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共同主办的河南省“2020 年度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评审结果揭晓。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报送的项目《红诗会育人项目》,经过学校推荐、专家评审、综合评议等环节脱颖而出,成功入选2020年度全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名单。
该项目是以“新春红诗会”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由河南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学工部指导,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从2013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7届。该项活动与专业实践锻炼相结合,以学生为创作主体,演诵红色文化、唱响时代主旋律,充分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备受师生和家长欢迎,已经成为河南工业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品牌活动之一,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和育人成效。部分作品分别受邀参加省教育厅、团省委、河南电视台以及河南大学等机构和高校演出,并且多次获得省、市朗诵赛事一等奖。
(河南大学大礼堂展演《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主题/
“新春红诗会”最初在创办之初,即立足于河南工业大学校园文化的实际,弥补了校园文化中有声语言艺术的空白。“新春红诗会”从2013年开始举办,最初的主题立意为“辞旧迎新”,称为“新春朗诵会”。希望结合学院专业特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特长,发挥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和优势,丰富校园文化。从2015年开始,“新春红诗会”转向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在弘扬爱国主义的前提下,逐步结合当年社会背景,由辅导员老师和导演团队商议,共同确定主题,使新春朗诵会更加与时俱进。
2016年的“梦启新元”;
2017年“长征——我们在路上”;
2018年“长歌浩叹唱古今”;
2019年“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
2020年结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社会背景,
确定了“峥嵘70载,筑梦新时代”的主题。
历年主题
2020年新春红诗会合影
新春红诗会”根据主题确定脉络板块,体现出主旋律的同时还体现出节奏明快的时代感,从而使节目能够符合校园文化特点,满足欣赏要求。如2020年“新春红诗会”通过90分钟的时间,共七个节目,从1949~2019年间不同时期、不同角度向大家呈现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的社会面貌,体现了当代青年对国家和祖国未来的无限憧憬。
2020年节目《天安门》
“新春红诗会”打破了主持人报幕的传统形式,通过视频解说词、舞蹈与情景演出进行过渡与串联,给观众带来沉浸式的震撼体验。新形式所带来的高要求也不断提升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执行力。这样整体布局的构思充分体现出教师把关、思想引领、学生主体、专业实践的清晰脉络思路。
/ 过程 /
(一)
思想引领,激发活力
“新春红诗会”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思想引领是首要的。朗诵是语言艺术,但作品源于生活。从主题拟订到作品选材把关,辅导员和专业老师进行双把关。节目既要有思想引领作用,也要达到专业演出水平。演出主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老师指导把关和学生创作执行的工作模式,既可以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想象力,提升舞台演出水平,还可有效保证节目的质量与可视性。
朗诵《以青春的名义宣誓》
排练节目
(二)
明确分工,层层选拔
成立新诗会专项策划组,成员为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忠诚传媒工作室的负责人与各组长。工作室包括视频组、音频组、新媒体组、纪检组、办公室组共五个部门。以精准对口的分配方式,各组在演出的筹备过程中负责自己的部分,做到工作细化,权责到人,以保证演出的各项工作都能细致到位地完成。
调音师到位
摄像师到位
导播师到位
充分发挥河工大播音主持微信公众号作用,定期推送由新媒体部门同学自主制作的栏目内容,同时还在微博b站等网络平台都建立账号,做好“走出去”的每一步;策划组在完成策划制作后与负责老师进行沟通后不断修改,最终敲定策划后开始在全校范围内召集同学们积极参与。
选拔选手
在规定时间内同学们发送自己收集或原创的稿件,与此同时,策划组组织同学们在指定时间、地点进行演出人员的第一轮选拔。该次选拔主要以专业水平和表现力为挑选标准,最后共挑选出三十余位同学进入复试。在复试时,老师根据确定的稿件,在进入复试的同学中挑选出声音与形象与稿件角色比较匹配的同学。
(再次选拔)
复试结束后,各节目组也基本搭建出雏形。在各节目组经过一段时间排练达到可以脱稿演出时,学院领导、辅导员和各位专业老师会集中观看节目,并确定所负责指导的节目,确保每个节目都有一名指导老师。
(三)
严格要求,步步提升
演出的排练共历时一个月,其中分为三个阶段:节目组自主排练阶段,指导老师对节目进行雕琢与修改;整场演出联排。
老师指导
节目组自主排练成型阶段:主要是同学们根据课表规定排练时间,组织排练。
指导老师对节目进行雕琢与修改的阶段:是最考验同学们应变能力,同时也是最能提升专业水平的阶段。在节目基本成形后,各位指导老师会在尊重同学们的创作主旨的基础上,对节目的舞台效果,各演员的演绎、音视频背景等要素,进行严谨的修改与指导。在这样的过程中,老师丰富的经验与同学们新颖的想法相互碰撞,产生了许多奇妙的化学反应。也正是这种碰撞使我们的每一个节目都独特而又成熟。
整场演出联排阶段:在节目完全成型后进行。在学院400平演播厅,每次联排基本都是从早上八点开始,到下午三四点才结束,其中不仅包括演出同学对舞台的适应,节目素材道具与演播厅设备的适应,还包括节目导调与演播厅执行同学的磨合与协调。其中任何一步都会对整场演出的效果产生影响,所以同学们都积极配合,尽力克服困难。
节目素材道具与演播厅的契合
节目导调与演播厅执行同学的契合
(四)
学校重视,条件保障
学校重视打造“新春红诗会”文化品牌。一场精彩的演出,能够给观众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不仅需要演员们全身心的投入,还需要精美的道具服装和舞台场地等。学院拥有设施先进的400平米的演播厅,提供了排练和演出的完美场地。
/痕迹/
项目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凸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以学生为创作主体,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主题突出、成效显著,广受师生和社会各界欢迎,已经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力。
诗会中的作品《八女投江》受邀参加河南电视台五四青年节录制和河南大学绽放演出。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2017年11月特别受邀参加河南省首届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作品汇演,2018年1月登上河南艺术中心舞台参加“理想与信念”河南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汇报演出。
《春天遂想起》获得河南省第三届“经典照亮人生”诵读大赛一等奖。学校在河南省第三届“经典照亮人生”诵读比赛中荣获集体组一等奖,同时荣获优秀组织奖。刘佑铭等多名学生在省、市经典美文诵读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经过多年的探索,“新春红诗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提升,打造了长效工作机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思想重视,扩大影响。
学院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把每年的“新春红诗会”作为展现学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吸引全校学生积极参与,齐心协力,打造精品。
(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时代在不断进步,也应该不断接触新思想,突破固定思维,寻求新的突破。2020年演出的全新模式带来了新的突破。
(三)发挥专长,以少带多。
由一小部分专业中表现突出的同学形成团队带动专业中的其他同学以及其他专业、其他学院同学一起开展活动,促进上通下行,培养了同学们团结合作的能力。
从2013年到2020年
变的是表现的形式
不变的是诗会育人的恒心
这并不是结束
而是更好的开始!
往期回顾
与你有瓜,榜单加码!我们一起为工大赢西瓜
8.31—9.6工大要闻及时览
执着!打造“国字号”基地
来 源 /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 辑/李 磊 陈红丽
责编/张静超
监制/李 磊
觉得精彩,不如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