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被誉为“21世纪第八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用最灿烂的姿态连接起香港、珠海、澳门三地,自此3小时的车程缩短至30分钟。
400多项新专利,7项世界之最,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筹备6年,建设9年,港珠澳大桥历时足足15年。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凝聚了数百家单位和数千科技工作者的心血,其中参与高校也有数十所,他们为港珠澳大桥的顺利建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团团带你盘点一下:
清华大学:
土木水利工程学院教授宋二祥教授团队曾为港珠澳大桥中的控制工程——岛隧工程的设计和建设长期提供技术咨询,特别是对沉管隧道“半刚性”管节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论证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在报告中,宋老师从沉管隧道的发展历程讲起,并重点分享了“岛隧-地基体系变形分析及控制”“半刚性沉管结构可行性论证”两块工作的研究过程与结果,最后指出工科专业理应密切结合实际工程,通过工程实践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反过来又为工程提供支撑。
土木水利工程学院李克非教授团队曾针对港珠澳大桥中的控制性工程难题——混凝土钢筋在强腐蚀条件下的耐久性设计开展了近十年的攻关。在报告中,李老师从混凝土耐久性设计的基本概念讲起,重点阐述了港珠澳大桥120年全寿命周期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方法,最后指出了工程运行期混凝土质量控制与管理尚存在的问题。
土木水利工程学院教授张永良接下了设计保障大桥120年使用寿命健康监测系统的任务,带领团队调研市场成熟的设计方案,跟踪世界前沿文献,力图让健康监测系统成为“海中的眼睛”,监测伶仃洋下海流、波浪等各种结构受力要素变化的规律。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李永盛介绍,“同济啃的都是‘硬骨头’。”
同济学者马险峰在“外海厚软基桥隧转换人工岛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中的研究成果支撑了挤密砂桩设计中若干难题的解决。为保证沉管隧道在地震条件下安全,同济大学袁勇团队拿出了“海外厚软基大回淤超长沉管隧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的抗震方案。
丁文其团队承担了“沉管隧道接头张开位移量控制技术研究”;
黄宏伟、张冬梅团队承担了开挖方案优化及对环境影响的研究工作;
由于港珠澳大桥的沉管隧道深埋外海海底,其长度和埋置深度达到世界上目前最长、最深的规模,为了确保这项国家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施工部门委托同济大学承担其设计文件的复核、审查,并完成相应的关键技术科研任务。徐伟团队承担了这项科研任务,同济的院士孙钧担任了这项科研任务的指导工作。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王荣辉教授带领副教授谷利雄、马牛静等人以及博士生陈黎、陈钊庭、董春光等人组成的施工监控技术团队负责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CB04合同段内里程桩号为 K22+083~K29+237,全长7.154公里的施工监控工作。
港珠澳大桥设计可抗16级台风,由朱良生教授带领的海洋与海岸动力学团队所负责的“港珠澳大桥桥位现场波浪观测”对大桥的建设工作起到关键作用。
此外,以张肖宁教授为首的学术团队承担了港珠澳大桥16公里连续钢箱梁和大跨径钢箱梁结构桥梁的沥青铺装技术研究任务;
赵成璧副教授主持完成了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初步设计阶段隧道的沉管管段浮运、系泊、沉放的模型试验研究;
港珠澳大桥的珠海人工岛通道,采用了华南理工大学道路工程系虞将苗副教授团队研发的高韧薄层沥青罩面技术,实现了品质上的进一步提升;
还有张原教授等多位科研人员参与其中,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贡献“华工智慧”。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交通工程研究所凭借在大跨度复杂结构桥梁数值模拟分析、大跨度桥梁监测与控制等方面的技术领先优势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承担了港珠澳大桥埋床式预制墩台的设计咨询工作和桥梁工程主体工程CB03标段的大节段钢结构桥梁安装监控等工作。
在工程设计阶段,解决了埋置墩台施工期间的复杂受力分析和墩台设计承载能力分析等关键设计技术难题;
在工程施工阶段,攻克了超大节段钢结构海上安全运输、桥位快速安装和空间精准对接等系列技术难题;为大桥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获得了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等各参建单位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长安大学:
在大桥建设过程中,长安大学充分发挥公路桥梁隧道方面的专业优势,根据工程建设的需求开展多项技术难题攻关,为大桥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助力“中国标准”走向世界。
