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的这个暑假,有一些人在为这个社会做着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暑期社会实践,他们在行动,鼎鼎来见证。让我们走进这些社会实践团队,来感受一下他们的热情吧!
01
河洛书院“百年筑梦红色实践团”
传承红色精神,倾听老党员光荣事迹
KEEP LOOKING FORWARD TO GOING
为响应国家号召,促进我们新时代大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党的光辉历史以及革命前辈的光荣事迹,河南科技大学河洛书院“百年筑梦红色实践团”来到了洛阳市花园村万家老年公寓,拜访这里的革命前辈,希望通过与他们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奋斗历程和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征程。
进入花园村之前,项目负责人马义丰同学讲道:“花园村里的万家老年公寓已有多年历史,我们这次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据万家老年公寓的院长关晓笛介绍,这家位于花园村的老年公寓自2012年建立,到现在已经有70多位老人入住,其中不乏有当年从军的老党员。公寓上下各个机构人员不辞辛苦,任劳任怨,只为这些老人们能在这里有一个安稳的晚年。
提及过往经历,很多老党员感叹时光流逝之快。看到如今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也是充满感慨,有很多老党员那时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也有些老党员奋斗在战争前线,奉献了青春。他们讲着讲着就情不自禁地流出了眼泪,感叹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实践团成员在与各位前辈交谈的过程中了解到,已经80岁高龄的刘爷爷,曾经是军队中的一员,并且参与过军队物资的运输。刘爷爷为成员们讲述了他从年少参军到因为运输时发生意外不得不离开军队期间的种种往事,他讲到:“别人说,因为老一辈人的不懈努力,祖国才能有如今的辉煌,但是也正因为有祖国的存在,我们老一辈人才有机会去为未来打拼,去奋斗,有国才有家,能为国家付出,为祖国打拼,是我们的骄傲!”
在实践团成员参观结束离开之际,关院长提及了当初他建立这所老年公寓的初心,其中一部分原因便是为了这些经历了祖国苦难时刻的老党员们能有一个安稳的好归宿。
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近代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繁荣昌盛,离不开老党员们的努力奋斗,也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祖国仍在发展,中国青年向前看的同时,也不能忘记祖国过往的历程。今天的我们应该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争做堪当大任的新时代青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02
河洛书院“百年筑梦红色实践团”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KEEP LOOKING FORWARD TO GOING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像是一幅画卷,在历史的长河里,党的每一次尝试,每一次突破,每一次成长都被化作画卷中的点点彩墨,勾勒出一幅巨丽雄浑的岁月巨作。
忆往昔峥嵘岁月,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为学习并弘扬红色革命文化及精神,增强对党组织的归属感,7月15日河南科技大学百年筑梦红色实践团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进行了一次红色之旅——参观革命圣地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寻找先辈们的足迹,重温那段光辉岁月。实践团成员也在此录制了红色文化知识宣讲视频,希望以这种方式向人们传播红色知识,唤醒红色记忆。
接下来,让我们跟随百年筑梦红色实践团的脚步,一起感受这次的精神之旅吧!
纪念馆中,一座座展厅,一件件文物,无不蕴含着抗战的艰辛和共产党人不屈不挠、顽强斗争的精神。纪念馆展出的实物资料照片共400余幅,有当时红军自制的草鞋、防滑鞋、红军用过的文化课本、红军军属证、红军军歌、竹碗、草碗等图片资料。通过聆听工作人员的讲解,实践团成员们真切地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艰苦生活,感受到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在当时那么艰苦的生活条件下,革命先辈们吃草根、啃树皮,长期忍饥挨饿,但他们从来没有放弃民族崛起的理想和共产主义信仰。
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同时为其他游客讲解红色历史,帮助大家了解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深入学习共产党的优秀革命精神。让大家认识到在那段革命岁月中没有什么岁月安然,也没有什么时光静好,有的只是血与火、光和热,有的只是燃烧的肉体与永恒的灵魂。
参观结束,实践团成员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再次重温历史,令大家有了更深的触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辈们前赴后继用生命和信念换取了革命的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得以解放、新中国得以成立、祖国得以发展,吾辈才得以有今时今日的幸福生活!
黄鹏元:
通过对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的参观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和感触。我们生长在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时期,享受着国家提供的优越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但这一切都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们必须从严要求自己,不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珍惜革命前辈为我们付出的一切。
胡锦钰:
此次参观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进一步增强了实践团成员们的爱国热情,坚定了成员们的爱党信念。我们定会牢记革命先辈们不畏艰险、勇于斗争、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将红色精神落实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努力展现出新时代青年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新面貌。
通过参观学习,心中的那份爱党、拥党的决心更加坚定,这份信念和热忱也将化为勇气和力量,激励着我们直面人生挫折、敢打敢拼、迎难而上!更激励着我们脚踏实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红色精神永放光芒!
