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摹艺术之美感,感悟东方之精粹
《中国纹样史及纹样画法》是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它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中国纹样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图案作为各项活动中的基本元素之一,体现着设计的本质属性和表现技能,并在各项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教材系统地讲授中国纹样的发展、设计、表现形式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了解图案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从而为以后的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依据本科生个性心理增强,对新鲜事物感觉增加,抽象思维形成的学情,课程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播放有关的视频、图片等,让学生在新鲜的氛围里愉快地去学习。在老师讲述的过程中,学生基本能掌握不同时期纹样的特征、基本样式以及组成形式的特点,以及其中的人文内涵。为了总结教学、交流学习,现对学生作品进行分享展示。
中国传统纹样,从古老的青铜器到精美的玉器;从独一无二的青花到繁复庄重的服饰;从建筑上的雕琢到古门上的老锁;来自东方的想象力全都凝聚在那纤细又曲折迂回的纹路里。美得惊心动魄!那些独具匠心的勾勒,那些对中国情结最朴实的述说,世世代代由简入繁,从记载自然事物到宗教的敬仰,绵延不断……本次展示的是19级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刘奕杉等多名同学的作品,以期通过展示,同学们找到自信、发现不足、找到方向,继续努力前行。
——任课教师:王颖
文保19-1刘奕杉《寿字龙纹团花》
作品说明:寿字纹是古代中国传统纹饰之一,属于文字纹的一种。《尚书》载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寿纹的运用一方面直接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理解与向往,另一方面利用寿字的线条美起到了独特的装饰作用。本作品寿字纹团花刻丝将寿字与花卉图案进行组合搭配,彰显出一片富贵和大气。
文保19-1刘聪《八吉祥》
作品说明:八吉祥纹是由莲花、宝瓶、法螺、白盖、金鱼、盘长、法轮、宝伞八种吉祥物组成,在藏传佛教中,被视为吉祥的象徵。按照佛教的说法,“八吉祥”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法轮表示佛法圆轮,代代相续,是生命不息的象征。法螺表示佛音吉祥,遍及世界,是好运常在的象征。宝伞表示覆盖一切,开闭自如,是保护众生的象征。白盖表示遮覆世界,净化宇宙,是解脱贫病的象征。莲花表示神圣纯洁,一尘不染,是拒绝污染的象征。宝瓶表示福智圆满,毫无漏洞,是取得成功的象征。金鱼表示活泼健康,充满活力,是趋吉避邪的象征。盘长表示回贯一切,永无穷尽,是长命百岁的象征。
文保19-1王相昊《飞天纹》
作品说明:飞天纹是古代吉祥图案。飞天,出自佛经,梵音“犍闼婆”,“犍闼缚”或“乾闼婆”。是上天“天龙八部”神之一,住在须弥山南金刚窟,天欲作乐时,其身自现异相,飞行于天空,手持乐器,蹁跹飘舞,故又称“天乐神”、“伎乐天”、“乐神”、“音乐天”、“凌空之神”。飞天纹样随着不同时代,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北魏前期脸型圆胖,有女性还有男性,飘带较短;东西魏、北齐时期,面相趋于“秀骨清象”,这与当时社会风尚有关,飘带渐长,凌空之感增加;至盛唐时期,飞天都是少女形象,体态丰满,飘带更长,有的比人长二、三倍,凌空飘荡的质感非常自然流畅。在敦煌壁画,云冈、龙门、巩县石窟,都绘刻有优美的各种飞天形象。
文保19-1徐应博《鎏金狮纹》《青龙纹》
作品说明:狮纹是传统吉祥纹样。在唐宋时甚为流行,相传狮为百兽之王,是权力与威严的象征。佛教经典,对狮子非常推崇。纹饰一般皆以雄狮构成,气势威猛,亦有构成狮子戏球的,民间称“狮子滚绣球”或“狮子戏球”。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龙纹,已经逐渐脱去了秦汉以前古拙淳朴的自然风貌,慢慢具有了更加符合人为艺术审美需求的风格特点,也就是龙纹样的造型参入了更多的人为主观因素,表现过程中绘画艺术的审美标准对其发挥了更多的依照作用,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龙纹样显得构图饱满匀称,节奏疏密有致,形态生动灵巧,极富艺术水准。
文保19-2 张子睿《牡丹莲花纹藻井》
创作说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被礼佛之人尊为佛国净土的圣人化身。自佛教传入我国以来,便一直以莲花纹作为佛教的重要标志之一。莲花纹有着洁净和吉祥的美好寓意,因而是佛教装饰艺术中的主要的装饰纹样。自唐代以来,牡丹颇受世人喜爱,被视为繁荣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唐代刘禹锡《牡丹》诗云:“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古人将其作为幸福、美好、繁荣、昌盛的象征。本幅纹样将牡丹与荷花组合搭配作为装饰语言,吉祥美好之意呼之欲出。
文保19-2 张馨月《喜相逢纹团补》
