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发布

龙招港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第六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发布

提供科研支持、升级产业模式、培训技术人才……教育部直属高校全力以赴,为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助力。日前,第六届直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发布,一起来看——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信息赋能生态宜居

电子科技大学充分发挥自身学科综合优势,与定点帮扶地实际有效结合,不断丰富完善“电子信息+精准扶贫”的成电模式,助力定点县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学校定点帮扶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全省35个县被国家列为森林火灾高危区和高风险区,康定市也位列其中。岑巩县森林覆盖率为62.28%。据统计,近五年川黔两地由于森林火灾,造成50人的重大伤亡,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学校组织相关方向科研团队30余人,充分发挥“电子信息+地球科学”的学科专业优势,紧密结合森林草原火灾预警监测的发展需求,多次深入康定市、岑巩县野外试验实践,为康定市、岑巩县分别研发完成集“灾前高精度风险预警—灾时近实时监测—灾后燃烧烈度评估”为一体的“康定市森林草原火灾预警监测系统”“岑巩县森林火灾预警监测系统”(以下统称“森林草原火灾预警监测系统”)。森林草原火灾预警监测系统不仅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成为有效的乡村生态振兴新“武器”。

“森林草原火灾预警监测系统”实现了森林草原火灾发生前3—6天的风险预警、林火燃烧时近实时火点监测、林火燃烧后损失精准评估,可为康定市、岑巩县森林草原火灾防控、救援及管理提供科学数据和决策支持。项目实施以来,康定市、岑巩县森林草原生态资源、当地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均得到了有效保护。同时项目成果辐射四川全省2021年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治理工作,成效显著,有力地促进了森林草原火灾预警监测技术的持续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在更大更广的层面保护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保护绿水青山,为实现生态宜居乡村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奶山羊养殖业转型升级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依托人工智能领域相关学科优势,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助力国家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先后在学校定点帮扶的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桥陵镇、苏坊镇等地实施“羊博士”奶山羊智慧养殖项目,在推进奶山羊智慧养殖产业工程化实现、标准化构建和智能化探索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项目分别在桥陵镇和苏坊镇试点单位建立了两个标准化“智慧养殖小区”,建立奶山羊智慧养殖的示范应用平台。累计安装温湿度计、吊扇、水泵、紫外线杀菌、喷雾消毒、蓄水桶等设备40余套,集成构建了羊场物联网系统,通过手机端、网络端实现了对羊场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智能化控制。其中,养殖环境监测系统实现了羊舍自动定期清洁,以及温度、氨气等关键数据的远程控制;饮食监测系统对奶山羊的饮食及饮水量进行监控,并对累计数据进行分析;无接触测温系统则基于红外成像技术对奶山羊乳房等关键区域进行实时检测及定位算法,完成奶山羊健康状况的评估等;新型奶山羊挤奶器,提升对奶山羊的健康监测和羊奶的质量检测水平。项目实现了用成熟可靠的技术方案和低值易用的设备系统,带来产业发展的高增加值,全面适应于蒲城村镇一级的养殖环境和养殖模式。

项目以AI技术赋能蒲城县奶山羊养殖产业,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产业升级,助力农户增收,打通五大关键技术,打造两个应用示范平台,凝练“选点精准、汇聚资源、创新引领、产教融合”的工作特色,全面助力蒲城县奶山羊智慧养殖标准化体系构建和转型升级,为支持陕西千亿级奶山羊产业和蒲城县乡村振兴事业作出“西电贡献”。

吉林大学

小食材插上科技“翅膀”

由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铁华领衔的食品生物技术科研团队,发挥学科力量,精准定位,谋求长远发展,以“高校+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在吉林大学对口帮扶的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的产业帮扶上打造了一条创新致富路,实现农产品走出国门。

学校全产业链帮扶的通榆县天意农产品经贸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发展辣椒产业,累计带动万余户贫困户脱贫。通榆县天意农产品经贸有限责任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是蔬菜仓储、初加工,主要产品是鲜辣椒、干辣椒、冻辣椒以及辣椒面。多年来因为无科研团队,无新产品开发能力,产值和发展处于瓶颈期,难以突破。

