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南迁路
●这是一场激动人心的远征,从哈尔滨到秦皇岛,全程1960公里,历时近一个月。●这是一次致敬先辈的探险,在骑行中体会老一辈燕大人是用了怎样的雄心和气魄,完成了两次搬迁三次创业的壮举。●这是一次凝聚人心的宣传,在南迁精神的指引下,一路传播燕大精神,一路彰显燕大魅力。●这是一次跨越四省的联谊,漫漫长路,时时都有亲朋的鼓舞,处处都有校友的欢聚。●为庆祝建校溯源百周年,独立办学一甲子,学校决定开展“龙健杯”“重走南迁路”校庆骑行活动。通过自行车骑行的方式,追寻学校两次搬迁的漫长旅程,弘扬艰苦创业的燕大精神,服务地方经济,加深校友情谊,为燕山大学百年华诞献礼。●这就是重走南迁路,追寻南迁足迹,重温南迁情怀,保留专属燕大人的“南迁记忆”,并从中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为母校百年华诞奉上一份炽热的心意。
骑行路线及活动
● 活动全程约2000公里;
● 活动时间:8月中旬至9月10日;
● 启动仪式:8月中旬在哈尔滨工业大学;
● 闭幕仪式:9月10日在燕山大学;
● 计划在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长春、沈阳和鞍山等地,联合当地校友举办科技服务地方、燕大精神宣讲和师生校友联谊等活动。
单车骑行,是对意志的综合考量,更是坚持不懈精神的体现,这些燕大骑行者,用自己的拼搏,重走南迁路,访问校友,发出邀请,更是为百年燕大的校庆活动,增添了一笔青春活力的色彩。七名在校同学在南迁精神的指引下,一路传播燕大精神,一路彰显燕大魅力,这一次,他们以校庆志愿者的身份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董运泽
董运泽——18级软件工程
领队
积历史之厚蕴,更展宏图!再谱华章!
"骑行就像要跑步一样要有自己的节奏,遇到长距离上坡不要冲,遇到下坡也不要刻意加速,尽量保持在一个匀速状态。"只有这样才能骑的更远更轻松,这是他作为领队的意识,有时他们还会采用编队骑行,轮流带队破风,以节省体力。
他们会选择稍小的齿比,以减小膝盖的负担,依靠踏频去提高速度。对他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帮志同道合的骑友,一个人骑车可以骑得很快,一群人骑车才能骑得更远!
邓博仁
邓博仁——19级英语
骑行者
百年历史奠基底蕴深厚,明朝扶摇直上一飞冲天。
走访校友企业时,他切身体会到了学校“丹心为国育英才”的初心。优秀的校友用自身的学识和技术优势创办企业,为城市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也是母校对国家做出的贡献之一。
校友的热情招待让他们体会到母校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燕大(东重)人之间深厚的感情纽带已经深深烙在每个校友的心底。
沈阳校友会的前任会长张师兄是东重学子,从未在燕大学习生活过。他说,在这次活动之前,他从未觉得燕大就是老东重,对于他而言,燕大是陌生的。这次活动从哈尔滨出发,自哈工大奔赴富拉尔基,在老校园寻回东重的传承,长途跋涉,让这份精神在燕大发扬光大,让东重人有了归属感。这次活动是百年历史的溯源纪念,也是燕大新百年辉煌的开始。
何云逸
何云逸——19级硕士化工
骑行者
祝母校早日进入双一流行列,百年辉煌!
这次骑行活动对他们而言有很多的挑战,首先,这么多人的骑行经验,参差不齐,队伍的速度无法保证,所以他们必须统一进度。对于他自己而言,也是第一次和这么多人保持一队骑行,之前骑长途都是一两个人骑,频率和节奏都是自己定的,而现在,他必须跟上大部队的节奏。经过长时间的磨合,他们已经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保证队伍里的每个队员都能跟上节奏。
此次活动,他们一路从哈尔滨出发,经过齐齐哈尔,最终到达秦皇岛。哈工大是源泉,东重是根基,燕大人身上带着哈工大和老东重人的这股冲劲和韧劲,学校组织这次活动,对于在校生来说,能更好的了解到学校的历史,增加他们对于学校的归属感,在国内,很少有学校能像燕大一样,具有这样的特殊活动,这次活动也是对百年校庆的最好的献礼。
傅章磊
傅章磊——20级硕士机械设计
摄像者
祝燕大百年辉煌,越办越好!