沙爱民教授主持的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导隧工程的关键技术以及刘建新教授主持的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的专题研究成果为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方案和依据。
贺栓海教授以他为首的工程控制团队经过长期的高难度的跟踪分析,高精度梁测反馈控制,保证了大桥的精准匹配拼接与合拢,创造了外海特大跨径桥梁建设精度的佳绩。
刘健新、李加武教授团队承担主体工程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通航孔桥梁(江海直达船航道桥)结构抗风性能试验专题研究。
谢永利教授团队承担“外海厚软基大回淤超长沉管隧道基础沉降控制技术”研究、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通风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王元庆教授团队承担大桥建设职业健康、安全、环保一体化管理实践后评价专题研究。
杨志强教授团队承担岛隧工程深水深槽长距离沉管隧道最终接头测控技术研究。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是长安大学的校友苏权科,此外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总监理工程师以及一些核心要害部门的负责人共20多人都是长安大学毕业的校友。
东北大学:
跨海大桥建设所需的管桩钢、通航主桥的桥梁钢的工艺技术来自东北大学!
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大量高性能绿色桥梁钢钢板应用了东北大学王昭东教授团队研发的基于新一代控轧控冷工艺。
东北大学王昭东教授及其团队研发的新一代控轧控冷工艺,建立了以超快速冷却为核心的细晶强化、析出强化和相变强化的综合强韧化理论,使钢材组织细化35%以上,析出相尺寸减少25%以上,有效满足了桥梁钢高强度和高韧性的需求。
西南交通大学:
卜一之、张清华教授团队——攻克疲劳难题,为大桥120年寿命提供保障,比国内其他桥梁“长寿”20年,而“长寿”的秘诀就在于西南交通大学的一项抗疲劳关键技术。
港珠澳大桥采用正交异型桥面板钢箱梁,这种结构形式轻质高强、施工速度快,但是他的板件构件及受力特性复杂,最大的问题是疲劳。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卜一之、张清华教授团队通过艰苦研究,团队攻克了疲劳的难题,建立了适用于港珠澳大桥钢箱梁疲劳研究的车辆类型及代表车型荷载谱;提出了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抗疲劳设计技术及其研究三位一体的解决方法体系等。助力港珠澳大桥保证120年的寿命,同时为大桥钢梁架设技术提出了有益建议。
马建林教授团队——主持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大直径钢管复合桩试验专题研究,助力港珠澳大桥稳稳“扎根”海床。对于传统的大直径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及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来说,在群桩基础承载力、沉降控制以及抗横向荷载方面,均难以满足深水跨海大桥工程的要求;对于大型钻孔灌注桩而言,虽然在承载力和沉降方面可以满足要求,但是却难以适应外海恶劣的施工条件。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马建林教授团队主持了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大直径钢管复合桩试验专题研究,助力港珠澳大桥稳稳“扎根”海床。
廖海黎、李明水教授团队——交大“风洞”助力大桥抗大风。港珠澳大桥共有3个跨度通航孔桥和长距离的钢箱梁非通航孔桥,这些桥体如何能经受住猛烈的台风呢?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廖海黎、李明水教授团队承担了港珠澳大桥所有通航孔桥和钢箱梁非通航孔桥的抗风性能研究工作。有关大桥模型在西南交大犀浦校区的XNJD-3风洞这一目前世界最大的边界层风洞里进行了反复试验,最终,团队为港珠澳大桥的抗风设计和风致振动抑制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许提多教授——大桥工程测量特聘专家。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测绘遥感信息系退休教师许提多教授则于2010年12月一2016年12月受聘于港珠澳大桥工程测量特聘专家,他制定了港珠澳大桥测量控制总体方案并具体参与和指导实施;参与制定港珠澳大桥工程测量规程和规范;对桥梁、海底沉管隧道、人工岛等工程测量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审核最终的具体施工测量方案。
东莞理工学院:
如何确保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如何对桥梁健康状况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测?东莞理工学院副校长、长江学者马宏伟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对地震监测系统的少量传感器系统进行功能扩展,提出了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和数据驱动的桥梁安全监测全新方法,实现对桥梁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可大大降低传统健康监测系统的建设成本。
