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再出发!

指尖上的四方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2018,中国,再出发!

2018,一如既往,不负众望

麦如茵

指尖上的四方

希望中国更好地拥抱这个需要它的世界。

我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名马来西亚籍留学生。2017年7月,我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从中国回到马来西亚。从2013年起,我在北京待了4年。

4年时间里,我收获的,远远不仅是一纸文凭。中国既是我祖先曾经生活的地方,也是我接受高等教育的地方,这个国家从方方面面影响了我。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中国对我的影响,我想,这个字应该是“广”——更广博的视野、更宽广的心胸和更广大的梦想。

刚刚来到中国时,我并没有察觉到自己正被这些可贵的价值影响着,直到回到故乡马来西亚,才愈发体会到中国给了我多么宝贵的东西。离开的时间越久,我就越是怀念在中国学习、生活的感受。

先说更广博的视野吧。我曾在北京最繁华的CBD实习,也到过贵州最偏远的乡村旅行,中国多元的面貌,每时每刻都给我带来新的惊喜。最让我感到惊艳的,是中国的科技在短短几年内的飞速发展。

4年时间里,我见证了二维码支付从雏形初现到迅速普及,见证了共享单车如何让城市出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成就背后,是独一无二的“中国速度”。

回到马来西亚,我发现大多数人还在适应网购,甚至不清楚二维码转账的原理。中国让我比其他马来西亚人更早知道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可能性,而这种高效又进步的生活方式无疑是世界的趋势,我也希望能把这种趋势带回我的祖国。

更宽广的心胸,则让我成熟了不少。来中国前,我心中难免担心,中国同学会不会不好相处,他们是否会排外?是否会对不同意见过于敏感?然而,来到这里后,我发现身边的中国同学总是那么包容,即便碰到彼此思想、立场、生活习惯有所不同的时候,大家也总能友善地找到解决之道。

而我最重要的收获,还是更广大的梦想。崛起中的中国处处是机遇,新一代的年轻人也敢于做梦,不管是在创业、出国或求知方面都是如此。我常对家人朋友说,如果没有在北京求学的经历,我大概压根不会想要继续攻读研究生。好几次,我都在马来西亚的同辈身上,看到了一种限制他们的“透明天花板”,我不由得为他们感到遗憾。事实上,中国的竞争环境远比马来西亚激烈,年轻人的压力一点不比马来西亚小,但年轻人却普遍敢于跳脱各种条条框框。这种勇气,也给了我莫大的激励。

总之,我希望中国在2018年,能够一如既往地不负众望。

功利化的“油腻”并不为这个时代所欢迎

李勤余

指尖上的四方

只要勇敢前行,终将得到回报。

又到一年考研季。望着新闻视频里一张张朝气蓬勃而又充满期待的面容,不由得想起5年来的诸多记忆。5年前的我,也和他们一样,匆匆忙忙地进入考场,怀揣着紧张的心,静待开考时刻的来临。

彼时的我仍在上海的一所中学任教。收入不算高,但好在工作稳定,且拥有令人羡慕的寒暑假。无论怎么说,与广大应届毕业生不同,看似自己并无考研的理由。

考,还是不考,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在长辈们看来,考研纯粹是一件得不偿失的苦差事。丢了铁饭碗不说,我的目标专业也并非“钱途”无量。

我的家庭虽不贫穷,但也不富裕,只是标准的工薪阶层。可是,周遭的朋友无不鼓励、支持我,为我带来精神动力。有意思的是,当朋友们听说我的想法时,丝毫不感到惊奇,反而为我出谋划策,指点江山。就连对我的决定不无担心的父母,很快也放下了顾虑,默默地关心着我。就在那一刻,我才切身感受到,整个社会的多元化与包容性,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体现在每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

一转眼,考试的日子到了。5年前的冬日,忐忑不安的我在严寒中来到考场。抬眼望去,教室里的位置并没有被坐满。空荡荡的座位,似乎在提醒我:在这场与生活的斗争中,有些人未战先怯,败下阵来。瞬间我意识到,只要勇敢前行,终将得到回报。

回望过去的五年,求学、求职的道路并不平坦,却让我体味良多。在面试时,本以为学术领域内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会对我的工作经历提出异议。未料,老师一番话如春风化雨,吹走了我心头的阴霾。他说,“文学研究离不开人生的阅历。当年我下乡10年,才回到校园。如此说来,我们还是很有共同语言的。”恩师温暖的笑脸,让我毕生难忘。

