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农学院作为我校的长子学院,悠久的历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长期的实践铸造了务实的品格,崇高的理想激励着奋进的步伐。在建设中国现代化大农业的伟大征程中,一代代农学人高举着科教兴农的火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无论是裴德峰下,还是百湖之城,农学人始终秉持着朴实纯真的品质特性。他们脚踩泥土,手握花香;他们躬耕黑土,日晒风吹;他们低头钻研,从无怨言。他们是一群可爱的人,是掌握植物生长奥妙的科研达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农学院,了解农学人。
学院简介
农学院前身为农学系。创建于1959年6月,1996年6月撤系建立植物科技学院,2008年9月更名为农学院。现下设作物系、植物保护系、农业资源与环境系、农学基础系、农业科研所和水稻研究中心等教学和科研机构。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4个本科生教学实验室、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1个国家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1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1959年8月开设农学本科专业,1988年后相继增设植物保护、园艺、园林、农业资源与环境、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环境科学、种子科学与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经过学院重组、专业调整后,目前招生专业为4个,其中农学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省级重点专业;植物保护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重点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和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农学、植物保护和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实施专业。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于立河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郑桂萍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左豫虎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洪德
国家农业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
博士生导师 张玉先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克军
学院现有寒地作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3个、专业学位领域2个。作物学一级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点,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等2个一级学科为硕士学位授予权点,拥有农艺与种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等2个农业硕士专业学位领域。
全院现有专兼职教职工12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7人、副高级职称34人,具有博士学位84人,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72人。拥有双聘院士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青年龙江学者1人,黑龙江省模范教师1人,省师德师风先进个人2人。作物学团队和植物病理学团队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大豆育种团队、大豆耕作团队、水稻耕作团队和植物病理学团队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领军人才梯队,现在校本科生1548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63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人,博士研究生47人,寒地作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博士后28人。
建院以来,为国家培养本专科毕业生17000余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050余人。学院共取得科研成果400余项,其中8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240余项获得厅(局)级以上科技成果奖。“旱作大豆高产综合技术体系的研究与推广”、“恩地系列农作物种衣剂推广及应用”、“优质高产多抗大豆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等成果先后获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农作物种质资源引进创新与高效利用”获得2019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寒地玉米提质增抗全程机械化高效生产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大豆宽台大垄匀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和“寒地水稻保护性耕作与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分获2020和2021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农学院承担的各类科研课题120多项。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杂粮、植保和资环等各个研究团队长期奋战在垦区和地方进行社会服务。2011年以来,农学院荣获了“黑龙江省科技成果推广工作先进集体”、“黑龙江省教学管理质量奖”、黑龙江省“工人先锋号”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并连续4年获得“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院经过多年探索实践,确立了“三结合、两贯通、两强化”的卓越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内多家大中型企业及农场建立了院企合作关系,完成了人才培养一体化建设。学院积极参与我校与垦区和地方共建了“建三江水稻产业创新研究院”、“九三大豆产业创新研究院”、“大庆农业设施研究院”和“安达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科技创新基地,与大型农场和企业合作,建有60余个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实行“全员育人,全程服务”的就业工作体制。近年来,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获批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1项,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2项,铜奖3项,获得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奖励81项。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3%以上,近5届毕业生考研率均在35%以上。
学院设有“牧康牧业”、“大北农”、“多麦”、“青岛金妈妈”、“金辉农业”和“植保校友”等多项奖助学金。
2016级环境科学专业 3-105寝室
农学专业
01
专业定位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围绕我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农业大学的办学定位,立足服务垦区和龙江区域经济发展,面向现代化大农业产业人才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现代作物栽培和育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富于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农业技术人才。拔尖创新型人才注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复合应用型培养注重综合应用技能培养。
02
历史沿革
1958年王震将军亲手缔造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专业也随之诞生。作为我校的传统优势专业,60多年来,农学专业“因垦而生、伴垦而兴”,历史积淀深厚,现已成为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首批国家级卓越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和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并于2019年开始本科一批次招收”创新人才班”。
03
特色优势
专业师资实力雄厚,拥有作物学课程群省级教学团队,师资队伍博士化率达到86%,高级职称比率达54%。依托的学科作物学是黑龙江省重点博士一级学科,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寒地作物栽培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和农科教合作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等多个教学科研平台支撑下,扎根垦区,服务龙江全面振兴,突出北大荒精神育人,强化校企协同培养,形成了“三结合、两贯通、两强化”的卓越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服务现代化大农业产业”的鲜明特色。
近年来,开办“创新人才班”、“研究性教学班”、“卓越人才实验班”、“垦区助理班”和”企业冠名班“17个班次,与40余家企业开展“3+1”校企协同育人,每年通过“3+1”校企联合培养就业在20%左右。毕业生考研率均保持在45%以上。分类培养满足社会人才需求。
04
专业学位、学制和主干课程
学制:四年
学位:农学学士
主干课程: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耕作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农业微生物学、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农业气象学、农业生态学、种子学和农业推广学等。
05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农业及相关部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农业科研与教育、技术开发与推广服务、农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等工作、成绩优异者可以保送或考取本校或全国各高校研究生继续深造。
