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理工——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远东理工——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编者按:

2021年是远东理工全面擘画“十四五”新蓝图的开局之年,是学校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奋进之年。学校从大学的基本功能出发,遵循教育规律,规范教学行为,重新编印了《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教师手册》。学校创始人——理事长、校长李敬来教授亲自为手册撰文开篇,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传承文化、展望未来,将远东理工坚守教育初心的情怀,浓缩在了字里行间。

艺考

远东理工——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李敬来

九月的哈尔滨,天高云淡,金风送爽,向世界展示着这里最美丽的北国秋色。九月的远东理工,暖意融融,热情洋溢,张开臂膀迎接来自全国的莘莘学子,迎接新的学期,迎接第37个教师节暨建校27周年。27载岁月峥嵘,求索积淀,抚今追昔,我们鉴往知来;久久为功,我们同心筑梦。

艺考

栉风沐雨 砥砺前行

从1994年创办到2021年揭开历史崭新一页,远东理工坚持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发展,坚持以科学的规划指导发展,坚持以满足社会需求引导发展,坚持以产学研合作推动特色发展,坚持以国际化开放办学提升学校发展。27年的风雨兼程、励精图治,远东理工经历了五大发展阶段,成功实现了学校发展史上的五大跨越:

第一阶段:1994-2000年,“九五”期间,学校创业办学,从就业培训与高自考助学层次开始,其办学的显著特征是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完全“订单式”培养外企所需人才。

第二阶段:2001-2005年,“十五”期间,学校办学层次得到提升,买断哈尔滨理工大学新阳路校区,与哈理工合作办学,纳入国家计划招生(2001年3月专科、2003年3月本科)。

第三阶段:2006-2010年,“十一五”期间,学校实现大规模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完成江北新校区的规划建设,办学条件和内涵建设水平得到较大改善和提升,综合实力大大增强。

第四阶段:2011-2015年,“十二五”期间,学校完成“转设”,即由哈尔滨理工大学的二级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的体制、机制与质量管理更加规范,学校全票通过了国家高评委的转设评估。

第五阶段:2016-2020年,“十三五”期间,学校发展的战略重点全面转入高质量发展,内涵建设水平持续稳步提升。学校启动并完成了5G智慧校园建设,实现校区智慧教学、物联网、数字化管理系统全覆盖,为实现学校更高质量发展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2020年11月学校接受教育部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以评促建,全面**,促进学校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办学27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办学的公益性原则,始终坚持依法治校,努力构建符合现代大学制度的内部治理结构。学校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依据国家法律和学校章程,理事会是学校最高决策机构,行使决策权;以校长为代表的校务委员会是执行机构,行使教育教学、行政管理权;校党委是学校的政治核心,承担监督和保障的主体责任;监事会行使对行政权力和管理的监督权。学校理事会、校务委员会、校党委、监事会都健全了相应的工作机制,运行规范、高效、健康。

目前,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已形成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设有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学院、机电与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素质教育学院、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十个二级学院,共开设28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在校本科生和本科二学历学生近万名。

艺考

拼博进取 追求卓越

27年来,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五万多名合格人才,他们活跃在祖国各条战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学校、部队和海外机构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中的许多人已成为管理和技术业务骨干,更有一大批创新创业的佼佼者,已成为一代精英和栋梁。

27年来,我们以先进理念引领发展,创造了多个创新成果和全国首创:是最早大规模开展国际教育合作交流、实行全员“订单式”培养人才并全部输送至外企就业的学校;是从办学初至今坚持以产学研紧密结合、校企融合协同育人为鲜明特色的学校;是首个投入巨资完成智慧教育与管理系统校区全覆盖、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本科院校。学校高度重视队伍建设,实行教师的继续教育,率先启动百名中青年骨干高级研修班培训机制,花大气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