03
河洛书院“启梦河洛,健康普及乡村实践团”
启梦河洛,乡村小学健康知识普及
KEEP LOOKING FORWARD TO GOING
社会在发展,健康须抓牢。传染病是社会上的高发疾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尤其是小朋友们,对传染病知识了解不够,极易受其影响。对此我团队奔赴乡村,为小朋友们带来一片知识海洋。
问卷调查------掌握学生传染病知识储备情况
团队协商------制定实践内容要点
精彩讲解------带领大家预防传染病况
小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守护他们的健康是大家共同的期望。宣传普及实践已经结束,但呵护他们的行动源源不断。我们庆幸参加了这样的一次行动,我们欣慰可以贡献出属于我们的力量。
04
河洛书院“育苗之光实践团”
助力少年茁壮成长,“育苗之光”在行动
KEEP LOOKING FORWARD TO GOING
为了帮助小朋友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可能遇到的问题,也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党和国家的历史,将红色基因融入到学生的精神血脉。育苗之光实践团来到了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的大寨门小学,展开了为期11天的支教活动。
为确保本次活动能够顺利完成,团队与学校、家长进行了沟通和衔接,活动期间记录成员和学生每日的健康和出勤情况,保证活动安全进行。团队统筹兼顾、明确分工、密切合作,课前多次就活动内容进行讨论,制备多种预案。课程教学上,团队充分发挥专业特色,结合团队成员各自特点,协调安排教学内容,积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完善教学方案,力求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把握住重点内容。
本次支教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兼顾基础课程和特色课程,根据学生们的特点进行安排。基础课程主要是学科知识的讲授,团队成员各尽所能,带领学生们领会诗人在古诗词中想要表达的情感,感受中华古诗词之美。
在英语课堂上,他们将趣味小故事和英语单词的发音、变化结合起来,让同学们在充满趣味的课堂中接触英语,爱上英语,为日后学习英语打好基础。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充分融入课堂氛围,在与老师的互动中感受知识的魅力。
特色课程方面,根据法医学科专业知识,团队安排了安全知识小课堂、急救知识我知道、卫生健康我注意等课程,通过对案例视频的观看和讲解,引起同学们对相关问题的重视。同时,用现场演示的方法教导学生们生活中常用到的急救技巧,确保同学们度过一个安全、充实、有意义的假期。
为积极响党史学习号召,庆祝党的百年华诞,深化爱国情怀,强化爱国信仰,团队安排了“党和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教育班会,用讲故事的方式介绍党从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受党在新中国成立和建设过程中发挥的中流砥柱的作用。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踊跃发言,纷纷讲述出他们心中的英雄人物和英雄故事。
这次支教活动,“育苗之光”实践团成员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大寨门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们进行了学习上的辅导和红色精神的宣扬。对于“育苗之光”实践团成员和大寨门小学四年级的同学而言,这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学到了一定的学科知识和安全知识,同时巩固了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成员们也感受到从“讲台下知识的接受者”到”讲台上知识的传授者”身份的转变。
实践团成员们将永远以实际行动践行团队口号:希望之光,照耀祖国花朵。助力少年茁壮成长,“育苗之光”永远在路上!