马宏伟教授团队利用上述成果与广东省地震局和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强强联合,成功研制出了“大型桥梁地震安全性在线监测系统”。经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批复,该系统于2017年底实施安装于港珠澳大桥,进行今后大桥的长期安全监测,时刻监测大桥的健康状况,确保国之重器的安全运营。
广州大学:
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提供了大桥抗震方面的设计和相关技术专题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
程志虎,港珠澳大桥总监理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交通大学毕业。此外,上海交通大学也参与港珠澳大桥的科研工作。
中山大学:
由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山大学、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中交广州航道局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构成的攻关组,历时三年,共同完成的“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基床回淤监测及预警预报系统研发与应用”研究荣获中国航海学会颁发的航海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山大学为促进中国航海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获此殊荣。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河口海岸研究所李春初、雷亚平获得个人奖励证书。
重庆大学:
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建材所副所长张宝兰,1983年考入大学在重庆大学材料学院读建材系,已研究混凝土20多年,2011年5月被委以重任派往牛头岛管起大桥沉管预制厂混凝土试验室工作。在混凝土的配比上,张宝兰带领团队反复配比了100多吨混凝土,终于研究出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的“超级配方”。她也是本次项目唯一一个始终坚持在一线工作的女教授、高级工程师。
重庆交通大学:
“毕业于重庆交通大学的校友也非常多。”重庆交通大学宣传部负责人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如港珠澳大桥的总体设计负责人孟凡超是1978年毕业于该校桥梁隧道专业的学生,担任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助理的高星林,设计“白海豚塔”的广东长达公司港珠澳大桥CB04标总工程师陈儒发,以及负责监理、施工、技术等各个层面的工作人员,均有重庆交通大学各届毕业的校友。
长沙理工大学:
去年4月,在港珠澳大桥管理局,长沙理工大原副校长黎正稳一行与副局长余烈,工程总监张劲文,工程管理部部长李江,副部长杨卫国、朱定,融资财务部副部长蔡晓波,计划合同部主管肖洁、张鸣功等校友展开座谈。
走访期间,黎正稳一行先后在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土建工程施工项目部、桥面铺装工程施工项目部、岛隧工程项目部,分别与来自中交集团、广东长大集团的各项目负责人赵传林、李进、孙建波、徐永刚、张育才、张文森等校友开展了座谈,并走进宿舍与食堂,实地参观岛隧工程海底沉管管节预制厂,了解校友们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大连理工大学:
2013年5月6日,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与首节隧道沉管完美实现首次对接,这被誉为“深海初吻”,难度系数堪比“天宫一号”对接。随着“初吻”的完美实现是由中交四航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设计负责人、大连理工大学土木系港口及航道专业1991级校友梁桁及其团队设计并预制安装。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部副总经理、常务副总为大连理工大学水利系海洋石油建设工程专业1983届校友尹海卿。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部副总工兼总工办主任为大连理工大学校土木建筑学院交通土建专业1996级校友高纪兵。
湖南大学:
王东晖,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公路专业1989级学生,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设计师。 他们的团队负责了港珠澳大桥中全长6.65公里DB02标段的设计。
王东晖介绍说,在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设计团队提出了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的“四化”理念,从而保障工程质量的同时,保护环境。“在海上施工,战线会很长,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难以控制,我们就在陆地上完成建筑,把大的构件制作完毕以后,再到现场直接装配,就像我们搭积木一样,精确的完成。”
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