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作为一个心理学的难题之研究第一篇
主干性和原生态概念的提出和初步阐释
作者:朱海莹
导读:
我们面临的实际上是一个心理学的难题而并非技术上的难题,而这一点被许多人所忽略:
事情的真相是:外语是一门特别特殊的学科。
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门学科既没有智力上的挑战性,也没有美感上的吸引力。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智力水平完全能允许他学好英语(中国人学的外语通常是英语)但同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又都恐惧讨厌英语,
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我认为,对普通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英语学习有其特殊的心理困境。
1)中文是世界上唯一通行的表意文字,而英语是字母文字。
也就是说,世界上其他国家、民族的人在学习英语时,是不存在这种转换困难的,而中国人却要经历这种心理上的困惑和不习惯,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心理困境又发生在理智还很不健全的童年时代(我国从小学开始设立英语课),因此,很多人如果无人指导,没有有益的氛围,很容易对英语产生陌生和排斥感。
2)英语国家的文明渊源和中华民族的文明渊源差异极大,文化背景上的交集很小,这一点产生的语言理解上的困难是巨大的。
但欧洲、美洲等地区的非英语国家却和英语国家拥有非常相似的文明起源和基督教文化传统。
因此,上述地区非英语国家的人学习英语相对很容易,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更聪明,而是因为他们和英语国家拥有很大的文化交集,占有了背景知识,外语学习就成功了一半。而这种对异文明文化从深处到微处的背景知识是很难轻易真正掌握的。
以上两项至关重要的心理课题却很少有人提及。
而中国人在近二十年来提倡“学外语越早越好”这一片面的观点,加上商业的无底线鼓噪,使得外语(也就是英语)基础阶段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更为恶化。
中国基础英语学习者效率低下的问题,这个事实上极其严重类似犯罪的问题,长期以来却被各种原因遮盖,几乎没有学术界关注,更毋论深层次多学科的完整理论探讨,国家浪费了多少宝贵的资源已难以疾书。
笔者拟以此文和随后的“初级阶段的琐碎语法的戕害”、“主干性和原生态内容的合理配置”等辅文进行理论厘清、还原外语获得的心理本质真相、及试图探讨和归纳出一条符合心理本原的多层次学习体系。
在提出“主干性和原生态概念”之前,我们首先有必要讲解“母语能力的获得”:
母语能力的获得
一般人是怎样获得母语能力的?
母语能力是通过幼年时期全天候无意识遭遇极大量原生态语言而获得的,既没有教,也没有学(严格说来,是没有系统地有意识地教和学),就获得了这样一种其实是很复杂的能力,这其中的奥妙值得我们思考。
例如我们的母语能力,即汉语能力就是这样获得的。
对一般人来说,母语能力在5-7岁以前,甚至更早,已经基本获得。这是一个累积的过程,比方说这个小孩3岁之前说不了很完整的话,从3岁开始说话比较完整了,那你不能说他是到了3岁突然学会说话的,其实学说话从他生下来就开始了,因为从生下来他就在遭遇母语的汪洋大海,当然这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经过几年的过程,到了3、4岁以后,可以开始比较好地用语言交流了。
而那些狼孩,以及从小在禁闭环境中生活的孩子,长大后照样不会说话,其实一点也不奇怪。我们有一种惯性思维就是人天生就会说话,说话嘛,太简单了,连3岁小孩都会,怎么可能一个人长到了20岁不会说话呢?但事实上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于实践,都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连母语都不例外。
从以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获得母语能力有两个必要条件:一个是从方式上来看,是无意识地从环境中获取语言信息;一是从年龄上来看,必须在人的生命早期进行。
但我认为,具备以上两个条件还只是获得了一种狭义上的母语能力,或说是基本的母语能力。
还有更复杂纷繁的情况存在。
实际上随着越来越频繁的移民和文化融合的潮流,母语这个东西也变得有点复杂。
情况1——母语和血缘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有这样一种情形:小孩从生下来就生活在两种不同语言的自然的语境中,例如在美国出生,在美国成长的华裔小孩,上的是美国学校,周围打交道的人都讲英语,而父母和爷爷奶奶在家里都讲汉语,小孩在外面讲英语,在家里讲汉语。
这个时候怎么判断他的母语?从母语的形成条件判断,可以说英语和汉语都是他的母语,而且汉语符合他的血缘。但我们可以预测,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和家庭(血缘)的链条越来越松,和社会的链条越来越紧,他最终会融入他所生活的大环境的主流文化中,而这个主流文化是讲英语的,也就是说,到他成年以后,英语会成为他更加得心应手的一种语言,而汉语呢,因为很少有机会讲,和他的生活又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就会逐渐退化。因此,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而不是血缘。
可以作为旁证的是:我看到过很多海外留学生的孩子长大后说汉语很吃力,也就是说,他们的家庭和生活环境似乎是可以形成均等的双语能力的(父母都是成年后离开大陆,讲标准的国语),但结果并非如此。
情况2——打了折扣的母语
如果一个中国小孩7岁之前生活在中国,完全讲汉语,7岁时移民到了某个英语国家,从此就只学英语讲英语而基本不讲汉语了,那么到了他18岁的时候,我们怎么判断他的母语,是汉语还是英语?
