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程秀波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四大基本职能。而在这四大职能中,科学研究居于十分重要地位。没有优秀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只能会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术研究的水准决定了大学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声誉。建校以来,学校广大科研工作者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在各自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学校教师主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5项,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高校是人才汇集的地方,自然也应该是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荟萃、学科齐全、思想活跃、基础雄厚的优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民生建设大领域,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形成更多更先进的创新成果。当前,中华民族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周口师范学院也在奋力推进百年学府建设,尤其需要全校广大教师弘扬优良传统,砥砺初心使命,推动学校科研事业再上新台阶。
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所优秀的大学,一定有一种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为科研事业奉献终身的良好氛围;一所优秀的大学,一定有一批勇担重任,奋发有为,勇攀科技高峰的排头兵。也正是怀着这样的想法,我们开设了“学者风采”这个栏目,希望通过树立标杆、宣传典型、营造氛围,鼓励学校广大教师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凝聚共识、奋发有为,多出高层次、高水平科研成果,为学校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学
/
者
/
风
/
采
xuezhefengcai
李俐俐:用科研擦亮青春底色
人物名片
李俐俐,生于1972年,教授,博士,周口师范学院植物遗传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生命科学与农学学院院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科学,主要从事污染物治理、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作物栽培与耕作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关于她的故事
读博士的时候,她是班里最大的学生,导师好言相劝:毕业就行。
美国求学时,比她小两岁的导师善意提醒:可以放松一下。
最近5年,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
是科研牛人,是工作狂,也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爱的知性女人。
她,就是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俐俐教授。
故事的开始
这位科研牛人确实很忙、很拼。甚至这次采访,约定只要采访一个小时,她也是东挪西凑,才在一个周一的上午接受了采访,为此还将自己的高铁票推迟到下午。
故事要从96年说起。那年,从西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毕业,家境殷实的天津人李俐俐却破天荒地到周口支援河南建设,从此一入侯门深似海,永生长做周师人。
当时的周师,还是一个专科学校。教学科研条件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整个学校,“上万元的实验仪器屈指可数,能发中文核心期刊论文的老师,都会被我看成文曲星下凡”。据她回忆,当时学校许多老师,像谭光轩、刘怀攀仍是克服困难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不俗的成果,给他们这些年轻人作出了榜样。
每个人矢志学术都有不同的理由,俐俐院长的回答更简单:既然加入了周师大家庭,即便不给学校添彩,也不能掉队。
正是抱着这个想法,在完成了河南师范大学的在职研究生学习后,又毅然考上了南开大学的博士。
求学之路
“南开大学博士同门中,有海归,有985的毕业生。我是年龄最大,也是学术基础、发展前景最不被看好的。和他们相比,我就是一只“河虾”,当时走路都想溜着墙根走…”
回忆在南开的那段岁月,李俐俐教授若有所思地说:“我的老师也对我说,‘你努力凑够毕业条件就行了’。可我觉得,出来学习不容易,学校、系里、同事都在背后默默支持,我没有不努力的理由。”
愈挫愈勇,越战越强。农学出身,攻读的专业又偏化学方向。她的这个博士读起来相当于本硕博连读,一切都要从头学起。拼命补基础,拼命做科研,拼命查资料。为了保证研究数据的精确度,最困难的时候她自己拿工资买试剂,自己花钱去做实验。已经记不得有多少个夜晚是在实验室中度过;已经记不得有多少次,看见失败的实验眼泪如泉水般突然涌出,落在实验台上。但是再难,她从来都没有想过放弃:
“从读硕士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不能再让人看不起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读博期间,她的一篇文章在国际权威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y》发表。当时,在南开大学,每年能问鼎这个杂志的也就是三四篇文章。她的这篇文章发出来后,实验室的同学、老师都向她祝贺。
“我不再是他们眼中‘那个二本院校’的毕业生了,我成了整个学院的红人。”
毕业时候,当时特别不看好她的导师,真诚地祝福,并且语重心长的告诉她:你是我带过的最优秀的学生,也是最具独立开展科研能力的学生。
不忘初心
博士毕业回校工作,学校实验条件大为改善,但大型检测仪器仍然缺乏,外文数据库还不能完全满足科研需要。为此,她克服困难,创造条件,甚至自己出钱,请外校的师兄弟帮忙找文献,借用仪器作检测,继续自己的科研事业。