创作说明:“喜相逢”是中国吉祥纹样中典型的爱情符号之一,喜相逢纹饰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就有表现。其样式最早可以追溯到屈家岭彩纺轮中的“旋涡纹”,寓意两个人相知,相逢相守如鱼得水,直到后来,它的内容才慢慢丰富起来,依托太极图”和“旋涡纹的完美样式,在形式上体现的“圆满"结构颇具情感内涵。图中描绘了两只蝴蝶在花丛中翩翩飞舞,蝴蝶造型自然活泼,曼妙优雅用花卉在周围满密填充,圆形外轮廓具有和谐美满的意味,使画面兼具旋转动态美和平衡静态美。
文保19-2王淑童《并蒂莲》
创作说明:“芙蓉并蒂一心莲,花侵槅子眼应穿”。而这幅并蒂连也是如此,观图可见。并蒂莲的莲蓬是连在-起的,寓意也是十分美好,取夫妻和好也是祥瑞的象征。并蒂莲的纹样不仅刻画了花的形象,同时也精细的描绘了花下的莲叶,或碾或卷曲的多变形状,细腻的线条勾绘出莲叶或舒展或卷曲的优美姿态。
文保19-2田兴《饕餮纹饰》
作品说明:饕餮纹,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最早见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陶器和玉器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饕餮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种猛兽的特征,同时加以自己的想象而形成的,其中兽的面部巨大而夸张,装饰性很强,常作为器物的主要纹饰,与古代人民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能力。
文保19-2李苗《青龙纹饰》
作品说明:天文学中的二十八宿按其“四正方向”(东、西、南、北)称为“四神”或“四灵兽”。青龙是其中之一,乃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这七座列宿的象征。它首南尾北,也称做苍龙。《史记天官书》中有“乐宫苍帝,其精为龙”的记载。在春季,风和日暖,东风化雨,五谷生长,都是春之神赐给人间的幸福,所以认为这条青龙充满生机,象征着“吉祥如意”。
文保19-2雷小青《缠枝纹》
作品说明:缠枝纹是中国古代传统纹饰之一。作为瓷器上最常见的纹样。盛行于元代以后。明代称为“转枝”,以植物的枝杆或蔓藤作骨架,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线式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循环往复,变化无穷。缠枝纹是中国古代艺术品的重要装饰纹样,寓意生生不息,万代绵长的美好愿望,为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之一。
文保19-3胡帅超《宝相花纹饰》
作品说明:宝相花相传是一种寓有“宝”、“仙”之意的装饰图案。纹饰构成,一般以某种花卉(如牡丹、莲花)为主体,中间镶嵌着形状不同、大小粗细有别的其它花叶组成。尤其在花芯和花瓣基部,用圆珠作规则排列,像闪闪发光的宝珠,加以多层次退晕色,显得富丽、珍贵,故名“宝相花”。在金银器、敦煌图案、石刻、织物、刺绣等各方面,常见有宝相花纹样。
文保19-3谷乐晓《规矩纹铜镜》
作品说明:规矩纹指的是镜钮外方格内的铭文带(或没有),方格四边中点各有一T形纹饰,与其相对为L形纹饰,方格四角外相对V形纹饰,TLV纹饰间一般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和羽人、瑞兽、乳钉纹等。
文保19-3赵阳《鸳鸯戏莲纹》
作品说明:器物内壁口沿饰钱币纹一圈,盘心主题纹饰为:一对鸳鸯戏水游弋于莲池纹间。两组莲池纹为上下结构的布局,一对鸳鸯两两相对,含情脉脉,自然活泼。盛开的莲花左右对称,花形呈三角状,上部点染,下部留白,花叶较尖。莲茎及鸳鸯下均有卷曲的水波纹,仿佛水还在流动。纹饰构图疏朗大方,淡雅宜人,绘画精细,形象逼真。
文保19-3张晓迎《凤纹漆盘》
作品说明:战国时期漆盘纹饰,图案特点明显。凤鸟呈长条形、单足,有商周夔凤的遗风。艺术处理多样而统一。头部为块面,颈部饰斜线与尾巴斜线相呼应;颈、身交接处以旋涡纹作过渡;密集而放射状的尾羽,加强了凤鸟的特征。在中国装饰艺术史上,凤纹以其独特的民族形式和艺术魅力,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之一,当之无愧。
文保19-4白孟卿《花鸟纹铜器纹饰》
作品说明:浮雕花鸟纹铜器纹饰出现在明朝时期。明代是内外文化交流碰撞的时期,也是中国吉祥文化发展的高峰繁荣时期。这种吉祥文化主要体现在明代的家具中。莲花寓意吉祥富贵,仙鹤寓意高贵与长寿。本纹样将莲花与仙鹤组合搭配,形成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艺术风格。
文保19-4王宁平《联珠龙纹饰》
作品说明:联珠龙纹是唐代丝织品上的代表性纹样,在联珠纹中配上两条对称的龙,图案简练,给人以静中有动之感。连珠纹又称联珠纹、连珠、圈带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几何图形的纹饰,是由一串彼此相连的圆形或球形组成,成一字形,圆弧形或S型排列,有的“珠”为实心圆,有的为空心圆,还有的是同心圆。
纹样,开始于人类的图腾信仰,萌芽于人们发现生活中的美。中国传统纹样,富藏着华夏文化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在漫长的历史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寓意吉祥的图案。从原始社会的古拙,到封建社会的华美,从粗旷的青铜纹饰,到精美繁复的花鸟鱼虫,无不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END
排版:韩 瑄
审核:王佳乐
终审:文物与艺术学院新媒体中心
出版:文物与艺术学院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