这个时候情形有点复杂,从母语基本形成的年龄(7岁)来判断,他的母语应该是汉语,这似乎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但问题是汉语已退出了他的生活,你让他现在讲汉语,他已经有些生疏了;现在的他操持的是英语,他讲得很流利很地道。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
汉语是他的原本的母语,但是停滞不前了,并已逐渐生疏,从纯粹语言的层面上来看,他是不会忘记汉语的,这种技能会永远存在,但生活环境的变迁,使得他的价值观、生活习惯都和他原来的母语没有什么关系了;英语作为他现在的学习和交际语言,他已经很熟悉,而且他进入这个语言环境的时候,虽然已过了幼年期,但他依然处于理性不健全的童年期,还是有很强的无意识接受周围语言信息的能力,通过玩闹看电视等无意识的活动再加上学校的学习,他很快就学会了英语,这种获得方式和一般人的母语获得方式相似性还是比较大的,因此英语也基本可以算他的母语。但相对于那些从出生就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来说,还是会缺少某些早期的信息。
也就是说,这两门语言都可以算作他的母语,但是他的这两种母语能力又都有一定的缺陷,他是一个不具备完全母语能力的人。
当然我们还可以假设一下:如果几个不同的孩子分别是3岁、5岁、7岁、9岁、11岁、13岁移民到美国的,他们的母语又分别该怎么判断呢?
由此可见,母语能力虽然在幼年就形成了,但青少年时期却是人的真正心理成长成熟期,对个体的认知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我是一个男人还是女人?我是一个中国人还是一个法国人?我这一生的梦想是什么?等等,一个人会对他青少年时代使用的语言很有感情,同时,他青少年时代使用的语言也会影响他的价值观,会影响他的心理,精神世界的走向,在心理上,他将把这个时期他使用的语言当作他真正的母语,
假设这个人在18岁后又回到他7岁之前的环境中永久生活,它会把这两种语言都当成他的母语;假设他18岁后继续在此处生活,他将在心理上淡忘抛弃他7岁以前的母语,而将这第二种语言当成他的母语,并不是说他对自己最初的母语失去了感情,而是,环境裹胁着人向前走,环境起着最自然的推动力量。
(我想尝试在这里提出一个完全母语能力的概念。
获得完全母语能力有这样几个必要条件:
1.途径:从环境中无意识获得。
2.年龄:5-7岁以前在持续生活的环境中获得基本母语能力。
3.5-7岁后继续生活在母语环境中直至18岁成年,18岁之前在母语环境中累计生活时间总和达到14年以上或连续生活12年以上。
一个人只有在完全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基础上,才能说他获得了一种完全的母语能力,否则,他所具备的母语能力就是有一定缺陷度的。)
情况3——精神的归宿远离母语
还有一些人是成年后离开母国并定居客国。离开时间是20岁?25岁?30岁?甚至更大,都有可能。
我们只讨论这些人中主观上选择客国的情形。
他们之所以选择定居客国,是因为他在心理上、价值观上比较认同客国,尽管他已不可能获得所在客国语言的母语能力(也就是说,只要他一开口,别人就会知道他是外国人,情形可参造长期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讲汉语的情景),但他仍有能力将这种语言作为外语学得很好,并且很乐意使用。
也就是说,人在成年后是完全可以学好一门外语的,如果态度积极、方法得当的话。
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
0- 7岁是获得母语能力的最好年龄。
7-18岁接触一种新的语言环境,依然有获得一定母语能力的可能。
18岁以后才进入一种新的语言环境,已不可能获得这种语言环境的母语能力,而只是获得一种外语能力。
但同时,7-18岁,以至18岁以后,人获得母语能力的可能性虽然在递减,但人却依然在成长,并对自我价值的归属作出选择。而一个人在成熟后经历的生活,作出的选择也许是更可靠,具有更本质意义的。
因此,我认为真正的语言能力包含的应该是两部分:纯粹的语言能力与心理上的认同感、归属感。
有的人的语言能力和他的归属感是统一的,通常象那些一生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文化、地理环境中生活的人。
而有的人的语言能力和他的归属感却有很大差别,例如那些成年后生活环境发生巨大改变的人,他们的人生方向和他们早年获得的纯熟的母语能力已没有什么关联。
从对母语的阐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和环境不能割裂,它与环境构成了一个整体。
