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学期伊始,新一届“小程新人”怀揣梦想、带着朝气来到我们这所“军工圣殿”“精英摇篮”。
如何尽快适应全新的大学本科或研究生生活,尽快找到学习窍门和方法?为此,贴心的小程上新了新栏目——“小程开讲啦”,选取往届优秀学子撰写的学习研究成长经验故事,并精心录制成音频,希望可以让大家“取取经”“探探路”“开开窍”。
作者简介/Profile/
叶天贵,男,中共党员。本科就读于哈工程。2012年直博至哈工程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攻读轮机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曾获得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黑龙江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奖、首届工信部特等创新奖学金等荣誉或奖励;博士论文获评首届“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优秀博士论文”。
2017年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任职,主要研究领域为复杂结构振动与声学、舰船减振降噪技术等。
近年来作为主持人或技术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两机”重大专项课题、海洋工程装备重大创新专项、高技术船舶科研、国防基础科研、国防预研、装备型号科研等项目10余项;出版中文专著1部、英文专著1部;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3项;在本领域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被他人引用1500余次,4篇论文入选ESI前1%高被引论文。
很荣幸有这个机会来分享我的故事,我的故事很简单,但却并不平凡。本科的第二年,我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转到了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的轮机工程专业。由于基础较好,成绩始终保持前茅,并在2011年09月保送本专业直博。
文献破译时感受“角色转换”
当我满怀信心迎接博士期间的新生活时,就遇到了我求学生涯中的最大难题。还记得导师第一次将一份英文文献放在我面前让我阅读并理解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恐惧的。恐惧来源于对新事物的畏难情绪,更来源于对自己的不自信。
那是我第一次正式接触外文文献,尽管我的英文基础不错,但其中还是有近一半的单词是之前从未见过的,绝大部分是专业词汇。于是,痛苦的“破译”过程开始了。翻来覆去的看,逐字逐句的翻译,大部分时间用在了查单词和记单词上,更不要提理解里面的理论、方法和内容了。一个星期过去了,文章只看了一遍,对其中的内容也似懂非懂。
于是我开始请教导师和师兄师姐。在他们的帮助下我逐渐找到了阅读外文资料的窍门,开始有意的总结、整理一些常用的专业词汇,并慢慢积累,保证每天的外文资料阅读量。
渐渐地,在掌握了一到两千个专业词汇后,我发现阅读变得顺畅了许多,刚开始是四五天看完一篇文献,后来是一两天,再后来是几个小时。由少到多的积累是进步的关键,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每天阅读外文文献的习惯。
对一个学生来说,最难的恐怕不是某一个课题,而是进入角色和适应工作。那篇外文文献现在回过头来看,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推导,但对于那时的我仿佛是世界级的难题,如同赤手空拳上战场,对周围的一切一无所知带来的恐惧感使我面对全新的问题时手足无措,这也许就是“万事开头难”的原因。然而,当我逐渐适应了工作、进入了角色,再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最起码已不再是赤膊上阵了。正是克服了“开头难”,让我在日后的科研路上走得更加自如。
编程纠错中体会“坚持不懈”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他告诉我们:赢,贵在持之以恒。“恒”,完成幼苗茁长为参天大树的抱负 ;“恒”,实现小溪汇成江河的理想;“恒”,成就了骏马至之千里的志向。
我的博士课题方向侧重基础理论研究,有时要先查阅几天甚至几星期的资料,理解一个理论,再根据理论设计、编写程序,最后依照程序的运算结果撰写论文。
但程序的编写过程往往是很痛苦的,面对一堆复杂的公式,一个个烦琐的程序,我经常熬夜到晚上三五点,简单小憩了几个小时后就又开始新的一天的工作。无论吃饭或是睡觉,脑中浮现的尽是那一堆复杂的公式,一个个烦琐的程序。
叶天贵读博时的学习小天地
一次,导师给了我一个比较复杂的题目,在对它充分理解后我便开始编程。一个多月过去了,经过我的日夜奋斗,从我手中诞生了一个长达几千条命令的程序,可悲的是虽然它十分壮观,但根本算不出结果。而在如此众多的命令中找出几条错误语句就如同大海捞针。我也请教过师兄,将程序简化了许多,但仍旧没有解决调试结果不正确的问题。
于是,烦琐而枯燥的复查工作开始了。接下来的两个多星期我都是寝室、教学楼、图书馆三点一线;每一行命令,每一个字符,每一个变量都我都仔细一点一点地检查。相比于重新编写一遍程序,检查的过程要痛苦得多,不仅要与原本的思路衔接,还要跳出这个思路去寻找问题,每一个小小的错误都有可能是问题的关键。
