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与担当
哈工程抗疫的制胜法宝
哈工程核学院博士生王志超的云婚礼收到全网祝福,微博话题冲上热搜榜前三,阅读量超1.7亿。让我们看到了以他为代表的哈工程师生在疫情大考中的自律与担当的力量。
王志超作为新郎,婚礼本应是他组建一个新家庭,担当起家庭责任的重要时刻,却因为哈尔滨的疫情形势,自觉隔离而缺席婚礼,让新娘独自穿着婚纱面对来宾,只能通过手机连线参加云婚礼。但就是这场不寻常的云婚礼,折射出哈工程学子对家人、对爱人,对亲朋好友负责任的态度,彰显了新时代的哈工程人,对国家、社会、人民的责任感与大格局。
疫情按下了暂停键,承受考验的远不仅仅是一场博士生的婚礼,还有需要快马加鞭赶进度的科研任务、按照时间节点需要完成的教学工作、就业工作。懂纪律、守规矩、听指挥的每一位高度自律的哈工程师生服从大局、自我约束,将疫情防控当作头等大事,自觉排着长队,有序等待核酸检测,并每天按时做好每一个平常琐细却十分紧要防疫事项,为打赢这场疫情歼灭战做出应有的贡献。
危急时刻,彰显担当的可贵。今天,我们终于盼来了击退疫情、城市重启的一天,这与舍小家顾大家的战疫一线人员的担当与付出密不可分。他们是昼夜加班完成7轮高密集度的核酸检测的医务人员,是为了学生安全,搬行李住进寝室的数十名辅导员,是百余名放弃十一假期休息,志愿服务的蛟龙队员以及坚守各个岗位汇总排查信息的几百位教职工。
自律与担当源自传承,是流淌在每一名哈军工后裔身上的血脉基因。这种血脉基因促使我们不仅在打造为祖国筑牢“水下国门”的国之重器时舍身忘我、为国担当,更会在疫情来临时,努力团结,听从指挥,舍小利、讲格局,在国家和社会最需要的关口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
哈尔滨终于取得本轮疫情防控胜利
城市重启了
我们悬着的揪着的心
化作胜利的喜悦
哈工程人勠力同心
协同配合的战疫之力
让人永远铭记!
让我们再一次回顾战疫中的
工程速度、工程力度、工程温度
闻令而动 迅速发动
9月21日,疫情打破中秋的节日气氛。学校党委闻令而动,将疫情防控作为首要工作。校党委书记高岩,校长、校党委副书记姚郁全面部署、一线指挥,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以疫情为号令,从快从严从细从实积极做好防疫抗疫工作,全面排查重点人群、迅速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学校先后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实战方案,校领导深入有关单位、公寓、执勤门岗等,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并走访学生公寓,慰问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
高岩陪同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姜同河分别到体育馆二道门、十六学生公寓等地对校园进出管控、校园信息化技术防疫保障进行检查指导
学校开展疫情突发应急演练
白衣执甲
完成20万人次核酸检测
疫情期间,学校共开展7轮、近20万人次的核酸采集工作。为了缓解哈尔滨市防疫检测核酸的压力,校医院党总支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承担学校近30000师生的核酸检测任务,同时还深入社区,服务居民。在正常开诊的情况下,医护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奔赴“战场”,不辞辛劳,不舍昼夜,为师生筑牢健康屏障。
校医院党总支在核酸检测工作中设立10余个“党员先锋岗”,28名党员轮流值守,为师生筑起一道“安全墙”。每次换岗休息,党员同志都不愿意从场上下来。“我不累,可以多扛一下,防护服这么贵,少下场一次,就可以节约一套防护服。”
90后的预备党员陶家宝主动请缨配合采集人员进行信息录入工作,连续5次参加任务,还要抽空完成科室的本职工作,经常要凌晨才能回家。陶家宝说,再过几天就将成为一名正式的党员了,解民忧,保民安、顺民意,本就是一名共产党员该做的事。
校医院全体党员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投身战“疫”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责任担当的“主战场”,冲锋在前、坚守在前、奋战在前,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7次核酸检测,7次披荆斩棘,7次执着坚守,在医护人员身上体现了“医者仁心”的大爱,也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初心。
线上线下教育平稳转换
面对疫情,本科生院和研究生院立即根据学校的要求,通过制定多套应急预案和工作通知、开展专项培训、提前汇总在线授课信息、组织在线教学试讲、进行网络压力测试等方式组织各教学单位全面做好在线教学准备。
在线教学实施期间,本科院成立监控专班,对2630门次本科生课程的全程监控,有效保证了在线教学的质量。研究生院总体组织427门次研究生课程进行在线授课,选课学生共计29807人次,授课期间,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督学督查等方法严把教学质量关。
经历了疫情的实战演练
老师们在线教学应对自如
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线上教学
深受学生喜爱
