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0年5月,学院初拟校风为“素位而行 至诚无息”。随后,全院范围内开展了“读经典 促学风 树校风”系列活动,每一个人用实际行动表达对校风内涵的理解,取得了校风凝练活动的初步成效。一年来,在学院搬迁建校、两地办学、转设检查等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全体新科人脚踏实地、积极进取,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取得了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胜利。校风在办学实践的不断探索中更为深入人心,其内涵也更加丰富。刘鸣韬院长在这篇以《素位而行 历久弥香》为题的2021届毕业生毕业典礼致辞中,结合他对“素位而行”的理解和感受,阐述了校风的出处、内涵、现实意义及建设途径,并对全体新科人提出了殷切希望。以下将此篇毕业典礼致辞全文刊登,全体师生要认真领会、谨记嘱托,扎根岗位、一以贯之,静水深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长远建构,将校风精神内涵融入学院发展各领域、贯穿工作学习全过程,将校风建设继续推向新的高度。守住立德树人的初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素位而行历久弥香
——2021届毕业生毕业典礼致辞
院长刘鸣韬
(2021年5月27日)
同学们、老师们:
上午好!
今天是个喜庆的日子,在这里我首先代表学院向我们所有2021届毕业生表示最真挚的祝贺和最美好的祝愿!祝贺同学们学有所成,收获满满,已经站在新起点、新高度;祝愿大家前程似锦,事业有成,你们的人生一定会很精彩、很幸福!
一年一度毕业季,千感万慨临别情。每年此刻,我都会思绪万千,不能自已。特别是在我们2017级同学毕业之际,我更有一种莫名的感觉、特殊的滋味。因为,我们这一届同学将成为我们学院在老校区的最后一届毕业生,无论对于同学们来讲,还是对于学院来讲都有特殊意义。
回想去年春季,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汹涌而至,造成停工停学、生活失序。好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上级的正确领导下,我国迅速控制了疫情,恢复了正常生活秩序。但整个春季学期我们都没有组织线下教学,而当时正值我们这届同学的大三下学期,是大学生活中最为关键的时期;对于我们学院来讲也正处在搬迁建校、两地办学的特殊时期,学院上下百感交集、忧心忡忡,总担心影响学校发展、影响同学们成长。经过反复酝酿、广泛征求意见,学院研究,在全院开展凝练校风活动。大家知道,我们拟定的校风是“素位而行 至诚无息”。在研究的时候,有同志提出,是否给校风赋予一个基本的内涵,形成一个比较定性的描述。后来商定,我们的校风主要是靠大家用行动去诠释,不对其内容进行固化。我们在全院开展了“读经典 促学风 树校风”系列活动。经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学院的校风凝练取得了初步成效,校风内涵更加丰富,特别是在2017级同学身上就有了很好体现。
在今年的硕士研究生招考中,捷报频传,成绩又创新高。我们有5个宿舍均有5名同学、7个宿舍有4名学生成功上岸,四年制本科各专业考研平均录取率达到27.68%,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们将近半数同学都报考了研究生。其中,园林专业录取率达70%,生物技术、通信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录取率均达到40%以上。实际上考研并不是学院学生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方向,只不过是学风建设的抓手之一。学院作为应用技术型高校,我们更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学院在办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培养“具有健全人格、能够独立思考、顺应时代发展”的人格目标与“职业道德、行业素养、专业技能和个人特长”叠加递进、协调发展的专业目标。
事实上,我们本届毕业生不仅仅在考研上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系列竞赛等诸多大赛中也都取得了骄人成绩。其中的典型代表,如:电气专业的张锐同学,不但考取了研究生,还获得了蓝桥杯大赛省级一等奖和国家级二等奖、中文专业的张保伟同学,获得了河南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信息工程专业的刘子玮同学以全国校招第一名的成绩高薪签约滴滴集团;更有许多同学立志投身“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和应征入伍,这不正是“素位而行 至诚无息”的最好诠释吗?真心地为你们的成长感到欣慰,为你们的成绩感到骄傲!谢谢你们为学院赢得的荣誉!
