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
博洽通达 弘毅致远
民商经济法学院现有民法、商法、经济法、环境资源法、知识产权、社会法六个教研室,设有法学、知识产权两个本科专业,拥有民商法、经济法、环境资源法三个硕士点和民商法学、经济法学两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2018年4月29日,我院与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共建知识产权学院,新成立的知识产权学院与民商经济法学院合署办公。学院现有教职工88人,专任教师77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5人(含在读8人),部分老师具有海外留学及访学背景。学院自成立以来不断深化改革,推进学院全面发展,先后荣获“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院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实现内涵式发展。与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共同建设知识产权学院,设立中原文化与法制建设研究基地。结合我院实际和服务社会的需求,形成了民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环境资源法学、知识产权、社会法学各学科相辅相成、协调并进的发展格局。
学院目前共开设课程136门,其中,通识教育课程17门,学科基础课程10门,专业课程96门,集中实践环节课程13门。《商法学》获得2020年省级线上教学优秀课程特等奖,《商法学》、《经济法学》为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企业家的法律思维》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三年来,学院一名教师荣获河南省教学标兵荣誉称号,两名教师获得河南省教育厅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多名教师获得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目前学院获立教改项目12项、微课程建设项目8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项。
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学院获得纵向课题项目立项50余项,位居学校前列,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包括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5项。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其中系列丛书《新时代生态文明法律制度体系研究》获得“十三五”国家重点规划图书出版立项。科研成果荣获省部级奖4项,省部级领导批示1项。举办高层次学术讲座60余场,承办3场国家级学术会议,2场国际性学术会议,20余场省级学术会议。
学院目前有在校学生1083名,其中,本科生1014名,硕士研究生69名。学院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目标,多措并举推进人才培养工作,努力提高本科生深造率、硕士生考博率。一是扎实开展升学深造助推工程。学院不断浓郁升学深造氛围,常年邀请“五院四系”知名法学专家来校辅导,本科生考研报考率与录取率逐年提升。二是深入推进实践教学。与河南省环境监察总队、省内各级人民法院等30多个单位签订了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协议,每年选派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三是全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探索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学院制定并实施《民商经济法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为每位本科生配备专业课导师,为每位硕士研究生配备实务导师,给予学生成长全过程指导。近两年我院获得了全国高校微课大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特等奖等一系列奖项。学院积极助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所培养的毕业生在公、检、法系统及其他国家机关、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工作。
网址:http://msjj.huel.edu.cn/
电话:0371-86597760
专业设置:法学、知识产权
我院与管城回族区人民法院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暨知识产权庭审观摩活动
与河南省生态环境厅举行签约仪式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法治论坛
法学
基本学制:4年
所授学位:法学学士
学科门类:法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信仰、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全面的法律专业知识、基本的法律实践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职业型、创新型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法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掌握法律工作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了解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牢固掌握法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形成合理的整体性知识结构;
2.了解法学的理论前沿和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动态,具有良好的法治信念和法律思维;
3.具有独立自主获取和更新法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具有将法学专业知识灵活运用于法律实务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法学科研能力;
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
6.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服务国家法治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坚定信念。
主干学科:法学
核心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国际法(双语)、国际私法(双语)、国际经济法(双语)、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和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调查、学年论文、模拟法庭演练、法律论辩、案例分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
学生赴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参观学习
学院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课题组举办“黄河立法座谈会”
知识产权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所属学科:法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毕业后可以在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其他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从事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知识产权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知识产权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知识产权各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掌握法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具有运用法学知识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了解法律、法制建设的发展趋势和知识产权的理论前沿;
4.熟悉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和知识产权相关政策;
5.掌握知识产权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比较扎实的外语、计算机知识,能够进行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和分析的能力;
6.具有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知识产权代理等技能,具备知识产权许可、转让的操作能力,具有处理知识产权纠纷和辅助进行诉讼的能力。
主干学科:法学、知识产权
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总论、分论)、刑法学(总论、分论)、商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知识产权总论、专利法、商业标志法、著作权法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认识实习、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创业教育、军训(含军事理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模拟法庭、专题辩论等环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