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学校党委已下发《中共华北科技学院委员会关于开展“改革创新、转型发展”专题学习教育的通知》。为切实统一思想、更新观念,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学校特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开设“转型升级改革发展大家谈”专栏。
邀请广大师生、校友围绕构建大国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谈认识,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应急管理重要论述谈体会,围绕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大力培养应急管理人才谈建议,围绕立足本职岗位、勇于担当作为、共同推进应急管理大学建设谈打算,汇聚学校以转型促升级、以改革促发展的强大合力。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中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基础工作,学科建设的状况从根本上反映和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如何开展好学科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带头作用、牵引作用,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深入研究、审慎决策的问题。下面谈谈自己对学校长远发展、学科建设的几点认识。
个人简介
王树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
关于办学定位问题
我校确立了到2030年力争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应急管理大学的奋斗目标。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办学历史、现状水平和行业院校的发展经验,决定了我校建设“应急管理特色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办学定位突出体现了我校办学特色和办学类型。建设应急管理特色大学,要围绕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应急管理部主责主业和应急产业的需要构建学科专业群。在高等教育分类体系中,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应用型高等学校主要从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以上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并从事社会发展与科技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在办学形式上强调产教融合、产学研深度合作。国家设置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学位,鼓励支持应用型大学找准定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我校提出以本科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留学教育的办学格局,符合学校发展目标、办学定位的要求。
关于学科结构问题
建设应急管理大学,学校首先要充分发挥好、利用好国家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在应急管理部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通过借脑借智、借势借力实现跨越发展。同时,也要谋篇布局,科学规划学校学科专业结构。《普通本科学科设置暂行规定》中对“大学”的学科专业结构有明确要求:称为大学的应拥有3个以上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其每个主要学科门类中的普通本科专业应能覆盖该学科门类3个以上的一级学科,每个主要学科门类的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均不低于学校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总数的15%,且至少有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学校一般至少应具有10个硕士点。目前学校有54个本科专业,涵盖8个学科门类、30个一级学科、29个本科专业类,专业设置上形成了以工为主,管理学、人文学科(文学、艺术学)、理学并驾齐驱的格局。学科建设、硕士学位点建设成效方面,工科一枝独秀,但学校距离“大学”对硕士学位点结构及数量、总量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应急管理领域涉及的一级学科目前主要有安全科学与工程、国家安全等,近期,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正积极推动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立应急管理二级学科,开展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试点工作。学校今后学科建设、硕士学位点建设总体设想是以安全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应急管理)为主,工学(资源与环境、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机械、土木等)、管理学(工商管理、工程管理等)、人文学科(翻译、新闻与传播、艺术设计等)、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法学等学科及学位点,结合实际打造应急管理特色、主动靠拢支撑,逐步建成以安全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应急管理)为主、其他相关学科为支撑、应急管理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学科群,支撑应急管理大学建设需要。
关于学科建设工作
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定位(学科方向、发展层次)、学科队伍(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实验室、重点学科、设备等)、学科管理等六个方面的要素。就我校来讲,学校在师资、资金、场地、设备等办学资源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搞好学科建设,推动学校发展,一是要处理好教学、科研、培训的关系;二是要处理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与申硕或将来申博的关系;三是要处理好工学、管理学、人文学科和理学专业设置及在校生规模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既低头拉车、又抬头看路,陈宝生部长倡导的高等教育五大办学理念值得深入学习、领会借鉴,即教学决定生存、科研决定水平、服务决定地位、质量决定兴衰、制度决定成败。
关于青年教师发展
青年教师大都是硕士、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其学术成长大致都要经历“入门、入行、入道”三个阶段。所谓“入门”,即青年教师进入校门,按自己的学科专业到相应教学系部(教研室)工作,一段时间熟悉基本情况后,应及早确定自己的科研方向、课程方向,加入相应的科研团队、教学团队,在科研骨干、老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同时要注重积累田野经验,就我校青年教师来讲,就是要有计划地到应急管理部系统内有关单位、相关行业的大型企业实践锻炼,使得自己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尽早“入门”。所谓“入行”,就是要根据科研特长、教学特长,加入本学科领域相应的学会、研究会等社会团体,并积极参加其活动,了解本学科领域前沿及热点问题,逐步扩大自身的学术影响。所谓“入道”,即已在某一学科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有较丰富的成果,得到同行认可,有较强的话语权,可以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学业专长。
以上几点认识看法仅为个人观点,欢迎广大师生批评指正、探讨交流。
制作:华北科技学院大学生新闻通讯社
作者:王 树
校对:殷珺、张帅
排版:王 梦
责编:周婉婷、李翔云
审核:陈 骁、赵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