人们获得母语能力的首要条件就是和生活环境真实而紧密的接触。
真正的语言能力并不是一种肤浅的技能,它和人的心理、情感紧密相连,它与人的精神世界,价值观相互作用。
主干性和原生态概念的提出和初步阐释
首先我们需要澄清的问题是:我们在中国的环境中学英语(7岁以后,中国的文化环境)是在学外语,我们最后能达到的英语水平是一种外语水平,而不是一种母语水平。
理解了这一基本的界限,我们就可以给予外语学习一个客观的性质,进而寻找适当的方法。
而不应教条地全盘搬用母语学习的方法。
母语能力的最大特征就是高度的自发性、无意识性和扩展性,而外语学得再好,自发性和无意识性这两个天然指标却永远是软肋。
但是,虽然我们在外语能力上不可能完全具备母语能力无意识性和扩展能力,我们却可以借鉴母语获得方式上的无意识特点和丰富性特征,而帮助自己更好地学习。
同时,我在前面第一大部分也提出了,语言能力并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技能,心理上的认同也很重要,因此,年龄超过7岁的青少年,乃至年龄超过18岁的成年人,在语言学习上有劣势的同时,其实也有他们的角度和优势。
也就是说,如果说母语能力是一种纯天然优质产品,外语能力也并非低人一等,而是一种不同质地,而同样可以有其特殊内涵的优质产品。
关键是,你怎样正确地看待它,采用什么合适的方法来“制造”这个“产品”。
一.主干式学习法为什么是必要的
主干式学习法的概念:人们在学习外语时,通过前人总结的语言规律,也就是单词、语法、典型文章、固定教材等,由易到难,系统学习语言的方法,就是主干式学习法。
英语对我们来说属于一种外语,我们需要通过一定的理性系统学习来获得,而不可能在生活中仅仅通过听和讲自然地学会。这是因为:
1) 环境方面:我们生活在中国的环境中,周围的人都在讲汉语,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一个活生生的交流中的英语语言环境。我们不可能“全天候,无意识地遭遇大量语言信息”。
2) 而外语本身是一个汪洋大海,面对着成千上万的英语原版书,成千上万个个不同的句子单词,我们不可能不分难易先后,一个个去学去记,而应该考虑采用更系统的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3) 年龄方面:我们开始学习这种语言的时候已经过了幼年期,这时汉语的母语能力已基本形成。脱离幼年期意味着我们无意识状态的逐渐丧失,有意识有理智状态的逐渐健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已经形成的汉语人格已成为一种无意识,这会阻碍我们进入另一种语言上的无意识吸收,而是需要采用一定的理性措施了。
二.主干式学习法为什么有不足
以上介绍了采用主干式学习法的必要性,有人会说,这样好啊,用这种方法学习,效率肯定高,条理分明,循序渐进,是学习外语的最佳办法。
但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因为这时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心理学的难题,而这个难题被许多人所忽略:
事情的真相就是:外语(在本文中指英语)是一门特别特殊的学科。
英语这门学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实在难以激发起兴趣:这是因为既没有智力上的挑战性,也没有美感上的吸引力。
外语不像数学,数学是一门纯粹逻辑的学科,数学是层层递进的,数学使人在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海洋中遨游,感受到挑战智力的乐趣,数学的对应物是直接的,你学了球体,圆锥体,都能在生活中很容易找到对应物,坐标系,抛物线,则有一种哲学的美感。
外语也不象语文,即使语文老师讲课无趣,优美的课文本身会对我们产生吸引力,因为我们在进小学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具有中文基础了,它对我们的感性吸引力比较容易产生。
音乐舞蹈也是一样,即使训练枯燥,老师严苛,但旋律、形体本身的美还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感性吸引力是客观存在的。
而外语对于初学者或者对学了很久也没入门的学习者来说,就是一堆无意义的庞杂的符号,那么枯燥和莫名其妙。
从对学习者的智力要求上来说,英语的主干性知识并不是那么难,也就是说,中等智力的人要学好是没有问题的,但问题是,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学外语?
