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院文萃】《小镇传奇——下乡知青》

唐山师范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师院文萃】《小镇传奇——下乡知青》

唐山师范学院

唐山师范学院

唐山师范学院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又到了每周五欣赏【师院文萃】的时间了,不知不觉中,《小镇传奇》已经陪伴了我们一段时间,日子一天天过去,小镇的故事还在继续,你是否正觉着意犹未尽呢?别急,我们接着讲给你听!本期公众号将为您奉上《小镇传奇——下乡知青》。

《小镇传奇》由我校中文系教授杨立元创作、“清风雅韵”唐山教师朗诵团联合演绎的小说。该小说立足于唐山本地的传统优秀文化,刻画了唐山人民质朴无华、胸怀坦荡的品性,让人深受感动。作为唐师人,这是我们绝不可错过的唐山本土优秀文化作品,让我们一同欣赏吧!

唐山师范学院

作者简介

唐山师范学院

唐山师范学院

唐山师范学院

杨立元,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二级),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唐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新现实主义小说论》《河北“三驾马车”论》《创作动机论》《滦河作家论》等专著23部。出版长篇小说《滦州起义》,散文集《家乡戏》《姥姥门口唱大戏》《纪念与怀念》。作品获中国文联第一届、第五届文艺评论奖,第七届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十一届、十三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第三届孙犁文学奖、第二届河北省文艺贡献奖等多项奖励。

唐山师范学院

唐山师范学院

唐山师范学院

唐山师范学院

唐山师范学院

唐山师范学院

唐山师范学院

唐山师范学院

唐山师范学院

本次朗读者:

史秀玲,滦州市第三实验小学语文教师。从教多年一直以陶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名言为人生信条,静静教书,默默耕耘。喜爱文字,爱好朗诵。

唐山师范学院

唐山师范学院

下乡知青

在“文革”中有一个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文革”期间的初高中生几乎统统被送到了乡下。此时小镇也陆陆续续地来了一些。等我上高中的时候,班上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是知青。毛主席对知识青年有个指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于是知青大规模的下乡运动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直至七十年代末,进行了有十多年的时间。在起初的时候,城里的这些学生们造反串联闹够了,觉得到农村去很新鲜,不知道农村的苦,都踊跃下乡。全城的人敲锣打鼓地欢送,下乡的知青头戴军帽,胸挂红花,宛若出征的英雄,很神气,但到了农村才知道这个广阔天地是非常艰苦的,因此很多人叫苦不迭。他们也经常闹出一些笑话,五谷不分,把麦苗当韭菜等等。如当时有的村子有连茅圈,即猪圈与厕所连在一起,人拉的屎给猪吃了。结果有的知青去解手,见了猪嘴拱上来,拎着裤子起身就跑,一边跑一边惊叫,令人们哈哈大笑。

那时知青下乡也有团体的。如北大荒兵团的北京知青,云南的上海知青等。在丰南县那时群体下乡的有开滦知青、唐钢知青等。因为父母所在的单位是大国企,单位有钱,所以把下乡职工的子女们安排得非常好。他们是集体吃住,基本没有受什么罪。如当年的侉子庄知青点、蒲台河知青点都是很知名的知青点。

小镇和附近村庄的知青多些是投亲靠友的知青。在下乡的村子里有家族的人。父母虽然离开家乡,但老家有人,让孩子回老家,有人照顾,受不了什么罪。有的知青有亲戚关系,或有各种关系,来小镇的知青大部分是这些人。

比较受苦的就是那些没亲没靠的知青。如与小镇毗邻的东田庄公社来的全是天津知青。来时是大部队,到乡里后便给分散了,分配到各村。村里给他们盖了房子,安了锅灶,他们自己起火做饭。这些知青哪里受得了这些罪?在农村出工不出力,或者干脆是不出工,到处游逛。有的人还经常偷鸡摸狗、打架斗殴,在村里人缘很不好,村里人也不待见他们,他们就破罐子破摔。我见到东田庄乡我老姑所在的王打刁村的知青,每个人都是大长发、穿长腿马靴,一看就是异乡人。村里人对他们都比较疏远,他们自然也不会老老实实地在农村劳动。但他们的处境也非常值得同情,远离父母,年纪大的也超不过20岁。我老姑对他们很是照顾,做了可口的饭菜也经常送些给他们,还经常给他们缝缝补补。

现在说说小镇的知青。我记得来小镇最早是邻院本家杨姓的一个秦皇岛知青。按辈分他应该叫我叔叔。他给人的特别印象是留着小胡子,经常穿着一个半大衣的工作服。他家在他爷爷那辈儿就出去了,没有想到到了他这辈儿还回到老家。为了照顾孙子,老奶奶跟着孙子回了阔别几十年的老家。老家有祖宅,正好留着祖孙娘俩住。这个小伙子非常勤快,吃苦能干,干活一点也不输于村里的年轻人,还经常背着一个粪箕子拾粪。我与几乎他没有什么来往,虽是家族,但话很少,也不在一个生产队。我在唐坊高中上学的时候,县里的乒乓球比赛唐坊工委片区在唐坊高中举行。他认为是个离开农村的机会,便苦练起来。看他的穿戴、打球的架势,一招一式很有水平,头上还系条手绢,趾高气扬的,打球时还高声喊叫。我觉得他肯定拿个名次。谁知第一轮便碰上了后来成为我下届同学的东田庄公社付家庄的小他几岁的季世存,三下五除二便败下阵来。输球后,他像一个斗败的公鸡,头不再扬着,而是耷拉着,回村老老实实地干活去了。后来他回秦皇岛顶了父亲的工,奶奶也跟他一起回去了,但他踏实肯干的劳动态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镇东头有一家姓董的知青,是投靠小镇他本家哥哥来的。他是来自东矿区的知青,在串联的时候,与一女红卫兵恋爱,并有了夫妻之实。于是串联结束后,便一起来到小镇,也立即结了婚。这男知青非常能干,女知青非常能说,有红卫兵天不怕地不怕、舍我其谁的劲头儿。有一次,因为小镇干部某件事情对他家不公。男的老实不敢言语,于是女的站在小镇的一个碾盘上,与小镇干部对峙,舌战10多名大小队干部,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结果众人竟说不过她,引得围观的人为其叫好。就那一次,我才知道红卫兵的辩才有多么的厉害。