2018年,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铁华教授团队首次走进天意集团。在听取企业介绍后,凭借多年在食品圈子的宽广视野和敏锐判断,张铁华着眼提高市场竞争力,提出了重点推进辣椒产品由现在的速冻鲜辣椒、辣椒粉、辣椒丝向辣椒酱、辣椒色素、辣椒碱等初级和精深加工领域的发展思路。与此同时,谋划基于辣酱优势基础生产辣白菜,发展白菜加工产品的战略,提升增值空间。团队安排副教授赵昌辉和王翠娜各带领两名硕士分别针对辣酱和辣白菜集中攻关。香辣酱、日式辣酱、韩式辣酱、蟹黄香辣酱、海米香辣酱、牛肉香辣酱、蒜蓉香辣酱、腌辣椒、蒜蓉番茄辣酱、香芒甜辣酱、绿豆玉米蘑菇辣酱、藜麦辣酱,等等,无数的创意配方不断被摆上品鉴台。各种栅栏工艺、各种冷杀菌技术、各种天然防腐剂不断在辣白菜保鲜上进行实验。

在学校的帮扶支持下,2020年公司的辣椒产品、辣白菜全年出口金额达人民币3.7亿元。今年,公司又与4660户贫困户签订了3万亩种植合同,预计户增收2万元以上。

中国药科大学

中药产业赋能乡村治理

中国药科大学找准乡村治理切入点,通过发展产业带动组织、人才、文化建设,因地制宜打造宜居、宜业、宜乐的新型农村社区,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加快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与“治理有效”的双向促进。

和顺家园社区地处陕西省镇坪县曾家镇“一河两岸”中轴线核心位置,2012年开始建设,2018年建成使用,总体规划安置户数1100户,规划布域在集镇“一河两岸三区”,是全县易地扶贫搬迁规模较大的社区。和顺家园社区人口体量大,人员构成复杂,利益诉求多元。

为帮助社区村民尤其是异地搬迁安置村民放心居住、安心就业、舒心生活,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学校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整合学科、资金、智力、信息等优势资源,通过帮助社区发展中药产业,以产业升级带动社区组织、人才、文化等领域建设,建强社区治理主体,培育治理人才,优化治理环境,探索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齐全、生态环境优美、基层治理有效的新型农村社区。

学校以“双一流”学科——中药学为依托,组织中药学院与曾家镇结对帮扶,立足该镇中药材资源禀赋,实行“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发展社区工厂、药材产业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社区产业。同时,积极探索订单生产、土地流转、劳动雇佣、资源资金入股等多种形式的收入分配机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现社区村民就近就业、充分就业,破解农村吸引不了资金、技术,留不住人才的难题,为乡村治理打基础、筑根基。

天津大学

“小挂面”铺就致富路

天津大学自定点帮扶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以来,持续向宕昌县沙湾镇大寨村派驻第一书记。先后三任第一书记始终牢牢聚焦大寨村产业发展,按照“市场+合作社+农户+电商”的模式,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引领脱贫致富之路。

大寨村位于宕昌县南部,山大沟深,全村人均耕地面积0.2亩,交通不便、自然资源的匮乏与土地的稀少,是造成大寨村曾经大部分村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无人无地无资源”导致该村没有任何产业,村民多以外出务工为主,留守村子的以老人、妇女和小孩为主,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思想观念较保守。

基于这一情况,驻村第一书记决定把发展稳定持续的产业作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突破口。第二任第一书记冮皓入户调研发现,当地家家户户都吃面,而且到处都在做工程,对面条的需求量也大,产品能实现自产自销,村里劳动力简单培训就能上手,老百姓的积极性也好调动。于是,冮皓带领村两委买了台小型挂面机试水,结果所产挂面供不应求。

2019年6月,冮皓带着村民代表赴河南等地考察挂面生产线。同年10月,天津大学投入50万元购入挂面生产线和包装机。学校投入、村两委牵头、群众入股,天津大学挂面扶贫车间迅速投入生产,效益良好。合作社逐步确立了以挂面为主打产品的思路,开始批量生产挂面,挂面获得了SC认证,销路越来越好,逐步让村庄产业“兴起来”了,村民腰包“鼓起来”了,村民脑袋“富起来”了。