同学们,总书记说:“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青年时期是人生中精力最旺盛、思维最活跃,最具创造力、最具激情和勇气的阶段,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和贡献者,也是个人成长的黄金期,对于我们整个人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正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正面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正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剧变期。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民族的兴旺,祖国的召唤,都需要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战略定力;需要我们认清自己,不断提升;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奋力前行;需要我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需要我们涵养修德,不懈追求。
同学们即将离开校园,走向社会,可以说是人生中的一个关键点、分水岭。此时时刻,我们稍微凝神静思,回顾一下过往,会更有利于我们走稳人生路。刚刚结束的大学生活,尽管和中小学阶段有很大不同,较之中小学阶段偏重于一些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大学阶段更注重分析推理、逻辑思维、专业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无论如何,我们的身份还都是学生,还都处在以学习为主旋律的校园生活阶段。而走向社会以后,我们的身份就发生了质的改变,更要亲身实践,投身社会,去体会和感悟人生。如果用最简短的语言去表述的话,是不是可以说:在校园生活的我们主要是以“学习和记忆”为主题的,而社会生活中的我们则必须以“实践和感悟”为主旋律。这里我说的“学习和记忆”、“实践和感悟”都不能狭义的去理解,只不过是想帮助大家去体会、去品味个中滋味。但是我们的人生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决不可能割裂开来。我们常说,只有继承才能创新,只有传承才能发展,也只有继往才能开来。从国家和社会层面是如此,从家庭和个人层面是不是也是如此?
同学们,总书记号召我们,要“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既饱含深情,又思想深邃。我们只有筑牢根基才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我们之所以将“素位而行 至诚无息”作为校风,既是学院办学过程中的历史积淀,更是对广大师生的提醒和勉励。我们不但要努力打造好整个大学生活,更要着眼于未来人生。作为一名新科学子,作为一个新科人,我们是不是应该对她多几份感情,多几份理解,多几份思考,多几份付出?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想就校风凝练过程中,个人对“素位而行”的一些理解和感受,和大家进行一个概括性的探讨和交流,仅仅是一些粗浅的认识,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素位而行”来源于《中庸》,其原话是:“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如果仅仅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在其位,谋其政,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思不出位。而且还有人将之理解为一种消极的处世态度。如果我们把这句话放在《中庸》的整篇中间来思考、去理解,甚至将之放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里来考虑,这样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片面的、偏颇的。如果我们全面地、仔细地去品味、去体会、去理解,在一定意义上来讲,“素位而行”是一种品质,一种修养;是一种格局,一种境界;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是一种状态,一种精神;是一种动力,一种追求等等。
同学们,素位而行能够使我们真正认识自己,认清自我,发现自身潜质,了解自身特点,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成就美丽人生。孟子说:“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也”。我在想,这里的“天”是否可以理解为:我们自身所具有的天赋禀性和能力潜质呢?如果我们能够时时刻刻不断检视自己,做到“日三省吾身”。常常对标对表,时时发现自己,不断审视定位,就会更清楚、更真实、更准确地了解自己。我有时在想,我们是不是只有自己最能了解自己、只有自己最能把握自己,也只有自己应该对自己最负责呢?常常有人说:我们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不知道大家怎么认识这句话。我在想,我们凭什么,有什么资格这样说?这顶多算作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已。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禀性,我们的特长形成是不是应该建立在对自身更清楚地认识,对自身特点的把握和发挥上?所以,在各个时期、各个阶段、各个岗位,我们只有真正做到素位而行,都能够做到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踏踏实实做好每件事、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我们才有可能做到最好的自己,才有可能成就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才会无愧于自己的人生。因此,古语说:“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
素位而行能够使我们坚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进取的心态,从而做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能够“慎小物而无大败”。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敢于担当,是为了党和人民事业,而不是个人风头主义,飞扬跋扈、唯我独尊并不是敢于担当。”他举了一个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是几朝元老,但他对自己要求很严,他在家庙的鼎上铸下铭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意思是说,每逢有任命提拔时都越来越谨慎,一次提拔要低着头,再次提拔要曲背,三次提拔要弯腰,连走路都靠墙走。生活中只要有这只鼎煮粥糊口就可以了。”从而告诫广大党员干部,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在工作中更应该敢做敢为、锐意进取,在做人上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在我国古代有许多这样的警世良言,如“服之不衷,身之灾也”、“负且乘,致寇至”等等。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要批判其中的封建思想,但更应该明白和懂得古人的良苦用心和其中蕴涵的道理。