研究生毕业后,我找到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我的生活变得更为忙碌,也更为充实。5年后的今天,我时常扪心自问,是否真的比当年“成功”呢?在我的同龄人中,不乏财务自由、事业有成者。相较之下,我所拥有的一点也不起眼。可是,我却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足。能够获得追求梦想的机会,能够在青春时代尽情挥洒汗水,何尝不是一种难得的幸福?何况,功利化的“油腻”之人并不为这个时代所欢迎。人生,本该是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

看着希望通过考研改变命运的年轻人,不禁要为他们送上最真挚的祝福:陌生人啊,愿你也有美好的前程。不,它与金钱、地位无关,而关乎你的努力与奋斗。人生并不是一条单行道,为之播撒下汗水的你们,无论走向何方,一定也能在未来迎来春暖花开。

把心里最柔软的一部分给你

玖妹

指尖上的四方

当你认真生活的时候,诗意便自然会来到你的生活之中。

我是广州一家小咖啡馆的店主,我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人们说的“卖晚安的姑娘”。在生活里,我认识许多朋友,而通过“卖晚安”,我认识了更多需要温暖与治愈的人,通过为陌生人送上晚安,我在自己和他人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结。

2017年3月,有几位客人在店里分别买了200多个“晚安”。那时,我还细细算了一下,原来,他们刚好买下了2017年剩下的所有夜晚的晚安。转眼间,时间已经到了岁末,卖晚安的姑娘,跟买晚安的陌生人之间,仅剩几天的关联了,想到这里,我既为已经拥有的联结而高兴,也不免有些惋惜。新的一年,我们未必重逢,但曾经互相慰藉的这200多个夜晚,已经成为已逝岁月里“诗意的远方”。

人们常用劳苦和苟且去形容自己的人生,而将诗意和远方捆绑在一起。远方是什么?远方就是那些越走越远的过去,是你以为触摸不到的美好。事实上,我却在生活中发现,诗意未必在远方,当你认真生活的时候,诗意便自然会来到你的生活之中。在2017年,我收获了真实的生活,也收获了诗意。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大俗之人,每日面对柴米油盐,以及为人妻、为人母的牵绊和责任。但我并不觉得我们因此不能拥有诗意和远方。柴米油盐让我体质坚强,牵绊责任让我内心柔软。为什么我们要抛弃它们才能过上理想的生活呢?我有我的家庭和事业,彻底“放飞自我”的生活,对我来说并不可取。但是,我能做到的,是在平凡琐碎的生活里,尽可能地找到自己的方向。

新的一年,和过去一样,我可以一个人穿得漂漂亮亮地去逛公园,可以约上朋友去吃念念不忘的甜品,可以陪孩子看美丽的烟花而不告诉他这是稍纵即逝的美好,可以在心情低落时买一束花陪伴自己。可以听一首歌,也可以读一首诗,可以痛快哭一场,也可以好好睡一觉。

恰到好处地保留审美的人生态度和力所能及的生活仪式感,保持赤子之心,顺其自然,便是最好。衣衫褶了熨平便好,肚子饿了吃饱就好,心事繁多简单就好,情感嶙峋放下就好。这是我对过去生活的总结,也是我对未来的期许。

这辈子我只愿留在“无人区”临摹壁画

许鑫

指尖上的四方

踏踏实实才能稳步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是敦煌石窟艺术的讲解员,我所在的榆林窟,位于甘肃版图的另一端——酒泉瓜州县城70多公里外的深山里。很多游客在聆听了我的讲解之后,都会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大城市的孩子,学的又是英语专业,没有从事更“洋气”的工作,却要在这片杳无人烟、与世隔绝的“无人区”,天天围绕着古石窟寺遗址干活?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要说起我的童年。从小我就很喜欢画画,尤其对于用白描手法绘制传统人物画像很感兴趣。有一次,我偶然发现家中的一本挂历,上面印有很多佛教人物。记得那天是一个节日,家里的大人都聚在一起在打麻将,无聊的我就拿过这本挂历,照着其中的佛教人物形象开始临摹。没有想到,从那一刻开始,我就在心里萌生了以临摹佛教人物画像为事业的志向。