接下来说说我干姐。我干姐姓肖,她哥哥在老家农村。一下乡她便回了老家,与哥嫂生活在一起。他的哥哥约有两米高,绰号“高老挑”,但他的妻子却又矮又黑,很不般配,好在孩子们个儿都不矮。我干姐个儿也很高,长得壮实,因为她上边有两个姐姐,大家叫她“三胖子”。她非常能干,干起活儿来能顶一个小伙子。我们在一个生产队,在生产队劳动的我的两个妹妹与她关系密切,加之我母亲人缘又好,于是她认了我母亲为干妈,我妈叫她“三丫头”。这样便有了来往,也亲近了许多。后来,我离开了故乡,干姐也被招工到唐山的一个工厂。那些年,干姐每次回老家都去看望母亲。以后,我与她便渐渐疏远了。我现在也不知道干姐的情况如何。

与干姐几乎同去我们生产队的一个天津知青,叫张子兰,大我几岁,长得很漂亮,白白净净、文文静静的,像个洋人儿,很是招惹镇里年轻人的眼球。但不知张子兰是通过什么关系来我们村的,据说镇长是他表叔,因此镇里有很多人照顾她。她来镇里的时候,我刚刚高中毕业。看她弱不禁风的样子,哪里受得了农村的罪。耪地的时候,她不会握锄杠,手几乎握住锄杠下面的锄钩子,不是在耪地,好像是刨地。春天风大土多,她就用头巾把自己紧紧地包裹起来,像个伊斯兰女人。后来,她通过关系去唐坊初中教书,而后当了工农兵学员,去天津师范学院读书而再没有回来。看来有人好沾光,近水楼台可以先得月。

在知青中给我印象最好的是天津下乡知青杨玉华。她出生于工人家庭,大概从小就吃苦耐劳,来到镇里一点儿也看不出是城里人,只是口音是天津味儿。一说话就是嘛嘛的。她来我们村一不沾亲二不带故。那是怎么来的呢?她先是与我的小学同学后来当兵的肖彦海定了亲,然后镇里才允许她下乡到此处。她的能干有口皆碑,人人夸赞。如秋末割苇草,大家嫌水凉,都不愿意下水,而她把裤腿一挽,“扑通”一声便下了水,众人颇为吃惊。再如,她每天早早起来带领着小姑子们拾柴禾,扫铁路路基上的煤渣,干活一点也不输于男人,而且任劳任怨,与大家相处得非常好,可称得上模范知青。后来有了知青返城的政策,她带着两个儿子回了天津,因为丈夫复员后在开滦井下工作,无人照顾。她在天津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又回到了唐山,在一家招待所工作。再后来,听我哥哥说曾在唐山的第一个饭店遇见过她。估计是退休后在这家饭店打工,她还特意给哥哥炒了两个菜而没有要钱,可见还是很有乡情。

当然,也有的知青,因为接受贫下中农在教育好的,被选为后备干部,如公社的团书记、妇联主任等。我在1975年被县里定为后备干部,当了工作组组长,与我一样当组长的就有几个知青。

后来,镇里的知青在知青返城的高潮中都回去了,他们下乡的历史也足可以成为传奇,他们在农村的日子迄今还在成为人们的谈资。

唐山师范学院

杨教授创作谈:

这篇小说完全是据实而写,没有一点儿虚构。因为我想借此给小镇留些真实的资料,所以小说的意味就差了一些,请各位朋友见谅。当年中国数以百万计的知青上山下乡,积极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用青春和生命构筑了辉煌的“知青时代”。在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先后有来自唐山、天津、北京等地的知识青年到小镇。他们怀揣理想,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与贫下中农打成一片,锻炼了筋骨,磨砺了意志,塑造了品格。我就是想通过这篇小说真实地还原历史,客观地展示知青的经历,生动地回溯知青的故事,以告诉后人、留给历史。我与知青感同身受,因为我也是一个回乡知青啊!如今这种“知青精神”已经成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资源。在新的历史语境中,我们仍要继承和发扬知青精神,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为科学发展示范区的建造奉献才智、贡献力量。

唐山师范学院

END

推荐阅读:

【师院文萃】《小镇传奇——好事者》

【文明校园】深入了解,你我共建

唐山师范学院2020年提前批A、提前批B录取查询

来自唐山东方国际学校的一封信

争做文明学生,共创文明校园——我们相约秋季师院!

文稿来源 | 党委宣传部

编辑 |高若佳

排版 |高若佳

责任编辑 | 裴浩然

指导教师 | 尹婷婷

唐山师范学院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河北本科院校-唐山师范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唐山师范学院-【师院文萃】《小镇传奇——下乡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