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日前,我校1983级校友陈治国在QQ空间@熊山洛水发文记录了我校西迁卢氏办学的历史,现原文摘录如下。
2021年10月17日,连绵秋雨后一个难得的晴天。秋高气爽,晴空丽日。上午10时30分,卢氏县东明镇涧北村,洛阳师院抗战时期办学旧址纪念馆开馆仪式如期举行。洛阳师院院长梁留科,卢氏县委组织部、统战部、国有林场、东明镇党委、县委党史办主要领导,涧北村民、东明镇政府部分职工,在卢部分洛阳师院校友,共约二百余人挤满了不大的院落。仪式简朴而又隆重。卢氏县委组织部长史锁茹深情致辞,洛阳师院院长梁留科深情回忆,现场的校友们深情缅怀。
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地区大部分沦陷,洛阳师院(时为“河南省立师范学校”下称“洛师”)于1938年11月迁卢氏县涧北村。开始了长达七年的“西迁办学”。七年筚路篮缕,七年薪火相传,七年弦歌飞扬。学校初迁涧北村时,在村中的关帝庙和莫家祠堂办学,设施简陋、条件艰苦,但师生们严谨治学,精神饱满,热情乐观。我们在纪念馆展板上看到教务主任郝冠儒写的校歌表达了这个时期的“洛师”精神:“巍巍吾校,位于洛水之阳,五干年古国文化,于兹土启蒙宏昌,先哲虽杳,流风未亡,继往开来,则在吾辈之肩膀。“学校门联公正而有气魄,抒发了师生的精神追求:“洛水东流、浪滔滔,卷起青年热血尽湔前耻;熊山西峙,峰叠叠。招来阳春烟景共祝大同。”学生们还编写了《吃饭歌》,轻快活泼,乐观向上,歌词是:“功课忙,饭菜香,大家同吃乐无疆,人齐了,饭摆好,吃饭要快不要慌,抗战建国,任重道长,愿我同学自珍爱,为我民族保健康。“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学校规模从初期的一百多人,发展到1944年的12个班,400多人。学生除豫西各县外,还远及许昌、太康、临汝、开封、内乡、南召等地。这个时期,“洛师”师生艰苦卓绝的办学历程,造就了“洛师”办学史上的西迁精神。
民族之魂在文化,文化之根在教育,教育之本在学校。学校是火把,可以燃起燎原之火;学校是种苗,可以造起良木森林;学校是神灵之气,可以开启孕育一方民智文明。这些,“洛师”,在涧北、在卢氏,都做到了,而且结出了硕果。
“洛师”恢复和发展了卢氏的党组织。“洛师”迁卢之前,卢氏的党组织因遭到破坏,只有零星的活动,“洛师”迁卢后,在“洛师”党组织的努力下,卢氏的党组织得以恢复和发展。1939年9月正式建立中共卢氏县委,六名成员中,张心嵩、韩大化、张甲三人均为“洛师”学生。卢氏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为卢氏的革命和解放奠定了基础。我军中原突围建立豫西根据地,陈谢大军挺进豫西,卢氏的彻底解放:卢氏地方党组织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追根溯源,“洛师”功不可没。
“洛师”抗日游击队,一个耀眼的“番号”!1944年,日军攻入卢氏,当地的国民党各党政军机关溃散,“洛师”的热血青年张耀汉、杨自立、陈子楚、周建国、黄生学、朱硫坤等组织200余名师生,从保安团守卫的军械库取得枪械,成立了抗日游击队。他们护送师生,打击土匪。历时虽然短暂,但展现了“洛师”热血青年的抗敌爱国的热情。查阅史料,以学校为名号拉起抗日队伍的,在当时尚不多见。
“洛师”为卢氏教育带来了空前的繁荣。“洛师”西迁卢氏后,在卢氏创办了第一个幼稚园,一、二年级和幼稚园学生达300多人,开启了卢氏近代幼儿教育的新篇章。1941年秋,创办莘原初级中学,学生规模达300多人。1941年春,创办豫莘高中,当年招生150人。(注:卢氏古称莘县)
从幼儿到青年,从幼教到高中,西迁七年的“洛师”为卢氏的教育带来了新生。这些学段的学生,从“洛师”的各类学校走出,像一颗颗种子,植根在偏僻的卢氏的山川沟壑,孕育、滋养了卢氏的文化底蕴。“洛师西迁”,艰难流广办学的七年,也是当时卢氏教育繁荣的七年。
在仪式现场,我们见到了两位“不速之客”。两位已过古稀的老人,一位93岁,一位87岁,他们是当年“洛师”的学生,听到“开馆”的消息,他们也来到了现场。他们步履蹒跚,在人们的搀扶下看完了展览,满怀深情地向人们讲述当年的故事。当学院领导将纪念册和学院校徽送给两位老人时,他们激动地流下了热泪!
从省立洛阳师范学校到现今的洛阳师范学院,“洛师”培养了无数学子,打造了优秀的师资队伍。为豫西乃至河南的基础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我是“洛师”的学生,“洛师”是我梦想起飞的地方,也是改变我命运的地方。我于1983年考入洛阳师院(时为洛阳师专),当时学生师生仅有1500多人,据梁院长讲,现今学校师生规模已达三万多人!且办学水平已妥妥地进入省内前列。“洛师”求学三年是我一生最充实、最幸福的时光。师从叶鹏、朱秉璋、张人表、宋安华、孔繁章、建留宝、昌炳兰、许可权、杨道林、牛录升、龚希文、王毅、张凌江等一代名师或青年才俊;叶鹏教授是文艺评论家,久负盛名,也是“洛师”发展的里程碑式的人物。王毅、张凌江二位老师时为青年才俊,才华横溢,激情满满,深受我们喜爱。在他们的教诲下,我们汲取着知识的琼浆,也感受着学者的气度魅力。三年的严谨教诲,三年的孜孜不倦,我们完成了作为一名教师的最基本最原始的积累,走上了教书育人,传承薪火的舞台。求学三年,从教三十年,当年的一切,如在眼前。饮水当思源,感恩当涌泉,最好的感恩是以自己的业绩向母校报告。当年我们中文八三一班四十名同学,多数奋战在教学一线,据不完全统计,有十几名同学成为省级骨干教师,教学名师,有几位女同学已经退休了,因教学成绩优秀而被返聘留任。这一切,源自于母校,发轫于母校。今年是母校105岁华诞,母校依旧生机勃勃,蒸蒸日上。我们已进入暮秋之年,接近职业尽头。作为百年“洛师”的孩子,我深情地感恩母校!致敬母校!祝福母校!依旧想借用著名作家二月河为母校邓州一中的题字,深情告白“洛师”:吾师吾母!
洛师105周年校庆
广大校友和媒体纷纷发来祝福
由于微信后台留言精选数量已超出限制
小伊在此展示未被精选的部分留言和截图
感谢大家的支持!
在我校迎来105岁生日之际
老挝汉澜管理学院和河洛学院(老挝分校)全体师生来信传递美好祝福
END
往期推荐
洛师105秒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洛师!
洛阳师范学院抗战时期办学旧址纪念馆在卢氏开馆
学校召开物理学和学前教育师范类专业认证现场考查专家见面会
关于这件事,没有局外人!
LYNU
-lysfxy1916-
责任编辑|陈西
编辑 | 慕荣
文字 |陈治国
部分素材来源 |国际合作交流中心
「洛阳师范学院新媒体中心」
投稿/加入我们:dwxcb52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