05
动物科技学院“同饮黄河水,众护母亲河”社会实践团
保护黄河新举措
KEEP LOOKING FORWARD TO GOING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7月10日上午,河南科技大学与洛阳龙门海洋馆联合洛阳林业局黄河湿地保护处举办保护黄河的主题宣传活动暨河南科技大学社会实践基地的揭牌仪式。洛阳市林业局党组成员、调研员徐永建、黄河湿地保护处处长郭凌、龙门海洋馆副总经理丁海波、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孙旭、张春暖老师、黄勇老师等嘉宾出席本次活动,参与此次项目的科普志愿者及游客共500余人参加。
徐永建讲到:保护湿地就是保护黄河,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地区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对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同饮黄河水, 众护母亲河”社会实践团队在保护黄河中所做的努力和贡献表示感谢。丁海波深入分析了龙门海洋馆成为河南科技大学社会实践基地的教育性意义并预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孙旭呼吁广大青年学子走出校门,向自然学习,向社会学习,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共同加入到保护黄河的队伍中。在活动现场,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长李斌进行了关于黄河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湿地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科普,讲解了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以及湿地保护对于黄河生态的重要意义等相关知识,提高了公众保护黄河、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对于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情况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明白了作为新时代青年所肩负的时代使命,要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为中国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06
土木学院“高效空调风管清理科技调研团”
实现空调清洁低成本可能
KEEP LOOKING FORWARD TO GOING
为进一步落实202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加学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党史青年行”系列活动,努力做到将自身所学融入社会实践,共建科技强国。2021年7月14日,河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高效空调风管清理科技调研团于三菱重工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当下空调市场以及当下空调清理现况。
根据三菱重工洛阳分公司经理的详细介绍,调研团了解到,如今中央空调适用区域广泛,广泛应用在医院、机场、地铁、酒店、商超、办公楼等区域场所。由于其适用区域的广泛性,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目前市场上出现新型中央空调系统,此类空调系统具有自主清洁功能,新建设建筑大部分会选用此类中央空调。但是鉴于国内建筑市场以及城市建设趋于稳定,大部分建筑已经安装原有中央空调系统,因此低成本易操作的中央空调风管清理器依然拥有广大市场以及应用价值。
根据调研团的市场调查和网络查询,目前已安装原有中央空调的建筑如果想要进行空调风管清理,大多需要联系中央空调公司进行专人护理,从联系专业人员,专业人员上门,清理,到重新安装,一系列过程不仅费时费力,并且耗资巨大。在本次线下实践调研中根据三菱重工员工介绍,家用中央空调的一次清理过程就需要耗费4小时左右的时间,不仅限制了用户的活动时间,而且一次清洁就达到了1500-3000元不等。由此可知,使用大型中央空调的宾馆,商场等需要的费用时间则更甚。
高效空调风管清理科技调研团本次社会实践为科技创新类社会实践,根据此次在三菱重工企业线下实践,调研团了解到,当前市场环境低成本易操作的中央空调风管清理器依然拥有广大市场以及应用价值。基于此,他们设计了一种便捷、可实现自我操控的中央空调风管清理器。该清理装置可适用于不同尺寸和结构的风管,采用毛刷强力剥离,负压瞬间集尘的方式进行清理管道内污垢。其较当今市场清洁方式较为经济方便,节能环保,能有效节约大量人力与物力资源,且它的清洁效率相比当今市场使用的清洁方式更加突出,能全面而高效的清理空调风管。
不仅如此,它在清理风管内部灰尘的同时,兼有对风管内部杀菌、消毒、检测风管内部情况等作用,一台机器就可以完成多种清洁过程,促使风管清理工作朝着便捷化、高效化发展。其如此显著的优势,既能迎合市场,也能解决上述问题,还能为人类以及社会带来福音,相信能大放异彩。下图是他们研发的自主式中央空调风管清理器模型图和实物图。
高效空调风管清理科技调研团通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走进线下企业,深刻了解到当下中央空调市场和中央空调风管清理器市场的具体情况,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结合自身所学,创新型地发明了自主式中央空调风管清理器,在解决了市场需求的同时,培养了当代大学生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让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为中国建设成科技强国贡献一份力量,让青年力量散发光彩。
07
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学习者”红色精神宣讲团
弘扬“红船精神 ”,传承初心使命
KEEP LOOKING FORWARD TO GOING
2021年7月24日河南科技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的“学习者”红色精神宣讲团成员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东铁雅苑进行了弘扬“红船精神 ”传承初心使命的红色精神宣讲活动。东铁雅苑是别名又叫员工宿舍,这里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务工人员,年龄大多集中在30-50岁,文化水平不高。宣讲团认为,这种地方更需要通过宣讲的方式来更需要系统化理论化传播红色精神。宣讲过程中,员工们手拿国旗,认真聆听,积极互动。
结合生动的PPT在宣讲成员铿锵有力的介绍宣讲中,员工们纷纷表示“在浙江打了工这么久的工,还不知道浙江的的红船精神呢,现在了解了,很不错”。国旗和宣讲活动是有形的,但宣讲活动中对中国共产党百年红色精神进行梳理、凝练,是潜移默化向基层民众传递中国百年红色精神包含的丰富历史底蕴和时代价值,这是无形的。宣讲活动结束,为了更加系统化了解观众在此次宣讲活动中感悟和体会,宣讲团成员向观众进行了调查问卷,得到了大家的积极配合。
考虑到员工宿舍有很多小孩子,宣讲团成员专门为小孩子做了一个活动,通过手工diy的方式拼装立体的南湖红船模型,在和小朋友们做手工的同时,讲述南湖红船上发生的革命故事,它载着中华民族沉甸甸的希望在薄雾迷雾中启航。小朋友们做了手工,听了故事,宣讲团在祖国未来的花朵心中播下了红色精神的种子。这些小朋友们最小才三岁,最大的七岁,都全神贯注。宣讲团相信,赓续红色血脉、红色精神的延续,这些祖国的花朵是必不可少的。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红船,不仅是指嘉兴南湖那条游船,更是中国这艘大船。”对红色精神的宣讲,对于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和统筹协调作用有积极的意义。宣讲团希望通过宣讲的方式更系统化的使红色精神传播在基层,传播在祖国未来希望的心中。
08
信工学院“献礼建党百年,弘扬文明新风”团队
垃圾分类,与党同行
KEEP LOOKING FORWARD TO GOING
在为期6天实地探访过程中,团队成员分别在开封市尉氏县,邳州市戴圩街道以及平顶山市鲁山县平庄村等地走访群众。成员积极与当地居民交流,通过调查垃圾分类设施配备情况、邀请居民填写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当地垃圾分类工作现状有了初步了解。
当天实践进程结束后,团队成员利用线上视频会议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汇总,线上线下累计得到问卷数据1000余份。同时各成员汇报了实地探访结果,并结合当地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态度和建议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垃圾分类工作的痛点,这对团队改进实践方式和后期活动规划起了指导性作用。
在准备工作中,实践团队充分意识到垃圾分类存在问题众多,接着各成员为接下来实践找准方向,实现垃圾分类推广做了充足准备。助力垃圾分类,筑建文明家园,势在必行!
