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九月九
阳
节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
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
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
牛山何必独沾衣。
中
国
传
统
节
日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故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
除此之外,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只是近年来,人们对老人的推重,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
民俗活动
登高旅游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赏菊并饮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
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配茱萸
古代还有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
吃菊花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节日养生
衣
重阳节前后,一天中温差变化很大,常有冷空气侵袭,而使气温骤降。朋友们要注意及时添衣保暖,增强体质,防止感冒发生。添衣与否应根据天气的变化来决定,只是不宜添得过多,以自身感觉不冷为准。
最重要的是脚部,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
食
重阳时节养生保健,“防燥”至关重要。对付“燥气”,喝白开水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不过,要想完全抵御“燥气”带来的负面效应,最好在白开水中加些盐或蜂蜜。
住
秋季仍然昼长夜短,人们往往晚睡早起,午睡不仅能让大脑和全身各系统都好好休息,还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保持心理平衡,预防心肌梗塞。每天可多睡1小时,缓解秋乏。注意劳逸结合。
特别是深秋寒气袭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行
深秋之时,草叶枯落,花木凋谢,人们往往容易触景生情,引起忧郁、伤感的心绪,故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句。这个时候,若身体条件允许,去登山远眺。通过与大自然的接触,缓解压力,放松自己,对抑制悲伤的情绪大有好处。
秋天注定是一个思念的季节,恰逢重阳节的到来,思念变作了双份。愿秋雁将我无限的祝福寄托。每逢佳节倍思亲,让我们向家中的长辈道一句问候。九九重阳,久久陪伴,愿幸福的阳光洒遍你生命的每个角落!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大庆师范学院新媒体中心
来源 | 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 | 张子涵
审核 | 卞清霞
投稿邮箱 | dqsydwxc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