此次活动过程中,一直都有各地校友会忙碌的身影,给他们安排食宿,准备各种欢迎仪式,为他们随行探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本以为这次旅程会是一个,十几个人的孤独之旅,事实上校友们的热情让他们这一代年轻的燕大人感受到了燕大东重的校友遍布天下。
同时,他想感谢校方和老师,没有学校老师们积极的组织同学和校友来参加活动,他们也不会有机会用这种特殊的方式,重走一遍燕大的南迁之路,让他们不仅仅是从校史当中感受到燕大的历史积淀,更是能通过校友和自己的所见所闻了解东重和燕大的过去。
家人们其实最担心的是安全问题,因为新冠疫情在那一段时间比较严重,但学校不仅安排了核酸检测,还买了保险,同时这本身也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活动,最后家长们也都放心让他们来参加本次活动。偶尔也能在学校的官方推文,消息中看到他们,家长也会为他们感到自豪。
周洋
周洋——18级雕塑
摄像者
作为母校的一份子,作为这次活动的一名志愿者,我深感自豪,我也很有信心,燕大争创双一流成功。
骑行活动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出发,一路向北骑行至齐齐哈尔富拉尔基,再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一路南下,朝着终点站燕山大学不断前行。作为一名在校生,能参与到“南迁路”骑行活动的志愿服务,他觉得自己既是幸运的,也是倍感震撼的。
活动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感动与惊喜,有太多让他们永远无法忘怀的瞬间:中国一重内标有“燕大研发”字样的设备、东重校园的丁香树、不胜枚举的优秀校友企业等等,都是新百年燕大人前进的动力和学习的榜样。从他们的故事中可以感受到燕大(东重)人骨子里的奋斗基因和服务国家战略的家国情怀,也感受到作为一个燕大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不论是全程骑行的十位勇士,还是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者。经过近一个月的磨合,他们已经成为团结一致的共同体,追寻前辈的脚步,感悟创业之艰辛,向着共同的目标勇敢前行。
黄远
黄远——18级检测
摄像者
为母校百年校庆助力,深感荣幸,祝燕大振翅高飞,越办越好。
当他们看到骑行数百里的目标的时候,他们的确感觉到有压力,但后来发现这也是动力。早在七月底的时候,他们的骑行设计团队计算的历程是1960公里左右,这个数字是当年的燕大(东重)开始独立办学的时间,算是一个寓意。但经过一路辗转过来,他们实际走过的路程已经超越了这个数值,但纵使路途艰苦,终究也无法动摇团队走完南迁路的决心。
他作为摄像者体验过三十公里的骑行,那次体验让他更加深刻的认识到:骑手们每天一百公里上下的骑行任务的难度是其无法体会的。所以他深刻的认识到,在亲身参与之前,永远不要觉得路程仅仅只是个数字而已。
虽然采访了他们随行的数位在校生,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正在为这次活动贡献力量的在校生们远不止他们几个。很多人一直在他们身后,成为他们坚强的后盾,有力的臂膀。
胡义雄
胡义雄——17级工业设计
收尾者
水击三千里,燕大鹏程万里!
他们这一路上,骑行经过这么多的地点,既感受到了每个地方的精神,比如大庆的铁人精神、富拉尔基的艰苦创业精神、沈阳的工匠精神,又感受到了一些整体的精神,比如团队精神,这些都是非常值得他们去学习和传承的。
在学校整体南迁之后的这几届的校友和同学,对于东重的了解,都是比较少的,只限于照片、文字与口述,总觉得那是很久远的事情,与自己的关系并不太大,也感受不到从东重到燕大的历史传承。而燕大的根源,是在嫩江河畔、在遥远的富拉尔基,在一重的机器轰鸣中、在东重的主楼里。
而参加这次骑行的活动,不仅仅是走了一遍当年南迁路,还认识了很多以前在东重上学的师兄师姐。从东重旧址的校园中,从老校友们的身上,他仿佛看到了当年东重的辉煌,看到了那个曾经灿烂的时代。而他也想把这份历史、这份感情、这份感慨、这份他心中的星星之火,传递给更多的同学、让南迁的艰苦创业精神,连续地传递下去。
图文来源:燕山大学团委
编辑:王晓丹
初审:褚玉晶 蔡常山
终审:逯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