素位而行能够使我们不断积累知识、丰富智慧,从而做到厚积薄发,始终具备不断前行的能力和本领,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天下大事必作于易,天下难事必作于细。”“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古训;“滴水穿石”、“铁杵磨成针”都是我们儿时就懂得的道理,我们只有素位而行,才能行稳致远,才可能具有更广阔的天空。同时,古人警告我们“不自量力,其祸速矣”、“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还告诉我们:“急趋无善迹,促柱少和声”、“物暴长者必夭折,功猝成者必亟坏”。我们很容易明白小马拉大车的危害,要么太累,要么翻车。况且古人说:“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既害己,也害人。我们必须时时刻刻牢记“世上有侥幸之事,绝不可有侥幸之心”、“国有幸民,国之不幸”、“非德,莫如勤。非勤何以求人?”的提醒。因为“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
同学们,素位而行还能够使我们磨练意志,锻炼品质,提升我们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勇气和毅力,练就“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豁达胸襟和乐观主义精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我国抗疫的伟大胜利,也再次进行了验证。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不改其乐的定力和“久要不忘平生之言”的执着则更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在我们的人生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直面应对。人类社会的演进宣示我们,战胜困难和应对各种不良环境的能力正是人类社会能够生生不息的基本能力和素质。“适者生存,不适者亡”,这是所有生物进化的基本趋势。我是从事植物病理学专业的,提高植物抗病能力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能力。怎么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呀?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抗逆性训练。因此,素位而行可以锻造我们适应各种不良环境的能力,增强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具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的气节和品质,从而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工作状态和乐观向上的生活热情。
素位而行能够使我们更好地适应形势,把握时势;因时而化,与时偕行;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培养我们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胸怀全局、站位高远的战略眼光,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从而使我们具备通观全局的眼光和系统思维的能力,能够认清形势、审时度势,正确研判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因此,古人说:“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世界上万事万物莫不在变化之中,特别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智能化时代正在改变传统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我们又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急剧变革期,我们只有立足新时代、树立新理念、构建新格局,脚踏实地、素位而行、奋力前进,用创新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一再告诫我们:“发展才是硬道理”。因此,素位而行决不是让我们墨守成规、循规蹈矩,穿新鞋走老路,用老眼光看新问题,发展和变化才是人世间永恒的主题。所以,素位而行更能使我们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更好地继承和创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们目前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不正是要求我们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能够记住来时路,走好未来路吗?
素位而行能够使我们修养身心、陶冶情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坚守底线、不越红线,从而做到“庸言之信,庸行之谨”,“善世不伐,德博而化”,练就“遁世不见知而无悔”的格局,明白“板凳干坐十年冷”的道理,使我们更能理解“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领袖情怀和境界。春秋时期郑国子产说:“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左传》上还记录这样一个小故事,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这不正是先贤们对素位而行的阐释吗?王阳明之所以能够龙场悟道,不正是其博学笃志、宦场历练、除暴安良、感悟践行的丰厚积淀吗?孔子也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只有我们亲身经历、亲身实践、亲身感悟,我们才能获得真知。平时同事们经常交流,如果不是身在其中,很难真正做到“感同身受”。有人说:“生活是天籁,需要我们凝神静听”,我倒更想告诉同学们:生活是自己主演的长剧,需要我们倾情演出。所以,素位而行也能够使我们更好地扮演好人生不同阶段、不同场合的各个角色,使我们成为更好的好孩子、好同事、好朋友、好爱人、好父母、好长辈。
同学们,从要“素位而行”地去做,到能够做到“素位而行”,是不是需要我们一辈子去努力、去追求?是不是需要我们在各个阶段、各个时期去遵循、去践行?实际上,如果我们能够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去素位而行,这本身就是进步、就是提升、就是行动。
走向社会,面对全新的环境,素位而行,就要我们敢于正视现实,笑迎挑战,直面困难,越挫越勇。顺境时卯足干劲、拼搏奋斗,逆境中笃定气韵、抱朴守正。人们不是常说:无奋斗不青春,无奋斗不精彩吗?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得彩虹,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人们之所以说“上善若水”,不正是因为水具有“利万物而不争”和“不盈科不行”的高尚品格和踏实执着的精神吗?
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进,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不断发展。第二代认知科学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亲身性认知,需要我们亲身体验、亲身实践、亲身感知。
同学们,希望你们能以“知行日新”的进取精神,“至善至真”的目标追求,“素位而行”的做事态度,“至诚无息”的不懈努力,走好人生路,挺进新高度,真正做到让家长放心、使社会认可、对国家有用。
同学们,临别之际,总有各种舍不得,啰嗦了这么多。我也再次声明,这些仅是个人观点,不当之处请同学们批评。同时,更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自己去品味、去体会。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就作为我送给同学们的临别赠言吧:素位而行,历久弥香。
最后,我还要郑重邀请大家,经常到我们的新家看看!因为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里,“根”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谢谢大家!
end
图文编辑 |马梦轩
资料来源|新科官网
统筹策划 | 韩梅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