自2019年12月挂面扶贫车间正常运转以来,共销售挂面约180吨,销售额突破150万元。挂面扶贫车间的良好运转增加了群众收入,带动了群众就业,增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华南理工大学

首创“碳中和新乡村”

华南理工大学立足多年全方位开展“大教育扶贫”的研究与实践,在全国首创“碳中和新乡村”发展理念,持续助力帮扶地区构建乡村生态资源资产化绿色发展新模式,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校精准帮扶新路径。通过全方位研究“碳中和新乡村”发展模式与技术体系,并在多地创设综合示范基地,科学探索“新平台、新乡建、新经济、新人才、新治理‘五新融合’”实施路径,取得良好的创新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定点帮扶云南省临沧市云县打造“一体化”全域规划、构建“扶贫链”造血机制,结合“生态产业化”,成功培育云游、云酒、云茶、云泉等低碳产业与生态农业品牌;组团式帮扶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孔美村实现重点涉毒村到美丽红色村的蝶变,系统开展生态湿地水质净化、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屋顶光伏等低碳乡村建设项目;以院士团队牵头开展科技援疆扶贫,研发高强度全回收地膜先进制造与循环利用技术,实现地膜循环有效利用,在促进耕地质量改善、提升农民收入的同时,显著减少了地膜残留量与碳排放量。

“碳中和新乡村”的核心内涵旨在全方位构建生态资源资产化乡村绿色发展新模式,重点体现在空间、经济和社会低碳转型三个维度。在空间维度,强调建立城乡统筹的低碳空间体系,科学策划以新能源为引领的低碳技术项目开发与空间布局,构建清洁高效的能源体系,促进乡村发展的再电气化,重构乡村生活、生产、生态空间格局;在经济维度,强调碳交易在乡村生态资源资产化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注重将低碳技术与乡村产业发展相结合,培育以“碳中和新农业”为载体的生态人文新经济;在社会维度,强调乡村低碳治理体系的研究,培育村民低碳意识,建立低碳社会。

中国传媒大学

打造“人同心”文化图景

儿童推普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举措,亟需加大培训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的力度,亟须动员一批志愿者去“前线”支援。农村、西部和民族地区,也正是我国方言、民族语言复杂的地区。

基于此,中国传媒大学组织发起了一系列语言精准帮扶项目:“语同音”工程。该工程秉持“书同文、语同音、人同心”的理念,用语言精准帮扶的方式,发挥语言传播和融合传播的优势,从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着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教育帮扶、乡风建设、乡村育人的综合效果。

“语同音”工程具体包括调研摸底、分析研讨、“学前学会普通话”评估、搭建语言服务公益平台、开展大学生公益活动等方式,按计划有序推进。聚焦一个核心、两个主题、三个主体。一个核心,即语言。将语言作为交流载体和文化本体,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过程中发挥信息传播和文化传承功能。两个主题,即乡村故事、红色故事。乡村故事呈现美丽中国,红色故事赓续精神谱系。三个主体,即孩子、师生、媒体。服务乡村孩子,师生公益行动,媒体平台助力。

“语同音”工程本着立德树人、教书育人、课程思政、投资未来的理念,协同发挥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大学功能,特别是大力发挥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的功能。活动以小切口贴近服务对象生活,注重孩子学习普通话的更高标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讲好红色故事的能力,和孩子们一起挖掘红色文化,让更多人听红色故事,赓续红色基因。在语言帮扶工作推进过程中,学校师生摸索出了一条走进基层(乡村学校)、凝聚智囊(请进高校)、聚焦孩子(摸底规划)、云端教育(城乡携手)、志愿行动(爱心接力)、立体平台(“互联网+”模式)多环节互相协同的经验道路。

中山大学

在“生命禁区”守护人民生命

2016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从0海拔到5000米,连续5年共派遣专家38人次驻点帮扶西藏仲巴县卫生服务中心(现为仲巴县人民医院)。