英语的语法琐碎,没道理而又乏味,你要说它难,它并不构成智力上的挑战性,你要说它易,却又烦琐而又莫名其妙。
为什么外语在起初这么难以被人接受呢?这是因为语言本身的特性,语言天生就是和环境高度依存的。
因此外语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一种矛盾。母语和环境是高度统一协调的,所以母语的获得就很自然很容易,而外语是和环境割裂的,违背了语言的生存条件,要让它生长当然就会很难。
而英语相对于中国人来说,就更加不同质(前面导言中有述)。
当然,毋庸讳言的是,这门学科给人的乏味感和中国英语教学方面的弊病也有关系,例如课本的乏味无聊(主干性内容本身的选材不当)、在学习的早期就过分纠缠于语法的细节、老师本人的文化素养和教学方法的欠缺等等,都使得这门本来就难以吸引年轻学生的学科变得更加面目可憎。
因此,要有效获得外语能力,在进行主干性方法学习的同时辅之以原生态方法就变得极其关键了。
三.原生态概念的提出
原生态学习法的灵感来自母语的获得途径。
在获得母语的过程中,我们没有经过任何有意识的系统学习,原因就在于我们遭遇了极大量的“原生态”的语言信息:即生活中随机进行的各种形式的语言交流活动。
获得外语能力和获得母语能力的途径是不同的,但又不是完全不同。
因此我们如果想更有效地学习外语,可以从获得母语的方式途径中取得一些借鉴和启发。
原生态学习法是一个难以精确定义的概念,它有一些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东西。
总结一下,这种方法包含两个大的方面:
1. 方式上的原生态,即无意识的碰撞接触。
2. 内容上的原生态,简单说,就是指学习和接触超出例句或教材以外的各种内容的英语文章、视听资料,乃至来自国外的各类物件、商品,乃至外国人,更大而广之,乃至英语国家以及和英语国家紧密关联的一切文化,都可视为原生态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原生态方式体现的是一种思想。
对无意识的强调,来自于获得母语的启发,这一心理学上的基本机制,是人在无意识状态下追寻探求的事物是来自于真正的好奇,因而没有疲倦和被动感,会获得最深刻的印象。本文不予展开论证。
无意识强调的是接触方式上的无意识,而并不是指对自己在进行语言学习这一行为完全无意识。
当然,也确实存在接触方式上和过程中都无意识的情况。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今后有机会再做详细解析。
这里对内容上的原生态做进一步的说明。
主干性内容和原生态内容并无绝然区分,而是相对的流动的。
除了最基本的语法规则,我们可以看作是纯粹的或狭义的主干性内容外,其他情况下,我们很难对这两个概念作出绝对界定。
可以说,存在很多广义上的主干性和原生态内容。
我想,至少可以列出下面几组不同层次的对应情形,以加强理解。左边为主干性内容,右边为此时对应的原生态内容。
1.最基本的语法规则(纯理论)——例词或例句
2.普通例句——有特色的例句
3.典型课文(经过提纯的主题明了的文章)——在生活中实际使用的原汁原味的文章
4.在课堂上详细讲述的原汁原味的文章——课后自学时读到的与之有关联的原汁原味的文章
5.已经掌握的有限的英语语言知识——英语文化的总和
我们可以举例说明一下:
当你正在学习宾语从句,”I think you are right” 是课文中的例句,那此时,宾语从句的概念是主干内容,这个有实际内容的句子是原生态内容;
当你学习了一系列的简单的宾语从句,接下去在其他阅读中在华盛顿总统的信件“Acceptingthe Command of the Army”中读到了“I therefore beg that you will summon your whole fortitude, and passyour time as agreeably as possible.” 这个句子,这个有文学含量的句子也就自然成为了原生态内容,而“I think you are right” 这类基本的宾语从句相对也就成了主干性内容。
但如果当你你正在学习美国早期总统著名的书信和讲演这个内容,而课本正是选用的华盛顿总统的这封家信“Accepting the Command of the Army”做为课文,老师对此文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在此时,这篇文章作为精读课文,即可看作一种主干性内容;如果你接下去在其他阅读中读到了林肯总统的“Address At Gettysburg”, 则这篇文章可以视作是一种原生态内容,或者你看了一部有关美国历史的电影,也可看作是与之有关的原生态内容。