这样一天天下来,痛苦逐渐转变成了烦躁,这种烦躁压抑在心里,久而久之,就像是一团枯叶中的火星,慢慢烧了起来。终于,当我复查了两遍依然没有发现问题时,我逐渐失去了耐心,打算从头再写一遍。但想到之前编程花费的时间,我权衡了一下,和自己做了一个约定,再检查最后一遍,如果还是没有发现问题,就重新写。
就这样,我生生把心里那团已经燃起来的烦躁压了回去,横下心来做“最后一搏”。
第三周周六下午,我坐在图书馆自习室靠窗户的位置,继续检查着令人眼花缭乱的程序。突然一个之前从未注意到的变量进入了我的视线,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我重新演算了这个变量,确实发现了一点问题。
我瞬间紧张了起来,或许真的是这个问题。错误修改后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调试了一遍程序。成了!我不敢想象,真的成功了!几个星期以来压抑着的所有感情一下爆发了出来,这种感觉也许是这辈子最爽的一次,从未有过!如同一块堵在河道上的大石瞬间爆裂,河水喷涌而下的感觉。我真的不由自主地跳了起来。
也许是乐极生悲,我挨着的窗户是开着的。这一跳,头正好磕在了窗户上,破了两个口子。我只能放下程序,去找图书馆管理员简单包扎一下。管理员也很奇怪,第一次见到有人编程编得头破血流。
如果不是再坚持一下,我真的会把原来的程序推倒重来,然而不管重新编程的结果如何,都将是我的一种损失,人生中将少了那份爽快,更少了对克服困难的执着。当想要放弃的时候,再坚持一下,也许就不虚此行。
作为一个研究者,一路走来,正是一个个小小的经历让我逐渐收获,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成果,更有人生的感悟。困难中再坚持一下,让我的科研之路走得更加踏实坚定。
俗话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成功总是留给坚持到最后的人的,布满荆棘的科研之路上,如果我们能够再坚持一下,总会找到通往成功大门的钥匙。
国际会议上感悟“独立自主”
所有的第一次总充满了发现。所有的发现总是一段经历,所有的经历都会令我们成长。
记得我第一次参加的国际会议是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的“复合材料大会”,我碰巧与另外一位航建学院的老师同行。毕竟从未参加过这样的会议,再加之语言交流并不很顺畅,因此会上一些具体的学术问题我已记不得了。
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80岁高龄的日本老教授。这位在该领域从事研究已达50余年的老教授在会上做了一个简短的报告,虽然双腿已经十分不灵便,但他依然坚持自己走上讲台,不要他人搀扶。吃饭时我留心观察了他,从取餐到用餐的过程中,他都保持着独立性,尽管行动不便,但仍是只要力所能及,便不随意麻烦他人。
也许这仅仅是一个老人的固执,但我宁愿相信这是一位老科研工作者的品德和职业素养。独立自主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只有坚持自己的东西,才能创造出前人没有的东西。独立自主并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在吸收精华、去除糟粕后留下自己的东西,而非一味的模仿“山寨”。
中国现在正在努力由制造业大国发展为制造业强国,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科技创新能力,我们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走独立自主的科技创新道路。而我们能做的就是从自己做起,培养自己的科技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只有如此,我们自己的竞争力才能越来越强,我们国家的制造业强国梦才能成真。
前辈的成绩是令人羡慕的,但前辈的处世之道更值得我们深思。这次参会,我学到的不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而是解决问题的思路,那就是独立自主,做自己的东西。这种思路也将一路伴随我,让我走得更远。或许现在的同学们,对于科研方面都喜欢依靠别人,缺少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但我认为,我们要学会去独立,独立才能使我们成长。
回想起直博的这些年,看似枯燥无味,却也丰富多彩。其实这主要取决于我们对待困难的态度,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但是如果我们把它看作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每次克服困难都会有一种成就感,我们就会不断得到乐趣,不断地经历,不停地收获。
遇到的每一个人或事都能给我带来感悟,每一个感悟中都有无尽的味道。品味这味道,让我脚下的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希望我的故事能帮到各位学弟学妹,也希望大家能像我一样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并且越走越好。
小程开讲啦
21天发表SCI一区文章,曾经的“差学生”逆袭有门道!
小程开讲啦
为科研“疯魔”,“初生牛犊”让“业界大牛”服气!
这位哈工程“犀利仁师”的“独门秘籍”,
让学生大呼神奇!
本硕博九年专业第一,硕士修完所有博士课程,
这个HEUer将青春献给海防
哈尔滨工程大学
— heu19530901 —
来源 |《与成长对话 为青春导航》
音频处理 | 方旖旎
朗读 | 马云鹏
排版 | 贲思嘉
编辑 | 李颖超
责编 | 霍萍
审核 | 吕冬诗 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