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郑逢斌,是在河南大学民生学院讲堂,他的讲座《我们身边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让听众想到科幻电影《超体》中的一句话:“我无处不在”。人脸识别、卫星、机器人……当未来计算机赋予身边的一切事物以“智慧”,我们的生活会产生怎样天翻地覆的变化?作为一位理工科的博士生导师,能够将计算机领域的高深术语与我们的衣、食、住、行相关联,讲得如此引人入胜,令人十分敬佩。
REC
红军后代,发奋读书
走进河南新县浒湾乡李寺村郑家,河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两块“烈属光荣”的牌子十分醒目,这两块牌子在河南大学民生学院院长郑逢斌心中有着特殊的分量。它们无言地诉说着为了革命事业牺牲在长征途中的两位红军战士的感人故事。这两位红军战士就是郑逢斌的两位伯伯。
在为学院师生讲述家乡新县的感人革命故事时,郑逢斌几度哽咽。他是这样阐述大别山革命精神的:“也许今天入党,明天就要献出宝贵生命,但是他们都愿意面对党旗举起右手;父母愿意把自己的儿子送上战场,妻子也愿意自己的丈夫流血牺牲。”正是这样的革命精神,给予郑逢斌发奋读书,为教育事业默默耕耘的动力。
清晨7:30,郑逢斌已经进入校园,开始一天的工作。他喜欢早早来到教室,与教师交谈,了解他们的课程准备情况,也喜欢驻足与备战考研的学子聊一聊学习方法。即使在餐厅吃饭,他也喜欢和学生坐在一起,问问饭菜质量、大学生活。老师和学生都很喜欢这位亲民院长。因为他走路带风,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在他那里,可以充分感受到温暖与关爱。
走进河南大学河南省大数据分析与处理重点实验室,就会被墙上一级博士点、二级博士点、省双创基地等标牌所吸引。每块牌子背后,都凝聚着郑逢斌的心血与汗水。
科教兴国,研以致用
作为学者,郑逢斌也有自己的见解:“科学研究不是为了评职称、当教授,而是为了国家富强。所以科研成果一定要注重应用。科研工作者必须有种不服输、不放弃的精神。”他在2007年组建的空间信息处理科研团队至今已发展为教师20多人,研究生近百人的庞大科研队伍,成果丰硕。他主持国家高分重大专项子课题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主持“863”子课题1项,主持国家航天局国防科技工业民用专项5项;主持省级课题和横向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论文30余篇,……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民航、军事、农业……他主持的民航气象综合处理系统在全国民航局直属的三十七个空航空管分局,198个地方机场广泛使用。
三尺讲台,三十年坚守
作为教师,他一直坚持亲自给本科生、研究生讲课,不仅传授知识,而且特别重视学生的品德、性格养成,他亲自指导的博士生、硕士生在中科院、高校、各研究机构工作的人员达50余人。已经离校多年的学生仍与他保持着深厚的情谊。对于他们来讲,郑逢斌不仅是老师,更是父亲、兄长和朋友。
郑院长的学生是这样评价他的:只要一站上讲台,你就可以感觉到他身上的那股劲儿,他讲解知识点,一定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清楚,他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性格喜好,喜欢引用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实例讲解复杂的原理,特别有感染力。正是这股劲儿激励着学生们。
学院发展,改革为先
作为管理者,他在河南大学民生学院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勇做先锋,对学院各项工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郑逢斌不愿做一位“坐在办公室”的院长。很多时间,他都在教室、学生寝室、教师教研室。他经常到8个二级分院亲自指导青年教师讲课,并且与教师座谈,听取他们的建议。
工作更忙了,但是校园更美了,教师讲课更用心了,郑逢斌担任院长以来,河南大学民生学院的师生可以深刻感受到学院的变化,大家对未来都充满了信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作为一位红军后代,一位精益求精的科研工作者,一位坚守讲台三十余年的园丁,一位改革创新的管理者,郑逢斌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科学精神。他也将为了挚爱的教育事业继续耕耘。
END
往期推荐:
秋运会丨那些难忘的瞬间,将激励着我们勇敢前行
学院校友会赴京沪深等地走访看望校友
内容过于真实,慎点!
本期来源:党委宣传部
本期编审:王慧影申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