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论|眼观世界,平心而论 ↑点名关注
“你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的安全,是有人在千里之外拼着性命给你挣回来的。”——周小平
昨天,两名在南苏丹参加任务时牺牲的维和战士李磊、杨树朋遗体被接回祖国,而据我们了解,截至目前我们共有近3000名蓝盔将士驻扎在全球9个任务区执行任务。且近年来,已有十余中国维和官兵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正当举国哀悼之时,网上却突然有条奇怪的问题进入了我的视线。提问者说:“为什么要把这些年轻的战士送到那么远又那么危险的地方去呢?就好好呆在中国不行吗?去别的国家帮助他们维持和平,除了挣点面子之外,对咱们中国老百姓而言好像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啊。”
看到这个问题,我突然有些难过。不仅是为牺牲了的战士难过,更是为他们牺牲的意义竟如此不被理解而难过。国家这么做对我们每一个普通老百姓而言,有意义吗?有,当然有!
【一:向西千里】
1864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中,外有强敌,内存忧患。一位52的老人站在城墙外望着远处的漫漫戈壁滩,长叹了一口气说:“把棺材带上吧。”然后,就带领着这一支队伍义无反顾地一路向西出征。
而对于他们的此次出征,朝廷和民间也有大量反对的声音。大家都认为那不过是一片物产匮乏的蛮荒之地,本来国库和兵力就已经很吃紧了,这种又远又破又危险地方丢了就丢了吧,干嘛非要去收复它呢?所以,朝廷几乎没有给他多少钱粮。因此在临出发前,他只能对这支队伍的士兵们说:“此去黄沙路漫漫,生死不知。国家危难,朝廷也没有什么银钱给大家。此战大家志愿跟谁我去的就去吧,不愿意去的,现在就可以离开。”
除了少数离开外,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跟随这位晚清第一硬汉共同出征。他们要去的地方,是新疆。以当时的交通工具运载能力而言,那是一个相对今天而言,比苏丹和索马里还要遥远得多的地方。他不认为自己还能活着回来,所以选择了抬着棺材出征,他叫左宗棠。
转眼百年时光匆匆流去,摊开今天的版图我们会发现,如果当初没有左宗棠的抬棺出征,如果当初我们丢掉了新疆。那么印度或者别的什么国家就可以把导弹部署在离嘉峪关只有200公里远的地方,我们的西部腹地就可能全部被在某一国家的中程导弹全面覆盖,而不会像现在这样拥有足够宽的安全空间。如果当初我们丢掉了新疆,我们将失去如今大棚蔬菜和葡萄产量极高的宝贵土地,我们会失去联通中亚五国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的最佳地缘,我们根本也没有机会修建高铁穿越巴基斯坦进入霍尔木兹海峡,“一带一路”战略将化为泡影。
当然,在左宗棠的那个时代,他不可能知道后世会有导弹和高铁,但他作为一个出色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当然明白如此广阔的疆域对一个国家和民族长期而言意味着什么。因此,哪怕当时的中国家里穷得叮当响,弱得瘦骨嶙峋,他也要义无反顾地出征。随他出征的将士们牺牲了不少,有些甚至没能留下自己的名字。但他们的精神,却刻画在了我们这个民族的骨子、血液和基因里。所以即便到了现在,在蜜罐子泡大的90后们,也能坚定地喊出:中国,一点都不能少。
大国的骄傲和强国的底气,不是躺在家里就能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一代代铁血男儿义无反顾地抛下妻儿老小奔赴那很远、很危险的地方,用自己的意志、拳头和生命捍卫下来的。他们去得越远,子孙后代就会活得越骄傲。
【二:向南千里】
1988年,共和国穷得不可思议。当时一个内地工人工资只有十几块,大多数家庭连肉都吃不起,温饱问题和饥饿折磨着好几亿人。而当时在离这片连温饱都没能彻底解决的土地千里之外的汪洋大海上,孤零零地突兀着几座礁石。
那个千里之外的地方,叫做南海。很多年以后,我们更习惯叫它南中国海。当时中国的经济状况连泰国都不如,工业基础也不扎实。别说开发利用岛礁,连去到那里都困难。别说利用海底资源,连地面上的资源都开发不好。别说维护南海贸易安全,连自身国土的安全都并不牢靠,西南前线上断断续续持续了数年的战火和硝烟都还没有完全散去。
且当时,这些岛礁也不太被周边的任何国家放在眼里。各国的态度几乎都是都是离得近的,有条件的就占一下,离得远的,没条件的就算了。但是,即便如此,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毅然决定要去到那极远且极危险的汪洋大海上,去牢牢地占住本就该属于我们的岛礁。
以当时中国的海上运输实力,我们要去到这些岛礁比今天的中国海军去到亚丁湾护航还要难很多。对当时的将士们而言,这些岛礁是一个相对今天来说,比南苏丹还要遥远得多的地方。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抛下妻儿老小。在周围千里只有一片汪洋的孤岛上,将士们要对抗的不止是台风和海浪或者是难以排遣的寂寞以及恶劣的生存环境,还要面对的是随时可能到来的死亡。
