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新乡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立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新乡学院

立秋

Autumn

新乡学院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新乡学院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立秋时,北斗指向西南。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立秋,草木叶子逐渐从繁茂的绿色到发黄,同时开始落叶,庄稼也开始成熟。立秋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新乡学院

AUTUMN

新乡学院

新乡学院

一声梧叶一声秋

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

今年三伏日历:

初伏10天: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20天:7月26日~8月14日

末伏10天:8月15日~8月24日

新乡学院

立秋处在中伏和末伏之际,暑气仍存,天气不会马上凉爽起来。此时节,各位小可爱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一旦出现“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温。但是,大自然还是有了变化。出现了中午热、早晚凉的“尜尜天”,而且“一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就结霜。”

新乡学院

新乡学院

气候特征

新乡学院

“初候凉风至”,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

“二候白露降”,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时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三候寒蝉鸣”,这时候的蝉,感觉到阴气上升,太阳光已成强弩之末,一日不如一日,因而鸣叫得更加响亮、凄切。

新乡学院

立秋习俗

1

贴秋膘

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吃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古代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作为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

“贴秋膘”在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炯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2

啃秋

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洒水民间,就有在立秋日食西瓜的习俗,据说立秋日吃了西瓜不得疟疾、腹泻之症。

有的瓜农“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天津等地也流行吃西瓜,和江南地区的“啃秋”一样。天津人也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蠢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

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关于江南地区在立秋这天“啃秋”吃西瓜,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明代时有一年南京城里许多人害痢痢疮,有人便效仿庐州府崔相公之女食瓜让“痢痢”落疤自愈,结果果真如此,以后渐渐形成习俗,每岁秋来之时,家家剖食西瓜,谓“啃秋”。

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有迎秋之意,后来人们把在立秋当天吃西瓜也称之“啃秋”。

西瓜是从西域传入中原,西北立秋前后西瓜刚进入采摘期,所以立秋吃西瓜本身就是一种尝鲜。此风俗约在清代影响南方,立秋江浙沪等地的西瓜已进入末市,人们对立秋吃西瓜的缘由作出了种种解释。有人讲立秋西瓜可消除暑日积结的淤气,有的人讲可以为过冬积聚“阳威”,而实际上只是北方风俗的影响而己。

或许,啃秋风俗的来历有一定科学根据,那就是立秋以后,天气逐渐凉爽,西瓜上市量日趋减少,立秋日人们再吃一吃西瓜,也有依依惜别之意p立秋这天还忌洗澡,据说这天洗澡会生秋瘫子。

3

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

唐韩偓《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4

咬秋

也有地区啃秋不是吃西瓜。如在山东,立秋的风俗是包饺子,老百姓都称之为咬秋。立秋当天,年纪稍大的人会在堂屋正中,供一只盛满五谷杂粮的碗,上面插上三炷香,祈求“立秋”过后五谷丰登。而大多数人家会在立秋时刻过后,剁肉馅包饺子,全家人围在一起“咬秋”。

5

吃秋桃

我国各地立秋食俗也不相同。过去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并可长寿。

6

吃龙眼

立秋时是台湾周围海域的立翅旗鱼、小串、乌贼、鳍、虾的产期,也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7

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

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相传元末,淮河流域出现了一一支农民起义军,参加起义队伍的将士都是农民出身,他们饱受元军的兵燹之苦,对兵扰深恶痛绝。这支队伍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一天这支起义军转移到淮河岸边,深夜不便打扰百姓,便旷野露天宿营。少数战士饥饿难忍,在田间摘了一些瓜果充饥。

此事被主帅发觉,天明便准备将那几个治罪。村民们得知后,纷纷向主帅求情,为开脱战士的过错,有一老者随口说道:“八月摸秋不为偷。”那几个战士因此话而获赦免。

那天正好是立秋节,从此留下了“摸秋”的习俗。

图文编辑丨贾辰欣

出品丨新媒体协会监制丨新乡学院党委宣传部

新乡学院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河南本科院校-新乡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新乡学院-立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