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育人环境,由校纪委策划,传媒学院党总支和声动传媒工作室联合出品了“风清气正中国年”系列廉政故事,包括名人篇和典故篇各13篇,广播剧5篇,共31篇。即日起,学校微信公众号将陆续推出,敬请关注!
古代廉政小故事
时苗(约150年~220年),字德胄,东汉末年河北钜鹿(今河北邢台平乡)人。时苗在年少时,为人清白、疾恶。建安中,入丞相府,被曹操任为寿春令。他为政令行风靡,不事权贵,与常林、吉茂和沐并四人以清介闻名。
接下来就和我们的配音员一起去听听关于时苗的廉政小故事吧!
(配音:传媒学院20级播音1班 李红存)
《时苗留犊》
时苗,东汉末年河北钜鹿人,他一生清白,临财不苟,嫉恶如仇。东汉建安十八年,时苗任寿春县令。为官赴任时,他套上自家喂养的黄牛,拉着大车,一步一步走到任所。
时苗在寿春呆了一年多,把寿春治理得井井有条。当时朝廷无能,时苗不满曹操专权朝政,便弃官归隐。临行前,他把官印挂在大堂上,把一个小牛犊拴在县衙门前。群吏说:“六畜不识父,自当随母。”力劝其将牛犊带走。时苗执意不从,对百姓们说:“这个牛犊是来寿春后我家黄牛生下的,它是吃寿春水草长大的,理应留给寿春的父老乡亲。让它给穷苦百姓出点力,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从此,时苗清廉名闻天下,“留犊”二字便成了为官清廉的代名词。
人们为了纪念时苗,把小牛饮水之池取名为“留犊池”,又在牛犊栖身地建起“留犊坊”。明代成化年间,知州赵宗顺从民意,又在池北建祠祭祀,称“留犊祠”,池与祠之间的街巷,称之为“留犊祠巷”。自此以后,“时苗留犊”的故事便广为流传。
历代文人墨客对“时苗留犊”多有诗作,抒发感慨。元代王恽写有《题时苗留犊》,诗中有“清白居官志不贪,故教留犊在淮南”之句。明代董豫所作的《留犊池》一诗,读来令人深思:“去任无惭到任时,独留一犊饮斯池。廉名不持当时重,遗爱能令去后思。千载清风垂古史,半池明月映荒祠。停骖几度池边立,漫剔苍苔诵勒诗。”为后人留下了为官清廉的千古佳话。
后来,人们经常把“离任还犊”,称誉为官清廉,行为端正,秋毫无犯,纤介不取。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审 核 | 统 筹 :吕 村
责 任 编辑:韩燕飞
编 辑 :王艺昕
内 容 来 源:传 媒 学 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