阑尾炎。以现代的医疗技术根本不算什么,只要及时送到医院就几乎不会有任何危险。然而,当年,在那岛上,一名年轻的战士突发阑尾炎。可是个国家举一国之力,都无法及时将这名急病中的战士送回陆地,所以那位年轻的战士就这样发展到肠穿孔,在剧痛中死去了。
(这张照片所反映的就是当时中国守岛将士们的执勤环境,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以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他们肯定想不到,在几十年后这些岛礁就可以被建设成海上工程奇迹。他们肯定也想不到,在几十年后这些岛礁将成为中国极其重要的海上屏藩。他们肯定更想不到,在几十年后这些岛礁上的中国设施和中国部队将承担起整片海域的交通和安全责任,因为这片海将会是全世界最繁忙的海上贸易通道之一。
尽管从一开始,甚至到今天都有人在不停地反对称:“几个破岛而已,花那么多代价,牺牲这些人去守它干嘛?让给他人又何妨?” 但是说出这种话的人一定不知道,那绝不仅仅是大海中央的几块破石头。而是意味着上千里的海上安全防御空间。并且如果失去了它,中国的网购达人们,一个海淘包裹都收不到。
2016年,一架中国的飞机首降南海某岛礁成功,现场一片欢腾。时隔不久,又有一名年轻的战士突发了阑尾炎。而这一次,国家为他起飞了专机,很快他就被送回了医院得到了最好的救治。在这过程中,有一位军官一直默默流泪。有人对他说:“阑尾炎没事的,一定能救好的,别难过了。” 但这位军官摇摇头说:“我只是想起了多几年牺牲的那个战士,如果岛早一点造好,如果飞机能够早一点飞来就好了,那战士死的时候还不满20岁啊。”
有一天,当你觉得死亡和牺牲离我们越来越遥远时,你一定要知道这种安全感不是从在家里躺着就能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当这种安全感还没有建立起来之前,由一群铁血男儿,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从千里之外给你挣回来的。
今年夏天的时候,我登上了南海岛礁,去某个墓园看到了那些曾经在海战中牺牲了的将士墓园。当时我就一直在想,我们这个民族精神里的某些东西真的不容玷污的,因为在这个国家始终都有人坚信付出自己的一切为后来人开太平是值得的。先辈为我们开拓了今天这一切,而我们当然应该捍卫先辈的荣耀。
【三:南北相衔,其衍千里。】
有人常说周小平的文字太煽情,但我觉得其实这些文字其实很朴实,朴实到几乎 找不出什么华丽的辞藻。我只是在尽我所能地去记录一些东西,并希望更多人能够记住这些事情,因为有些东西不应该被遗忘。
做人,永远不要去质疑或否定那些勇于开拓和挑战的人,宁可卑微若灰尘,也不能扭曲似蛆虫。有些事你暂时理解不了,也不要急于否定,因为不是你不能理解,它的存在就没有意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家国也如此。从来就没有什么自然而然的民族复兴,也没有什么不去争取就能实现的梦想。梦想和辉煌永远只属于那些懂得不断挑战更高峰的人和民族。
想想大汉帝国那些突入漠北千里的将士们,想想那些把日不落帝国的坚船利炮驶到全球所有港口的水手们,想想那些今天还在世界各地为世界警察的地位而战斗着的美国大兵们,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中国要把战士们派到那么远又那么危险的地方去。因为他们去得越远,我们子孙后代所能享受到的生存空间和民族尊严就越多。南北相衔其衍千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们将要去的地方还有更多更远。
也许要到几十上百年之后,他们牺牲的意义才会被广为认知。而也许到了那时,人们也早已不记得他们的名字。但没关系,这个民族的后来人始终会记得这些事,会记得这种精神,并且会永远把它延续下去,直到星辰大海。
尽管我想用以上这句豪言壮语作为本文的结束,但却依然没能忍不住想要再说点什么。我不知道当年那些随左宗棠出征的战士们牺牲的消息传回家乡时,他们的父母妻儿是一种怎样的悲伤。我也不知道当年那些守卫海岛的战士们牺牲的消息传回家乡时,他们的父母妻儿又是一种怎样的悲伤。我只听到了,当今天的牺牲维和战士遗体送走时,他亲人们的那一声声哭喊和抽泣。千百年来,无论世事风云如何变幻,无论男儿会有多少种不同的豪情壮志或报国缘由。唯一不变的,大概就是在这些牺牲背后,他们的亲人所要承受的这种悲伤吧。
文:周小平
2016年7月21日 于崇文门
- 平论 | 系列经典文章 - ↓↓点击阅读↓↓
《致90后, 你们终将实现这个时代的理想》
《台湾,好自为之》《谁说中国只会抗议?》
《我们的英雄去哪了》《中国护照的硬度》
《请不要辜负这时代》《你的中国你的党》
《别再跟风污蔑国人了》《Hi,Im’China》
《勿因雾霾葬送明天》《国人素质低吗?》
《我们欠中国制造一个道歉》《一叶知秋》
《为何假如中国乱了,海外移民会更惨?》
温馨提示:手指一直按住上图,然后在弹出窗口里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购买图书。
特别提示
平论系列文章由微信公共账号:“周小平同志”连载,往期内容请点左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