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撞立秋 作别夏日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今日立秋,立秋乃秋季之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天气渐渐向凉爽舒适转变
关于古时的四时八节之——立秋
大家有怎样的了解呢
河工er知道的立秋习俗都有什么
进入立秋,是不是离秋高气爽不远了呢
别急,小编带各位共赏立秋时
网址未加载ING.
立秋至
AUTUMN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廿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
立秋,也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中国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一候凉风至
凉风至意思是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夏天中的热风。
”立秋了,夏日炎炎的酷热终于要结束了"
如果河工er是这样想的,那立秋可真要“申冤”了
立秋时节仍在暑热时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才出暑。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在中伏时期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
二候白露生
白露生意思是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
三候寒蝉鸣
寒蝉鸣意味着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秋声起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立秋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我国有“贴秋膘”“咬秋”等等习俗。接下来让小编为大家一一介绍吧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称体重,并和立夏时体重对比。秋风一起,胃口大开,就想吃点儿好的,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所谓“以肉贴膘”。
称水
旧时,老百姓分别在立秋前后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满水,然后称重。如果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后的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涝。
食秋桃
在浙江杭州一带有立秋日食秋桃的习俗。每到立秋日,人人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来。等到除夕,不为人知地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啃秋
啃秋,又称咬秋,汉族岁时风俗。即立秋日吃瓜。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
秋忙会
秋忙会是立秋习俗之一,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
秋候生
AUTUMN
进入秋季后,由夏季的多雨湿热过渡向秋季少雨干燥气候。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万物随阳气下沉而逐渐萧落。秋季最明显的变化草木的叶子从繁茂的绿色到发黄,并开始落叶,庄稼则开始成熟。
立秋之后,在饮食方面应该特别注意定时定量、润燥强体,应吃些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
秋季养生
在秋季养生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此乃古人对四时调摄之宗旨,告诫人们,顺应四时养生要知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之后,虽然早晚会较凉爽些,但“秋老虎”肆虐,往往使人极易产生倦怠、乏力之感。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可根据需要适当进补。
立秋之后,在饮食方面应该特别注意定时定量、润燥强体,应吃些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同时,中医认为,肺与秋气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应多吃有润肺作用的食品,例如百合、莲子、山药、藕、平菇、西红柿等。
知秋降
7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除下面这两首外,大家还知道哪些关于立秋的诗句呢
立
秋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秋
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AUTUMN
大暑过后便立秋,暑热仍未休
秋风四起应是生,枝黄叶落不停留
正是人间好时节,过后乃金收
立秋已至,硕果累累
不知秋季的河工er又会收获怎样的硕果呢
推荐阅读
↑星标公众号↑
第一时间接收
校园新闻、通知报告、生活百态
图片来源:影像中心摄影部网络
编辑:郝晨瑶
责编:黄蕾
审核:孙夏夏
出品:融媒体中心
觉得不错,为河工点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