这样我们可以知道,它的具体学习方法并不玄妙,实际上很多人早就在采用原生态的学习方法了,这些方法有的在教学体制内已存在,例如阅读和听力课程;有的则是我们自己个人采用的:例如听我们自己喜欢的英文歌曲,看原文小说,与老外随便聊天、关心、购买国外的名牌,等等。
但要注意的是,形式上的原生态,未必总能达到效果上的原生态的丰富刺激效果(这里我只谈论学习者跟从教师学习的情况,自学者的问题暂不谈)。
原因和相对应的解决方法:
1.固定教材和教学过程中采用的试图起到补充主干作用的内容太缺乏吸引力,要么是质量低劣,要么是和学习者的兴趣相差太大。
可以想像,如果教材好,教师少费些心思也可取得好效果;如果教师很有水平又肯费心思,也可能能把坏教材讲活了。
但如果教材和教师都糟糕,那结果可想而知。
因此,这时应该做的是提高教材和教学人员的水平
2.教师对接受心理学缺乏有深度的认识。
例如中国教师组织的口语课教学往往非常乏味失败。
我发现许多教师(和教材编写也分不开)上口语课时就是让学习者练习某些简单琐碎的句型,这是完全违背接受心理学原则的,让学生在有意识状态下反复练习他们已经掌握的毫无新鲜感的语言知识,是效率最低的一种方式,会使很多学习者产生厌倦情绪。
方法聪明与否至关重要,进行有意义的主体辩论和戏剧、游戏可能是最有效的方式(遵循无意识心理)。
因此,提高语言类教学工作者的心理学、美学水平很重要,这同时也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欠缺研究的议题。
3.学习者面对英语学习的心理始终处于疲倦、应付、被动的状态。
面对这种心理上的积患,教学者需多对学习者进行文化差异上的引导,使他们理解阻碍他们学习的本质性困难在哪里,提高思想上的理解力,最终达到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
四.怎样结合主干式和原生态式方法进行有效学习?
这个内容不是本文准备主要阐述的,事实上这样一个庞大的议题也不是笔者靠一己之力可以进行精确可信研究的。
只是在这里提出一些大的方向和建议。
首先,我们期待的是教材的改进,教师各方面深层次的提高,教学真正以人为本,在教学系统中能够很好的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那么,对于学习者个人来说怎样做呢?
当然,环境很重要。
当然,最标准的英语原生态环境指的就是英语国家的真实的语言交流环境。也就是说: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的任何一个城市和村落,都是学习英语的最理想的原生态内容获得区。
而实际上,绝大部分人暂时没有条件获得这种语言环境。
但是,我们不必苛求完美,如果我们在思想上懂得了原生态学习法的重要,我们就已经向正确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因此,我们可以努力创造某种类似于原生态的环境来获得随机的语言刺激,以提高兴趣并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假如你周围有一个好的外教或外国朋友,则会形成一个好的气场。
如果没有外教,这个气场就要靠自己培养兴趣,可以尝试和修养良好的英语教师、英语爱好者多接触,进行大量听和读以及接触其他自己感兴趣的视听内容,读一些对外国文化介绍的书籍(可以先读中文的)。
听和读的时候以理解为标准即可,而不要同时做一些烦琐的练习,那样会破坏自己的学习兴趣,打乱思维的连续性。想想你小时候学说话时,做过练习没有?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一种纯粹的语言感受和碰撞,就是原生态学习法的宗旨。
原生态学习和主干学习应交织在一起,呈螺旋状上升。
可以对主干内容进行改良,也可以体现原生态的精神,使之更有吸引力。
原生态学习法又可以细化,应用于英语学习的每个环节。例如音标的学习掌握。
原生态学习法甚至还可以推广,推广到其他的学科和门类。
至此,笔者已准备结束这篇论述不够详尽的文章,总结一下,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初步的概念,那就是原生态学习法大体上包含两部分,一是寻求内容尽可能丰富的的原汁原味的原文资料以补充主干性内容,二是追求以无意识的状态接收这些资料和进行练习。
而关于原生态学习法的具体内容,以及如何将主干性和原生态学习法进行科学系统的结合,将是一个极为庞大的课题,笔者在本文中只能作到一个方向性的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