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今天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河北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我们的许多前辈和校友积极投身伟大的抗日洪流,为建立新中国做出了积极贡献。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根据档案和有关资料,整理了我校抗战期间参加工作的10位健在的老同志的简要事迹,分享给大家,向为国家和民族解放做出贡献的本校前辈致敬!弘扬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激励新时代师大人牢记初心使命,不断把我校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郭述昌
男,1925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1944年9月参加工作。1944年9月至1951年7月,担任小学教师、完小校长。1951年9月至1954年1月,在丰润师范、车轴山中学当教师。1954年2月至1957年12月,在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学习。之后,先后担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河北教育学院教务处副处长、调研员。1988年9月离休。
郭述昌在抗战时期就从事教育工作,抗战胜利以后也一直在教育战线工作,对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边区教育有着深入的研究。1986年主编了《晋察冀边区教育大事记》。该书分两个时期:1937年1月至1945年8月、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边区教育的发展,为研究边区教育提供了丰富资料。
彭建之
男,1926年7月出生,1943年9月参加工作,194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9月至1945年10月任献县西蔡村小学教师。彭建之八岁上小学到参加小学教育工作期间,发生了“七七事变”和“五一”扫荡。据彭建之回忆:“这一时期,环境极为艰苦,当时自己也抱有悲切观望情绪,对日本烧杀恨之入骨……后来环境较为好转,开始转向敌人进行隐蔽斗争……”
彭建之1945年10月至1958年10月先后在献县县委宣传部、中共青县县委、天津地委、邱县县委农村工作部工作。1958年起在河北师院工作,先后任工会主席、中学教材编写组成员、教改组组长、中文系党总支书记。1986年离休前任河北师院纪委副书记。
王江梅
女,1926年8月出生,1941年参加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北京农业大学农经系毕业。曾在冀中七分局黎明报社、冀中导报社、河北日报社、河北省计划委员会、河北大学工作。1981年到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工作,1986年离休前任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书记、副主任(馆长)。
王江梅上小学时就做儿童工作。抗战时期,在冀中七分区黎明报社工作,承担誊稿工作任务。1945年6月到1948年12月,在冀中导报工作,担任译电员、译电组组长。
冀中导报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冀中区委机关报。1938年9月10日在任邱县陈王庄创刊,初名《导报》。1939年春和1942年夏两度停刊。1945年6月随冀中斗争形势好转,该报复刊,并采用了毛泽东主席为该报题写的报头。1949年2月改名河北日报。1949年8月1日与冀南日报、冀东日报合并为河北日报。
朱安邦
男,1926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1945年8月参加工作,原河北师大财务科副科长。1986年11月离休。
朱安邦与我校校友、革命烈士郭隆真是同乡,出生在大名县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在河北师范大学辑印的《鲐背老同志抒怀录》中这样记载:青年时期的我,饱受了日本人占领中国之苦。只要乡邻一喊“日本人来了”,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也不管是农忙还是冬闲,人们总是立即放下手里的东西,带领全家老小东躲西藏,四处逃荒。
他青少年时期就读大名中学(时名:大名抗中),曾考过全校第一名,因此被校长看中,在中学没有毕业的时候就留在学校任会计。1954年因为国家建设大发展,被省政府抽调到北京我校前身筹建处工作,1955年来到石家庄参与河北师范大学的建校工作,之后一直从事财务工作至离休。
在《鲐背老同志抒怀录》中,他自己回忆说:“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我们在日本鬼子的铁蹄之下勇敢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坚决打倒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新中国的百废待兴,我们又投身祖国的建设洪流,倾毕生经历背井离乡建设发展了河北师范大学!”