仲巴县地处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边境线长达357公里,在守卫边疆、捍卫国家安全上发挥重要作用。它是日喀则与阿里地区之间的必经之地和219国道重要途经点,每年成千上万游客路过。

针对仲巴实际情况,医院研究确定“132,逸仙爱”精准帮扶计划,即一个方针:按需帮扶、形式多样、注重实效、帮扶无期限;三方面精准帮扶举措:医疗、人才、管理三位一体精准发力;两个重点帮扶目标:实现“两降一升”及提高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目标、建成二级乙等医院。2016年以来,医院全力以赴推进“132”计划落实落细,帮扶仲巴县人民医院取得显著成效。

5年来,医疗队员克服高原反应和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在“生命禁区”仲巴高原日夜奋战,边吸氧边奋战,帮助仲巴县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改造软硬件,健全规章制度,提升管理水平,提前两年实现建成二级乙等医院的目标,结束了当地没有医院的历史;帮助仲巴县当地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首次降到0,“两降一升”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多措并举组织培训,以“师傅带徒弟”“请进来、派出去”等形式,着力变“输血”为“造血”,提升了当地危急重症救治综合能力,培养出了一批熟练掌握剖宫产、无痛分娩等数十项急需医疗技术的业务骨干,带出了一支“能力强、用得上、留得住”的本地医护队伍,为仲巴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开展多轮巡回医疗为藏族同胞筛查包虫病和心脏病,积极深入开展送医送药,助力健康仲巴、健康西藏建设。

中国农业大学

小农发展驱动乡村振兴

中国农业大学依托学校的科研、人才优势,探索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萝卜山村小农发展驱动乡村振兴创新模式,通过“五个一工程”协助小农对接现代化,探索农民增收机制,创新收益分享模式。学校还将人才培养与实验推进融合在一起,在实验推进中培养出能够扎根中国大地的实用型专业人才,同时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将科研成果直接贡献于乡村振兴伟大事业。

萝卜山村作为中国农业大学—临沧市小农发展驱动乡村振兴实验村,率先探索“五个一工程”。“五个一工程”包括一户多业、一户一品、一村多产、一村一品、一山一花。学校专家团队基于农户各自的生计优势,指导农户实施一户多业、一户一品的探索。萝卜山村示范户同步进行厕所革命、厨房革命、家庭车间、美丽庭院、农特品牌等方面的综合实验。与此同时,团队积极探索孵化萝卜山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以及聘请专业人士担任CEO的新模式。合作社CEO将全权负责合作社的品牌管理与市场开发,与合作社成员共同探索萝卜山乡村振兴新业态,培养乡村振兴带头人,建立合作社新机制。

探索具有临翔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路径的创新举措,是解决临翔区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需要。这一实验将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职业化同步发展,在微观层面探索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基于萝卜山乡村振兴模式的不断成形,学校工作团队还将在临沧市政府的支持下,将这一模式在临沧全市进行推广扩散。同时,工作团队也将借助学校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的平台进行全国范围的推广,并形成相关的政策建议向云南省乃至中央呈报,为云南省乃至全国层面的乡村振兴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浙江大学

激活县域人才“蓄水池”

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践行高校青年投身脱贫攻坚一线,围绕“知识传授、能力培育”的核心,联合学生、学校、教师、家庭和社会五个维度,推动校园建设、知识赋能、精准资助、产教结合、多元联动“五位一体”的全闭环教育帮扶模式,探索出以教育扶贫助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校青年扶贫品牌”。

景东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北端,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条件落后,呈现明显的整体贫困、深度贫困。为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学校探索出以教育扶贫为核心、以人才扶贫为根基、以志智双扶为方向的高校青年扶贫新模式,助力景东县实现脱贫摘帽。自2013年浙江大学开展定点帮扶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以来,9批52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青春力量。

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发挥青年在扶贫攻坚中的生力军作用,研究生支教团承载着“全校一盘棋”支教新格局的桥梁纽带作用,承担着“教书育人、发现需求、供求联结、落地推动、自我成长”的任务使命,从“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三方面提出解决县域发展的“浙大方案”。项目运行9年来,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每年选派5—7名优秀研究生,迄今已有52人赴景东接力开展一年支教扶贫。