根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我们在全国高校中**建立起了机器人工程学院;于2012年在国内率先完成了面向基础教育各阶段和高校通识教育用机器人教育课程体系,被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授予“教育机器人研发生产培训基地”;我们在全国**创建了机器人科技文化体验馆,为央视、东方卫视、北京电视台及多家媒体,为智博会、科博会、世博会、北京科技周、上海科技周、哈洽会等国内外大型活动奉献了多场精彩的机器人展演节目,吸引了万千观众的目光,唤起了科技创新与探究的热情。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国务院原副总理刘延东等国家领导人都曾观看过由学校师生编制程序的机器人展演;我们以“为中国智能机器人教育和产业的发展奋力担当”为宗旨,连续8年承办了TRCC全国机器人创意设计大赛,对探索机器人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校全程参与上海太敬集团在全国开展的机器人科教示范区项目建设,也取得了科研、科普系列喜人成绩。

我们为国家教育体系建设做出了一份应有的贡献,建成了一所被政府和社会认可的民办本科大学;我们在中国社会变革时期,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为教育制度改革、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我们应当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让我们有机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破浪前行!

艺考

弦歌不辍 薪火相传

27年来,学校的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远东理工人“拼博进取、追求卓越”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是远东理工宝贵的精神财富。

“与世界同行”,是远东理工办学伊始就提出的口号,其内涵就是要以更加宽广的眼界和胸怀,努力学习,不断汲取人类文明的结晶,创新发展;

学校倡导“严谨治学,创办特色,科学管理,质量第一”的校风,对标西南联大、哈工大和麻省理工(MIT),崇尚爱国、奉献、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功夫到家、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自强、自律、勤奋、创新”,是远东理工的校训,强调的是文化自信、使命担当、自我革命、谦虚勤勉、勇往直前;

“重教知识、教能力、更教做人”是学校创建以来始终坚持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与“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一脉相承;

学校的“十二五”规划中系统地提出了“学科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办学模式,并大胆探索和实践“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学校凝练了“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核心理念;错位竞争,有所为、有所不为、特色发展的理念;开放办学、应用为本,“明确一个目标、实施两项创新、遵循三大规律、树立五种精神”的基本理念。

明确一个目标: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

实施两项创新:一是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二是实施办学模式创新。开放办学,校企产学研融合,协同育人。

遵循三大规律: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人才培养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要着力打造一支具有市场眼光的教育家团队。

树立五种精神:发扬只争朝夕的精神、敢为人先的精神、求真务实的精神、开拓创新的精神、追求卓越的精神。

艺考

蓝图绘就 扬帆远航

今天的远东理工,“十四五”蓝图已经擘画,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已经确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科学合理定位学校发展:

办学类型定位:地方性、应用型、开放性本科院校。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开展国际合作教育和继续教育,积极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龙江,面向区域,服务行业企业。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强,具有社会责任感、职业情操和国际化视野,面向生产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学科专业定位:学科专业统筹协调发展,重点建设与地方(区域)支柱、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促进学科交叉、产教融合、专业集群发展,形成工科为主,工、文、理、经、管、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发展格局。

发展目标定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民办本科大学。

让我们共同努力实现远东理工的美好愿景,建设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质量,是远东理工的生命,爱护生命,从敬业务实、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开始,每位远工理工人一定要谨记人民教师的光荣使命与责任,严谨治学,苦练真功,努力成为新时代德才兼备的好教师;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远东理工高扬的旗帜,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开拓进取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卓越,是每一位教师志存高远的目标,也是远东理工不懈的追求,只有每一位教师和员工都不断超越自我,才会有远东理工更加强大和美好的明天。全校教职工的勠力同心、无私奉献永远是远东理工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愿我们都成为祖国辉煌事业的长河里永远奔腾的那一位----祖国不会忘记,远东理工也不会忘记!

艺考

来源 |学校办公室、宣传统战部

编辑 | 许秀娟、郑立南、赵 凯

审核 | 黎 明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黑龙江本科院校-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远东理工——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