奋斗,砥砺前行。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制作:河北医科大学新媒体中心

编辑:刘学民、张倩倩、张迪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河北本科院校-河北医科大学-微高校-院校号-河北医科大学-庆祝建校125周年丨向学术贡献人物代表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