航建学院 张学义《理论力学》,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培养自主,强化自律;注重过程,学即得分”的教学理念,实现了直播授课与课堂实时互动的完美结合,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材化学院丁鹤《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智慧教室,学生集中教室内,学生观看的是教室大屏幕,三个屏幕同步,能够看到学生听课状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姜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通过雨课堂平台,与学生通过 7 个选择题进行互动,查看教学效果,帮助同学们答疑解惑,下课时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对老师的感谢。
师生的线上相遇已不再陌生
充足的准备、认真的态度
教与学的互动、知识与思想的碰撞
从不因疫情而停歇
为了师生的健康安全
每个人都拼了
7次全员核酸检测,在学工处的有序组织下,参与学生180370人次,参检率100%,参与工作的学工干部105人。“这次的组织工作与以往不同,时间短、任务急,为了师生的健康安全,每个人都拼了。”学工处齐云鹤老师说。
学生公寓值班、校园外卖点值班、查课、组织核酸检测、统计数据……桩桩件件小事塞满了辅导员的生活,也堆砌起了“暖程”的围墙。
为了更好的防控疫情、减少流动,辅导员们和同学们一起住进了学校,全身心投入到防疫工作中,为学生们提供暖心陪伴。有的家中老人需要照顾,有的将妻子和两岁孩子独自留在家中,有的克服自己心脏不适等各种现实困难……疫情期间参加公寓值班90人,共计479人次;国庆期间,81位学工干部搬至校内集中住宿。
数学学院辅导员李晋如这半个月以来,值班120余小时。学生们都不知道,每天给大家查课、查寝、消毒外卖的辅导员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手术。“当你们觉得世界不温柔的时候,请试试,让我做你们的全世界。”
疫情期间,为保证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学校开设了24小时心理值班热线,心理辅导老师线上线下为学生提供服务。张忠宇老师遇到一位同学因学业困扰情绪波动很大,便结合疫情的实际情况给学生做了长达2小时的心理疏导,学生向他深深地鞠躬,表示感谢。“能帮到学生们,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张忠宇说。
7*24的待命状态
工作人员派发门禁数据
信息化处运维服务人员7*24小时全天候待命,通过临时扩容部分楼宇主干网络带宽以及对教学楼、图书馆等23个楼宇开通无线网无感知认证,实现“一次认证,多次使用”等方法,全力保障师生线上教学用网等条件保障工作。为切实履行好学校“守住门,盯住人”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信息化处对进出校园门禁系统功能进行了全面升级和策略优化,并按照疫情防控管理部门的要求及时调整相关人员进出校权限,做到各类人员权限数据实时下发,有效保障了进出校施行全面刷脸验证通行。此外,通过分析师生每日的平安行动打卡数据,密切监测师生行动轨迹,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学决策起到了有力支撑作用。
把好校园安全“第一关”
安保处认真部署落实上级工作要求,全处上下迅速进入应急状态,坚持最高标准, 把好校园安全“第一关”,全体安保人员站在校园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以平凡的力量共同守护校园。
领导靠前指挥、主动担责,班子全员连续半个多月昼夜在处内带班值守,随时应对突发情况;每次核酸检测后,安保处随时优化合理的现场安保方案,累计派出近200人次,维持秩序、整理队伍、解答问询等。
为把好校门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卡,安保处加派执勤人员,24小时全员严把校门管控,严格落实进出校人员刷脸验证通行,严禁未报备人员进入校园,做好校园应急状态期间校园安全工作。负责校园巡查的安保人员放弃休息,在校内住宿,随时处于待命状态。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无疫情进入校园。
统筹协调 环环相扣
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政办,负责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的统筹协调,研究决策工作方案、向校内各处级单位传达决策精神,及时收集、掌握、跟踪、报送突发疫情后校内相关信息。“每次任务都是紧急的,心里始终绷着那根弦。”面对各种突发情况,党政办时刻准备迎难而上。写报送材料、紧急会议、总体协调等,每个环节都不容出错,这关系到全局。
期间,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多次工作会议,发布了《关于近期疫情防控有关工作的通知》等多条工作通知、紧急提醒,对信息排查、核酸检测、校园管控、线上线下教学、健全学生诉求机制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应对疫情的复杂形式,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要求落实校领导值班带班工作制度,强化每日排查报告制度,两项举措确保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连续590多天的
“平安行动”还在继续
人力资源处/教师工作部切实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自2020年2月16日至今已连续590多天做好疫情风险排查、疫情突发事件处置、外来人员进校管控、境外教职工服务、核酸检测、“平安行动”数据汇总分析等繁重的校园疫情防控工作。
