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3739字,阅读时间约为8分钟~
110周年校庆
距2022年9月25日还有354天
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专栏
打造“双航母” 开启河南高等教育新时代
2021年9月9日,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到河南大学调研,在座谈会上,他明确提出,“将大力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打造河南高等教育‘双航母’,努力在中原大地起高峰”。这既是河南省首次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双航母”战略,也是河南省打造“国家科技创新高地”的重大部署。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知识创新和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强烈。而地方高水平大学是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密集型机构,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智库建设等方面始终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说,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是实现区域现代化的“关键一招”。河南省要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就必须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这既为河南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也是河南现代化的动力源泉。
一、河南高等教育需要“双航母”引领
河南高等教育虽然体量较大,但质量不高。截至2020年6月30日,河南共有普通高校151所,总数位居全国第4,但河南“双一流”高校仅有2所,即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总数位居全国并列第16位。可见,“多而不强”是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基本现状。所以,集中优势资源,举全省之力,做大做强2所“双一流”高校,先把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发展起来,以吸引和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有效提升我省的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带动我省其他高校的快速发展。这是河南在较短时间内突破高等教育发展瓶颈,从“跟跑”到“并跑”继而“领跑”的关键。
河南高等教育之所以需要郑州大学与河南大学的“双航母”引领,这是由河南省的基本省情决定的。一方面,河南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但优质高等资源严重不足,这就造成了河南优质高等教育“供给”与河南人民“需求”之间的强烈矛盾,也成为我省创新能力不强、高端人才不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河南如果仅仅依靠“单航母”来带动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会因为河南体量过大,而显得势单力薄、动力不足,而且也无法满足亿万河南人民对优质高等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河南又是穷省,人均收入在全国排名靠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高等教育基础较弱,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河南如果打造高等教育的“多艘航母”,显然既力不从心,也不符合实际。
放眼全国,很多省市的高等教育都实施的是“双核驱动战略”,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如北京的清华和北大,上海的复旦和上海交大,江苏的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湖北的武汉大学和华中科大,湖南的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等等,都很好地带动了当地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强省。
二、“双航母”战略的定位思考
“河南足够大,容得下郑大与河大”。河南高等教育实施“双航母”引领战略,关键是要找准二者的定位,优势互补,携手并进,才能形成协同效应,产生巨大合力,带动河南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首先是要凝聚共识。河南大学要以前瞻30年的战略思维,从建设现代化河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从抢抓我国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国家大力支持“双一流”建设的战略机遇,来看待和认识河南高等教育的“双航母”战略。要解放思想,跳出河南,放眼全国高校,对标世界一流,以宽广的视野和高远的格局,来思考和谋划河南高等教育。只有看到河南高等教育已经到了必须“破局”的时候,已经到了“下猛药以治沉疴”的关键时期,河南大学就会深刻理解和领会实施“双航母”战略的重大意义和现实作用。
其次是要错位发展。郑州大学的临床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等3个学科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考古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公共管理等7个B+学科。与此相对,河南大学生物学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有地理学、汉语言文学、教育学等3个B+学科。可见,郑州大学与河南大学的优势学科不存在任何重叠,“合理避开”,一个以工科见长,一个有文科优势,这为二者实施错位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高校学科发展实施的是“不均衡战略”,需要“扶优扶强”,打造“高峰学科”,而不是“扶弱扶小”,更不能贪大求全。所以郑州大学与河南大学错位发展既符合二者的现状,也符合二者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三是要良性竞争。在商业领域,如果“一家独大”,往往会形成“行业垄断”,这既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容易导致这家“垄断企业”缺乏创新、停滞不前。诚然如此,在河南高等教育领域,形成郑州大学与河南大学“并驾齐驱”的竞争态势,不仅不会阻碍或限制二者的发展,反倒有利于二者取长补短、彼此激励、你追我赶、共同进步。但关键在于二者需要形成良性竞争,以“客观而积极”的心态看待对方的发展,科学分析对方的发展优势,虚心学习对方的发展经验,从而汲取力量,奋勇前行。这既需要双方有“十年磨一剑”的静气,还要有“一览众山小”的胆魄,更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当然,竞争中出现“摩擦”是难免的,但这只是“插曲”,携手并进、共同发展才是河南高等教育的“主流”。
三、“双航母”战略下的河南大学
今年是河南大学“十四五”发展的开局之年,也是河南大学进入下一轮“双一流”建设的起步之年。明年,河南大学也将迎来110周年校庆。正在河南大学处于战略叠加的发展节点上,河南省提出了“双航母”的发展战略,这对于河南大学来说,既是重大机遇,也是巨大挑战。如果河南大学能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那么2021年必将载入史册,成为河南大学这所百年名校复兴的转折点和里程碑。
首先要坚定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信心和决心。把河南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这是数代河大人的共同心声,也是亿万河南人民的热切期盼,更是河南大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应有担当。虽然目前河南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还有较大差距,但只要河南大学发扬“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河大精神,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这一宏伟目标。1987年,河南大学生物学科几乎是从零起步,从“一个课题、两位老师、三间房子”做起,到2012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019年获批“省部共建作物逆境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一路走来,虽然充满艰辛和坎坷,但生科人在逆境中求生,在无人的荆棘小路上硬生生地走出一条道路来。生物学科的成功经验再次证明,只要河大人看准的事情,就一定能够办成。
其次要锚定向研究型大学转型的目标。当前,我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而研究型大学在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引领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向研究型大学转型,既是河南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也是河南省建设高等教育强省和国家科技创新高地的必然要求。但向研究型大学转型,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锚定目标,坚持不懈,也需要河南大学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首先找准突破口,集中资源在某一领域率先取得突破,以点带面,实现终极目标。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利用刚刚投入使用的郑州校区的优势,在此建立“人才特区”,在体制机制方面大胆进行先行先试,从而在高层次人才集聚方面,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因为不管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急需、解决“卡脖子”难题,还是产出原创性标志性科研成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亦或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还在于河南大学能够汇聚一批“学术大师”。正所谓“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也,而有大师之谓也”。
最后要有全球的视野、过人的胆魄和创新的思维。河南大学植根中原沃土,历经百年风雨,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但也造成了河南大学相对“内敛”的性格特征。然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打造河南高等教育“双航母”的号角已经吹响,时势已容不得河南大学“四平八稳、小步慢走”了,河南大学必须“快步疾行、奋力追赶”。当今世界正在经历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也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各个高校都在趁势而上、快速发展。如果我们还将视野局限于河南,畏首畏尾,既不敢超前规划、迈开大步,也不敢开拓创新,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么河南大学何以实现弯道超车,何以赶超世界一流?要想成为河南高等教育的“航母”,那么首先就要有“航母”般前瞻的思维、无畏的情怀和非凡的气魄。要有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这份自信和担当,才能早日实现百年名校的复兴伟业。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河南高等教育也将迎来“双航母”引领的新时代。郑州大学与河南大学责无旁贷,更义不容辞。只有把牢方向,争创一流,突出特色,塑造优势,努力在中原大地起高峰,才能不负时代,不辱使命,努力为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长
期
征
稿
河大新媒致力于
讲好河大故事
传播河大声音
弘扬河大文化
传承河大精神
欢迎提供文字/图片/视频/创意作品等
投稿邮箱:hedaxinmei2018@126.com
大家都在看
审核:赵晓芳
责编:赵 雪
来源/文字:大公中原网 何 威
排版:苗靖雨
校对:张紫源
声明:“河南大学”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长按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分享,点赞,在看!
持续推进“双一流”建设!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