通过对问卷数据认真分析,结合前期活动中收集的群众建议,团队策划得出了深入基层宣讲的最佳方案,并取得和预期相符的良好效果。
垃圾变宝源自分类,呵护环境始于点滴。实践团成员分头行动,在基层宣讲活动中向广大群众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接下来该团队将镜头聚焦,直击宣讲现场精彩情形。宣讲成员分别于湖北省应城市杨岭镇、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江苏省邳州市戴圩街道、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等地陆续宣讲。宣讲会包含常见生活垃圾如何分类、垃圾分类重要意义等内容,得到了广大居民的称赞与支持,他们表示愿为营造绿色环境,创建文明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最后,垃圾分类系列活动圆满结束,取得了良好成效:团队通过回访发现较多居民熟悉了垃圾分类流程,垃圾分类意识有所提高,并能够在垃圾分类工作中身体力行。此外,他们也在社区中发出倡议:希望社区全员参与垃圾分类工作,改善居住环境。同时,基于团队的出色工作给当地社区风貌带来的良好改变,当地政府相关人员对垃圾分类工作表示肯定,并给实践团队送来了表扬信。
此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积极利用学科交叉优势,运用专业知识助力家乡生态文明建设,向广大居民宣讲垃圾分类知识,呼吁社区成员积极配合垃圾分类工作,努力做到“垃圾分类扔,文明伴我行”。通过实践,各成员对服务社会工作有了深刻的感受,同时也提升了该实践队社会化技能以及实践能力。实现垃圾分类全民参与,任重而道远,“献礼建党百年 弘扬文明新风”实践团队在此号召大家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奋进新时代,信工学子在路上,加油!
09
农业装备工程学院种收团队
优化结构,提升性能
KEEP LOOKING FORWARD TO GOING
8月12日,农业装备工程学院种收团队进行线上会议讨论机器结构改良与算法完善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机器性能、扩大移栽机工作对象范围等工作做好理论准备。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世界第一大蔬菜消费国,蔬菜产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二;在我国约60%的蔬菜,采用育苗移栽方式种植;而在农业生产工厂化、秧苗培育商品化的今天,出厂的穴盘钵苗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种收团队立足于蔬菜生产实际需求,研发一套基于机器视觉感知与智能算法结合的蔬菜健康钵苗识别及劣质苗剔除装置,应用于工厂化培育的蔬菜钵苗,有效的保证出厂后蔬菜钵苗的一致性,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从源头上保障了蔬菜的种植质量。
在本次暑期实践中,种收团队针对装置原有剔除工作速度较低、工作对象仅有辣椒苗一种、剔除完后苗盘运送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运用更轻量机械手、完善系统算法增添处理对象、建立新的苗盘运输系统等方式解决上述问题。
队员们本阶段就机械结构做出优化,运用三维制图软件设计了新的机械模型。使用更轻量级的机械爪设计新的钵苗剔除结构来提高劣质苗剔除速度,增加升降机装置,解决已完成剔除钵苗盘运输问题,并对履带运输装置进行了优化设计。
本次会议中,首先由团队负责人总结前段时间团队工作情况,算法和机构两小组组长进行本阶段工作汇报、展示工作成果,团队成员就下一阶段工作目标踊跃发言、积极讨论,为下阶段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每日一鼎
往期推荐
亲爱的老师,我想对你说……
四季予你,河科大等你
听!是校园与家中的声响!
党委宣传部校园媒体中心出品
图文来源:征集自河科大师生
编辑排版:杨颖珊
审核:王恩典、胡亮、谷鑫怡、任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