博士毕业回校工作,她担任了负责科研工作的副院长。“因为行政和教学工作占据了我的白天时间,我只能在晚上把孩子哄睡后,再起床工作。为了保持清醒,她用一个500ml的大号瓷杯泡浓茶水提神,眼镜度数直线上升。”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回校的第三年,她获批了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可磁分离的碳纳米管/碘化氧铋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对新型污染物选择性催化机理研究”。
异国求学
2015年,李俐俐院长又踏上了美国求学的征程。和她一起去美国的同学,业余生活安排得满满的。大家邀请她周末去参加一些活动、party,了解了解美国社会,同时放松下身心。她婉言谢绝。她每天背着电脑,过着日出进实验室,日落回住所的生活。脑子里面想的是如何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利用比较好的科研条件,尽量多的做出一些事情。比自己还小两岁的导师,看着这位激情满满的学生,温馨提醒:你都这个年龄了,要注意身体,也可以适当的放松一下。
在美国的时候,她住的地方离学校有半个小时的路程。有一次,下班了导师看她还呆在实验室不走,提醒她兜里要带20美元。李俐俐大为不解。导师告诉她:“你回去的路上,要经过一个贫民区。那里除了有随处可见的流浪汉、乞丐、小偷,甚至有抢劫犯。你一个女人,如果遇到抢劫犯,赶紧拿钱给人家…”
由于这样一个“意外”,只能把白天的日程排的满满的。但总是不知不觉就到了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有一次,看着没有做完的实验,焦急地等待结果,但天黑了才完成。回去的路上,经过那个治安糟糕的贫民区,幸好路上只是碰到乞丐,于是赶紧施舍了一美元,战战兢兢却又假装昂首挺胸的走过…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通过辛勤的工作,她不仅很快在美国站稳脚跟,还帮导师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一个在读的博士因为她的建议,制备的材料性能提高了几倍。导师给与很高的评价,多次带她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担任大型会议分会场组织者,为以后的学术合作奠定了基础。
回国以后,除了在科研路上持续前行,又承担了繁重的行政工作。2016年,担任生科院院长。2018年,又兼任了植物遗传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的主任。
关于收获
谈起她这么多年的收获,李俐俐院长谦虚地说,“个人便如一株树,挺立与天地之间,不是这株树多有本事,多么努力。而是这株树处于良性的生态圈中,阳光雨露,土壤肥料,都能够滋润树的成长!作为我个人,唯有砥砺前行。”
就在我们采访过程当中,不停的有实验室的老师和学院的老师来过来请示工作,汇报课题。她告诉我们:“行政工作确实占用时间。我现在就是主要利用周六周日和寒暑假去做自己的科研。科研不能丢,是我的老本行。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在很多时候,我都在反问自己是否做到敬终如始?”
“还有一个想法,学校不仅希望我的科研好,还希望我能够带动一个团队。你看,如果我不努力,大家会说,领导也不做科研嘛。这样的话,我们怎么能团结凝聚科研团队?怎样能营造踏实进取,求真务实的工作氛围?”
“对于我来说,科研是出于一种热爱。做科研的时候,下班的路上想的是数据,做饭的时候想的还是实验,这个过程中我是辛苦的,但心灵上是满足和宁静的。行政工作更多的是出于一种责任。我这个人不是很聪明。不能够很好的在行政工作和学术之间进行切换。但是学校把这样一个队伍交给我。我也有义务把他带好。”
说起这么多年在科研上的不懈追求。俐俐院长一直重复着她刚才的那句话:我其实也并没有想过要当标兵模范呀,做个科研牛人呀,就是想着不能落后,不能给学校抹黑,至少得对得起自己这份本职工作。
近四年来,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6篇,其中中科院JCR 1区和2区论文12篇,获批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获批经费累计达到129万元。
大道至简
她是一个对物质没有太多欲望的人。她的办公室。是我见过学校最简单的办公室之一。一把陈旧的桌子。一个破旧的沙发。还有一个白色的大概是从实验室搬过来的铁皮柜子。只是稍微桌子上那么绿色增添了一点阳光的色彩,但也是最容易养活的绿萝。
“路上听到人说,健康最重要,傻傻搞那么多课题有啥用,可别有钱挣,没时间花。我当时哑然失笑,我不就是这样的傻子吗?我都没有时间逛街,所有的衣服和生活用品都是淘宝解决。如果有什么风格形容我,就是淘宝风。我至今还没驾照。”但正是许许多多这样人,通过辛勤的工作,最终成就了学校,成为校史上耀眼的明珠。
谈到取得的这些成绩。她真诚的说:“我只是周师这艘大船上一颗普普通通的螺丝钉,伴随着这艘大船的乘风破浪才得以发展。如果说有什么收获,更多得益于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
采访过程当中我一直问她。取得了这么好的科研成绩,行政工作又做得有声有色,有什么感想和年轻人说。她告诉我们:因为选择,所以义无反顾。我们这个学校,没有那么大的名气,也没有特别好的平台。但是事在人为,努力了拼搏了虽然不会有期望的成果,至少不留遗憾。但是不努力、不付出,不可能有任何成果。我见过的科研工作做得好的学者,大家都是每天工作十个小时以上的。所以,我们这种没有伞的孩子,只能在雨中跑的更快些。“对于我这样一个在河南省无亲无故的外地人;一个习惯呆在办公室、实验室的宅女;一个因为眼睛近视,经常和领导们连招呼还没来得及打,就擦肩而过的老师,学校给与我的信任和荣誉要比我做的成绩多得多。”
作为一个妻子、作为母亲,她也有着不少的遗憾。
“孩子出生后,常年在外读书,搞科研也占用较多时间。多亏爱人和家人,默默承担了家庭的重任。经常是孩子放学回来,我还没下班。我下班了,孩子又睡着了。”
由于工作忙,能够陪伴家人的时间也很少:“不是在单位,就是在家里面对电脑工作。”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她的孩子目前在高二就读,正是学习关键时期。但是她也很愧疚她对儿子花费的时间少,甚至连孩子在哪个班上学都不知道,更别提接送孩子这类事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一心一意做好一件事就不容易了,所以我对儿子是心怀亏欠的。”
青春飞扬正当时
一路奋进一路歌
从教25年来
李俐俐不停歇地行走在科研道路上
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未来
她将在她热爱的科研道路上继续向前
END
编辑|蔡妙泽
校审| 林祺昕
责编| 陈雅凝
审核| 杨文森梁 田
转载请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