植物保护专业
1.专业历史沿革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保护专业于198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7年列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并通过2001和2006年重点专业验收。2014年成为国家级卓越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现为中国植物病理教学专业委员单位、全国植保教学联盟成员单位,黑龙江省植物保护学会、植物病理学会理事单位。
2.专业定位
坚持立德树人,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针对现代化大农业生产中柏保问题,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强化病虫草害识别与防治技术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知农爱衣的复合应用型技术人才。毕业生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能够适应现代化农业建设需要可以胜任植物保护或相关农业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有关科技推广与开发、教学与科研、经营与管理等工作。
3.师资力量
植保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专任教师20人,高级实验师1人。教师博士化率85%,在站博士后4 人;高级职称占比74%。近3年,教师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科研、教研项目37项。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
4.专业特色优势
本专业坚持立足垦区,服务龙江区域发展,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以国内最先进的农业产业集团为依托,在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和农科教人才培养基地为代表的实践平台支撑下,立足北方现代化集约化大农业,践行北大荒精神,注重校企协同有人和“三农”情怀培养,针对寒地植保问题的特点开展应用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为现代农业航母压舱石培养“留的住、用得上、懂生产,会管理”复合应用型植保技术人才。60多年来,我校植保专业为黑龙江垦区培养了80%以上的植保管理和技术人员。近五年,毕业生考研率均保持在50%以上。
5.专业学制与知识结构
本专业学制4年,学习期限为4~6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专业依托植物保护学一级学科包括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 农药学三个二级学科,以《普通植物病理学》 《普通昆虫学》 《农业植物病理学》 《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学》 《农田杂草防除学》 《植物病理学实验技术》《昆虫学实验技术》为专业主干课程配合以教学实验、课程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科研能力训练、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创新实践等实践性教学等实践教学环节构建植物病虫草害防治知识体系,培养专业技能。
6.就业方向
植物保护在保障现代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前景非常光明。毕业生通过考研进入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继续深造;毕业生可就职于农场、地方农技中心等部门,做为专业技术人才服务农业生产;毕业生也可就业于各农药公司的营销、技术服务领域,作为企业科技推广人才,服务农业生产。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专业定位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符合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掌握农业生物科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经营管理以及企业运作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历史沿革
依托农学专业作物遗传育种团队设立的新专业。于2012年开始首批招生,是顺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需求而开设的,近五年为国家种业输送毕业生300余人。2021年获批黑龙江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特色优势
专业师资实力雄厚,拥有作物学课程群省级教学团队,师资队伍博士化率达到90%,高级职称比率达50%。依托的学科作物学是黑龙江省重点博士一级学科,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寒地作物栽培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和农科教合作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等多个教学科研平台支撑下,扎根垦区,服务龙江全面振兴,突出北大荒精神育人,以“社会需求为引领,素质提升为核心,能力培养为根本,对接社会为出路”为专业指导思想,创新“3+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种业复合应用型农业技术人才。近3年,毕业生考研率均保持在35%以上。
学制、学位和主干课程
学制:四年
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包括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与检验、种子加工与贮藏和种子经营与法规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农业及相关部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农业科研与教育、技术开发与推广服务、农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等工作。成绩优异者可以保送或考取本校或全国各高校研究生继续深造。基本比例情况是硕士研究生25-45%、涉农企业50-60%、科研院所及农业事业单位10-15%和灵活就业0-10%。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1、专业发展历程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于2002年开始招生,为我校重点建设专业。2021年获批黑龙江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围绕我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农业大学的办学定位,立足服务垦区和龙江区域经济发展,面向现代化大农业产业人才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需要,系统掌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农业、土壤、环保、农资等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环境保护、农业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技术人才。
2.学科和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农业资源与环境
专业主干课程:土壤学、土壤地理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农化分析、植物营养研究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肥料加工与制造、农业资源管理与信息技术。
主要实践环节:土壤学实习、植物学实习、土壤农化分析实验、肥料加工与制造实习、土壤改良实习、农业资源管理与信息技术实习、环境监测实习、生产实践、毕业设计等。
3.师资力量
现有教师18人,近三年引进博士教师4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44.4%,博士化率72.2%形成了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且所有教师均到垦区参加过社会实践。教师中,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10人,省三区人才专家1人,省金牌创业导师3人,黑龙江创新创业骨干教师1人。
4.专业特色
多年来,专业在服务垦区中的土壤改良、中低产由改造、作物施肥技术上形成明显的优势,其中张之一翟瑞常教授的白浆土分类、土系分类,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专业以是区现代化大农业为基础,以利用和保护寒地黑土农业资源为重点研究对象,结合现代信息和生物技术,开展土壤资源、农田土壤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与服务,形成了土壤分类和植物营养两个研究方向并在利用和保护寒地黑土农业资源上形成了特色。
5、培养方向
(1).土壤发生、分类与土壤地理 要研究土壤的发生、分类和土壤地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及在黑龙江省的应用,黑龙江省主要土壤类型的成士条件、成土过程、 剖面形态、理化性状及中低产田的利用改良。
(2).作物营养与施肥技术:通过研究作物生长发音特性作物营养生理,作物施肥技术,肥料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以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环保、提高农业产量的目标。
(3).土填养分循环与新型肥料研发:研究土壤与植物养分调控,以农业资源为核心,充分利用北方资源,研发经济作物专用肥料、具有提高品质的专用有机肥料。
(4).农田土壤资源管理:在深入研究土旗性质基础上,综合利用农艺措施及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 遥感(RS)等新兴数字化技术进行土壤管理,持续保持土壤肥力,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5). 耕地地力培育与黑土资源持续利用:研究现代持续高效土壤地力培育及管理技术,探讨发展以大型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的持续高效管理模式,为加强黑土保护及高效利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6、考研与就业情况
近3年,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毕业生考研率均在35%以上。从学生毕业五年后职业发展情况分析,65%毕业生从事本专业领域工作,25%毕业生从事涉农行业10%毕业生从事其他行业。在农业部、北大荒集团、中化集团、倍丰集团等单位均有资环专业优秀的毕业生。
2016级环境科学专业 3-105寝室
农学
风采
学术交流
学院活动
学子风采
报考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
成为一个骄傲的新时代农学人
我们
在这里等你
END
文稿来源 |农学院
编 辑 | 吴亚楠
审 核 |刘 瑀