宋书岱
男,1928年12月出生。宋书岱少儿时期受进步思想影响,当过儿童团团长,组织学生积极进行抗日救国活动。194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至1947年,在高阳县印刷所、县政府冀中九专属工作。1947年12月至1949年11月,任冀中八地委股长、研究员。之后,先后在沧州地委研究室、河间县委、东光县委、河北省委东风杂志编辑部工作。1959年至1964年,在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学习,后在中央党校政治研究室、中央党校五七干校、四川省委写作编辑部工作。1973年8月起,先后任河北新医大学党委副书记,省委党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河北讲师团副主任。1986年5月任河北师大党委书记。1992年1月离休。
宋书岱坚信和熟悉马克思主义理论,热心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和研究,长期从事高校管理和理论研究工作。1979年3月作为河北省理论界代表参加中央召开的党的理论务虚会,参与全国重大理论问题的探讨研究,上个世纪80年代编著马克思主义理论书籍三部。离休后,宋书岱依然关心教育事业,于1979年创建河北省哲学学会,任会长13年,后为名誉会长;还担任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首届常务理事、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会顾问等职。
毛金明
男,1929年2月出生,194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以后,由于日军侵略,家中生意不善,父亲因生计所迫而发愁病故。据其自传对于抗日战争的记载:“村里人被抓去,年轻人晚上不敢在家里睡,拿着铁锹到地里去睡,鬼子来了就跑。经常看到鬼子惨杀我同胞的事情,这真使我恨入骨髓。我想我们只有去当八路消灭鬼子才能为死难者报仇。”
抗战胜利后,1947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三纵队111团,1948年11月因负伤致残而退伍还乡休养。后入枣强师范、冀县师范学校学习。1954年12月至1990年2月在河北师范大学工作,先后就职于马列主义教研室、总务处。
边鹏
男,1930年2月出生,1945年3月参加工作,194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于河北献县第六区青园村小学、北京纠察总队华北军区军务部、北京军区办公所、河北师范大学工作,1990年3月离休前任河北师大物理系党总支副书记。
1942年边鹏在抗日高小学习,抗日高小在学文化、学政治的同时,还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抗日救亡真理,并为活跃群众文化起着巨大推动作用。1945年,边鹏在河北献县第六区青园村小学任教期间,带领学生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教唱抗日歌曲。抗日小学条件艰苦,但抗日教育一直坚持。
在自传中,边鹏曾回忆到:“1942年在抗日高小学习时,日寇气焰愈加嚣张,对抗日游击区开始了‘五一’大扫荡,施行‘三光’政策,那时到处都是岗楼,日军时常搜查、抓人,对日斗争进入了极端困难的时期。在环境极端困难和异常恶化的情况下,学校解散,学生转入地下活动,非常不易。”抗日战争胜利后,边鹏又回校继续学习,直到1946年参军。
张奎霞
女,1930年3月生于天津。1937年至1945年先后在天津私立短期学校、天津市立第七小学、天津私立渤海中学等上学。1945年7月在解放区晋察冀边区(河北阜平)中央局城工部学习并参加工作,协助地下党组织工作。1945年8月至1946年3月转天津协助地下党组织工作。1950年4月入党。1947年至1972年先后在冀中军区、华北军区、66军196师、南开大学、中央高教部等工作。1972年10月至1983年9月在河北师范大学组织部工作。
翟玉珍
女,1931年10月生。1939年至1942年,家被敌人侵占,被迫在外逃难。1942年10月至1945年3月,在半游击区河南顿邱县完全小学学习,边上课边打游击,站岗、放哨。期间,1944年3月加入儿童团,并担任团长。1945年5月至1947年6月在冀鲁豫边区职业学校学习。1947年6月至1953年10月,先后在太行军区、解放军第69军工作。1957年9月至1960年10月在河北师大物理系学习。1960年10月至1987年12月在河北师大工作。曾任河北师范大学统战部副部长。1987年12月离休,享受副厅级待遇。
据其自传记载:“1942年冬,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父亲(翟肇基,中共党员,从事地下活动)带着我和姐姐到解放区去,从此我和姐姐就在顿邱县完小上学。但这里距敌占区只有二十几里,敌人经常来扫荡,我们就在游击环境下学习,敌人来了就跑,敌人走了就上课,经常夜晚行军,有时在几尺深的雪地里跑,甚至一两天吃不上饭,找不到自己人。在这期间经常参加站岗、放哨、盘查行人等工作,这是童年时期的锻炼”。1945年春,到冀鲁豫边区清丰县陆塔抗日高小学习,经常在农村发动群众,推进减租减息、抗日、教农民识字等工作。由于工作和学习都很出色,1945年5月5日,年仅13周岁的翟玉珍便被党吸收为正式党员。
李兰甫
男,1931年出生。1945年3月参加献县游击组,自此从事革命工作。游击组后更名献县区小队,任警卫员。同年年底转入县大队,任警卫员。1946年至1956年先后在华北军大、第二高级步校、石家庄市建筑公司担任公务员、电话员、司机、机械工等工作,1956年12月至1991年9月在河北师范大学总务处车管科工作,任司机。
供稿/党委宣传部 老干部处 档案馆
排版/张悦
审核/马倩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