截至2021年7月,研支团累计教授93个班级、4000余名学生,共完成20000余节课时的教学任务,助力景东县职业高中连续9年职业高考上线率位列云南省第一,其中3名景东籍学生通过“高校专项计划”考入浙江大学;培养的学生参与实习及就业,在2019年顶岗实习活动中,1070名参与学生的家庭经济收入共增加2472万元,户均增收2.31万元。研究生支教团累计筹募社会善款390余万元,受益学生遍及景东13个县镇93所中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

东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让千年彝绣焕发时代光彩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地处滇中高原,川滇交通要道,是茶马古道上的商贸重镇,通过集中攻坚,2018年实现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序列。南华县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9.13%,当地绣娘习惯于手工制作各类绣品,将其拿到市场进行售卖,作为自家务农收入的有力补充,南华彝绣的产业化一直处于小、散、弱状态,“看着美丽,穿不出去”的尴尬,藏在深山无人识的寂寞挥之不去。

如何“激活如此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发展产业,让绣娘们美起来、富起来”“让千年彝绣文化产品走进现代生活,与人们日常生活产生紧密融合”“发挥高校智力优势,加强与社会力量的合作,精准帮扶南华彝绣产业发展”等帮扶问题引发了学校的思考。

结合南华县实际,东南大学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结对,与上海机场集团及地方政府联合,探索“校校地企”协同帮扶的新模式,实现了促进南华彝绣文化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与“绣娘”创造美好生活有机统一。

2019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正式结对帮扶南华县,也将助推彝族刺绣产业发展重点列入学校的帮扶方案。通过持续三年的两校“倾情投入”,在加强顶层设计、培训彝绣人才、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宣传推广等方面下足了“绣花功夫”,为南华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一是大力培养彝绣人才,传承和提升技艺。在两校的帮扶下,通过开展彝绣技能培训,学习掌握彝绣技艺,让更多的贫困妇女背着孩子、抱着娃,实现了居家灵活就业。二是把培养传承、设计、刺绣、管理、经营人才作为彝绣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大力实施彝绣人才培训项目,提高了绣女们的绣制水平和商品意识,激发了她们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和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动性,同时也有效带动了广大妇女群众实现居家创业就业,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增强了彝族刺绣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南华县整体彝绣刺绣水平明显提升。三是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彝绣品牌。两校联合上海机场集团及地方政府以七彩彝州刺绣加工厂为抓手,推进彝绣产业帮扶工作,组织教授服务团、地方企业专家等专业力量,帮助制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开展技术服务、提升产品附加值,帮助引入社会基金、拓展产品市场等。四是加强宣传推广,提升彝绣影响力。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宣传推广,努力提升彝绣影响力。

彝绣产业帮扶项目以文化发展助力“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为目标,以抓住“一”个重点、创新“两”个模式为特点,积极探索彝绣产业帮扶的高校模式,积极探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一”个重点。以七彩彝州刺绣加工厂为帮扶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平台,构建带贫机制,以点带面、以面带全,取得较好成效。“两”个帮扶模式:一是创新“高校结对、校企地联合帮扶”新模式,发挥高校智力资源优势,精准对接文化产业帮扶需求,加强与社会力量的合作,协同政府支持,汇聚政策、智力、资金等资源打好“组合拳”,提高了帮扶效率和质量。二是创新“龙头企业+车间+绣娘+订单”的带贫模式,注重企业与绣娘的利益链接机制。龙头企业拿到订单后,只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将全部订单分配给各个扶贫车间,按照绣品质量和工作效率按劳分配,保障了绣娘的权益,实现了利益最大化。

为充分发挥高校自身优势,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更好地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两校从以下两个方面进一步思考:一是将学校先进的科技因素融入彝绣产业发展中。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要充分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手段,创新服务方式和营销方式,促进彝绣产业可持续发展。二是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将非物质遗产教育作为学生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通过教育赋能青年,支持他们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彝绣文化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行动。

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微信号:jybxwb)

声明:本媒体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及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邮箱:lzkhlj@163.com。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黑龙江教育考试-黑龙江教育考试新媒体-微信公众号-龙招港-第六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