在榆林窟工作了近4年,最有趣的事情就是很多游客都猜不对我的年龄。因为自己属于娃娃脸类型,他们总觉得我是志愿者,甚至还有参观者以为我是中学生。在我接待他们参观洞窟之初,他们会带着一种轻微的不信任感,而随着参观的深入,他们很快认可了我的专业知识积累和讲解能力,也恍然大悟——我快要30岁了。

每当游客听完我的讲解,听到那些上千年前的洞窟壁画所表现的宗教故事,会很感动,也会报以掌声,这也是我从事这份工作最有获得感和满足感的时刻。我明白,作为一个弘扬石窟艺术的媒介,我的讲解是成功的,成功地让游客爱上了石窟艺术,让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播。

对于未来,我有很多的计划和希望。我希望今后能临摹更多榆林窟壁画,除此之外,还期待把壁画的临摹范围,扩展到东千佛洞、西千佛洞以及新疆这些少有艺术家临摹的地方。因为自己的工作性质,我有很多机会到壁画原址学习考察,获得深入观察原壁画的机会,就像学语言灌耳音一样地去“灌眼音”。因为,只有基于对于原壁画的多次观察,才能临摹出更接近原作神韵的作品。

新的一年,新的任务和期待。唯有一步一个脚印,像那些开凿洞窟的前辈那样筚路蓝缕,踏踏实实地用心临摹,才能稳步实现梦想,我对此充满了信心。

波兰来信:中国品牌成了华沙中心地标

韩依格

指尖上的四方

想去的地方太多,想感受的文化千姿百态。

这里是波兰首都华沙,距离北京7010公里。我将在这里迎接新的一年。

2017年下半年,我作为国际交换生,来到波兰首都华沙。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选择来波兰交换。原因太简单:物价便宜到“令人发指”;地处欧洲,临近西欧北欧国家方便出行;还有,波兰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神秘感——因为无知,所以神秘。

经历了几个月的波兰生活,我开始了解波兰人对苏联时代的复杂情绪。年近四十的经济学老师总是用滑稽又可悲的语气讲着小时候经历的计划经济时代。尽管经历了东欧剧变,波兰现在依然活在苏联时代的阴影里。

波兰的国家命运和自然环境或多或少影响着波兰人民的性格特征,他们小心谨慎、行事低调,但待人接物热情大方,对外国人尤甚。

有一次,我和同学深夜赶巴士去德国柏林。第一次来到位于华沙郊外的车站,我们兜兜转转半天,找不到上车的地方。似乎是脸上的焦急神情出卖了我们,一位看起来刚下车的中年女士走了过来,用蹩脚的英语询问我们是否需要帮助,我们回答说要去找车站,她二话不说,牵起我们就要往前走,认真着急的样子把我们都吓了一跳。第一次认识到,哦,原来是这么热情的民族!

然而,一战、二战的接连失利,委实寒冷的自然气候,民族的相对稳定性,培养了波兰人民相对封闭的性格。曾经教我东欧国家概况的教授在课上向我发问:“听说中国人很害怕俄罗斯人魁梧的体格?”我不禁失笑。这是要有多不了解中国才能问出这样的问题呢。

随着中国商品不断出口到波兰,波兰人对于中国电子产品的接受度也在逐渐提高。首都华沙的市中心有一幢以华为为标志的巨型广告牌,运营商店里随处可见华为、小米、中兴的手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多的中国商品被推向海外市场。波兰人民也改变了以往对中国商品形成的成见:中国商品的质量也可以是挺好的啊!

在华沙这半年时间,我从紧张和平淡的学习过程中短暂抽离出来,有机会以一个外来者的角度来观察这个国家、观察这里的人,思考应该如何与他们相处,如何尽可能地融入他们。这样的过程促使我开始迅速习惯面对文化差异性,学习怎样才能更好地与不同的文化相处。我还在认识一个完整的波兰的同时,努力展现给其他国家的同学一个更加立体的中国。作为一名未来的新闻工作者,这样的跨文化传播实战练习,是让人难以忘怀的宝贵经验。

2017年,我看过斯德哥尔摩的日出,也淋过纽约的暴雨;感受过柏林的飓风,也迎接过鹿特丹的暴雪。想去的地方太多,想感受的文化千姿百态。新的一年,我将依然在路上。

指尖上的四方

2018年,我们,再出发!

指尖上的四方

指尖上的四方

指尖上的四方

指尖上的四方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河北本科院校-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指尖上的四方-2018,中国,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