外来人员入校审核审批, 每日15个小时的工作强度,日均审批几千条,只为做到精准防控。工作人员经常奋战至清晨四五点,确保守住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后勤保障构筑“安全岛”
为了维护在校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学习生活得到保证,后勤集团用实际行动为全校学生构筑“安全岛”,保障同学们正常的校园生活。
食有所安——守住粮食安全底限
为保障同学们在疫情期间“食有所安”,确保学校粮食安全底限,后勤集团在体育馆建立临时仓储库房,连夜储备米、面、油,确保粮仓廪实,保证食堂至少一个月的用量。
同时提前建立青菜、鲜肉等食材的长期供应渠道,保证日常供应。
同食同住——与师生同在
为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疫情风险,公寓门卫、保洁员等岗位在校集中住宿,确保疫情突发时,后勤保障仍能正常运转。
通风消毒、物理隔绝、储备物资……师生生活事无巨细,后勤接团精心安排;口罩、额温计、防护服、消毒液等各类卫生防疫用品备货充足,满足师生需要;全体员工每天在岗12小时以上,不舍昼夜、连续奋战,他们为全校师生筑牢“安全岛”,做广大师生最坚实的后盾。
传递正能量
唱响战疫好声音
党委宣传部24小时备战,随时关注疫情形势,向师生第一时间传递疫情动态,第一时间在学校官微、工学网进行转发相关公告。
学校7次核酸检测现场,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的记者场场不落,采访、拍摄,挖掘最感人、最温暖的故事。“全员核酸检测,不舍昼夜,勠力同心,哈尔滨加油!”“118776人次,全部阴性!@所有人,我们都是棒棒的”“有你在,我不怕”以及机关蛟龙突击队志愿服务等系列报道,第一时间向师生传递着温暖与力量。
疫情改变了人们相遇的方式,直播打开了云端聚会,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策划“现场直播”栏目,在工学网、学校官微、抖音号、视频号等媒体平台进行校园枫叶慢直播,传播着秋的美景,也传递着工程的温暖。
办好一件实事
温暖一片人心
在机关党委的推动下,离退休处党支部、后勤基建处党支部等与南岗区燎原街道办事处哈尔滨工程大学社区结对共建,共同以“抗击疫情、服务居民”的形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赢得社区居民纷纷点赞。
9月29日,全市开展第五轮核酸检测工作。清晨6点,离退休处的党员同志们身着防护服,分别在社区2个核酸采集点协助开展工作。学校老同志纷纷为离退休处党支部协调社区为80岁以上老人开设核酸检测绿色通道点赞。“经历了前三次的核酸检测,感觉这次等待的时间明显减少了,速度特别快,感谢哈工程的志愿者们。”哈尔滨工程大学第四生活小区的居民王先生说。
后勤基建处党支部的19名党员,从下午15点开始,协助社区维持秩序、扫码、处理突发事件,一直忙到天黑,“代表学校走进社区,希望能够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为居民的健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后勤基建处党支部程刚老师一直战斗到晚上8点, 5个小时没来得及喝一口水。
疫情防控一线
党旗高高飘扬
“师生的需求在哪里,我们就服务到哪里。”面对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的难题,自学校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由250余名机关党员组成的蛟龙突击队主动请缨到疫情防控一线去做志愿服务。蛟龙队员在核酸检测现场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核酸检测各环节无缝对接。贴试剂管标签、准备检测棒、检修电脑故障、维护现场秩序、搀扶行动缓慢的老人……核酸检测现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出现蛟龙队员的身影。
校医院告急核酸检测信息录入人员短缺,8名蛟龙队员挺身而出。
“我们用实际行动为祖国庆生,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祝伟大祖国72岁生日快乐!”52位蛟龙队员放弃节假日休息,全员提前到岗、有序交接、高质高效,有力地保障了学校师生第五轮核酸检测的顺利完成。
蛟龙突击队,200余人次志愿服务时间800余个小时,高质量协助校医院、学生工作处、安全保卫处等部门和工程大学社区完成5轮检测任务,服务师生和社区居民148000余人次。
疫情防控一线,蛟龙突击队的志愿者身先士卒、勇于冲锋,让胸前的党徽闪烁光芒,让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
校工会和校团委,面向学校各级组织、广大教职工、青年学子发出倡议,鼓励师生积极应对疫情,主动作为,听从学校的统一指挥。
校友办为接受学生、校友给抗疫战场上医务人员捐赠而忙碌,一笔笔来自师生、校友的捐赠满含对医务人员的敬爱,对母校的深情厚爱。
……
全员上阵、科学有序
勠力同心、相互配合
哈工程人的实际行动证明
我们经得起考验、顶得住重任
面对任何急难险重
我们冲锋在前
请党放心!
恭喜
哈工程这个博士新郎的云婚礼收获全网祝福!
康康谁最勤奋?
HEUer网课大赏!
有你在!
我不怕!
118776人次,全部阴性!
@所有人,我们都是棒棒哒
哈尔滨工程大学
— heu19530901 —
主笔 |赵琳琳
排版 | 方旖旎
编辑 |金声 赵琳琳 霍萍 李颖超 朱虹 胡莹洁 刘涛 王一勇
采访 |董昕瑶 全爱凝
责编 | 霍萍
审核 | 吕冬诗 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